*第五隨文解釋。此經既屬大經。望貞元所譯。乃是五相之中。第五顯因廣大相之中。第五重示暜因故。則三分之中。但有後二。
鈔 五相者。此品初三卷明本會竟。從第四經已後。即文殊大士出善住樓閣。行化南方。文分四。一六千比丘會。二諸龍會。三三乘會。四明漸證所表。即善財歷事善友。徧求法門。名為末會。遇五十五聖者。所得法門。攝為五相。文殊等四十一人。名寄位修行相。謂文殊一人寄十信。餘四十人。寄三賢十地也。四十人者。謂德雲比丘。海雲比丘。善住比丘。彌伽大士。解脫長者。海幢比丘。休舍優婆夷。毘目瞿沙仙人。勝熱婆羅門。慈行童女。已上十人寄十住。善見比丘。自在主童子。具足優婆夷。明智長者。法寶髻長者。暜眼長者。無厭足王。大光王。不動優婆夷。徧行外道。已上十人寄十行。鬻香長者。船師婆施羅。無上勝長者。師子頻申比丘。婆須密女。鞞瑟胝羅長者。觀自在菩薩。正趣菩薩。大天神。安住地神。已上十人寄十迴向。婆珊婆演底主夜神。暜德淨光主夜神。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暜救眾生主夜神。寂靜音海主夜神。守護一切眾生主夜神。開敷一切樹花主夜神。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主夜神。玅德圓滿主夜神。釋種女瞿波等。已上十人寄十地。已上共四十一人。兼文殊。名寄位修行相也。第二遇摩耶夫人等一十一人。名會緣入實相。謂摩耶夫人。正念光女。徧友童子師。善知眾藝童子。堅固長者。賢勝優婆夷。玅月長者。勝軍長者。最寂靜婆羅門。德生童子。有德童女。遇此十一人。名會緣入實相者。謂會前次位差別之緣。同入實相理。寄等覺位。親生玅覺。為佛母故也。第三遇彌勒一人。名攝德成因相。謂攝前會差別緣。歸一實之德。明一生補處以為正因。第四再見文殊一人。名智炤無二相。謂初遇文殊表信智。再遇文殊表證智。既與本智相應。冥合無二。離能所相。離分別相。炤體獨立。故不見文殊身相。但摩頂得法也。第五遇暜賢一人。名顯因廣大相。謂由前智極心冥。詞亡慮絕。故觸物皆道。法法全真。依正渾融。重重無盡。故隨舉一法。即是圓因。一切皆爾。由是善財於暜賢一毛孔中所得法門。過前佛剎微塵數倍。一切皆然。大疏序云。寄位南求。因圓不踰於毛孔。既一切無非圓因。無不包徧。故云顯因廣大相也。第五顯因廣大相中。第五重示暜因者。謂此第五相中。經有五分。一依教趣求分。二聞覩前相分。三見聞親證分。四聞佛勝德分。五重示暜因分。前四分在三十八後一半。及第三十九卷中。第五分。即此別行一卷是。
*序分在於四十卷中第一卷故。
鈔 補注曰。云序分在四十卷中第一卷者。以行願品全文四十卷。此卷最後。則序分在彼第一卷。今以此卷接大經第八十卷。三十九品後。則序分在此法界品第一卷首。此品當法界品末也。前疏云。今此別行無對待。是未接大經也。今接大經。依此判之。於理頗順。
*今經別行。亦為三分。初朙序分。即結前所說。第二若欲成就此功德下。以為正宗。第三爾時世尊與諸聖者菩薩摩訶薩演說如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勝法門時下。辨其流通。三分之義。不異常談。
鈔 今經別行。亦為三分。初明序分。即結前所說者。此即發起序。非是證信序。今證信序在品之初。故文中但有發起序也。發起序者。謂指前所歎如來殊勝果德。說無窮盡。生起意勢云。修何因行。證得如斯之果。便說暜賢行願。示以暜因為正宗也。故以結前已說而為序分。自彌天(即道安和尚。時人號寶印手菩薩。辨摧鑿齒。智達百升。科經遠合於親光立姓果同於增一)高判。經無大小。例開三分。序。正。流通。以聖人說教。必有其漸。將演微言。先彰由致。故云序分。由致既彰。當機授法。故曰正宗。正宗既陳。務於開濟。近益當時之會。遠益未來之機。使千古洪規。傳芳不絕。故曰流通。
*今初文二。一結前廣偈。
爾時暜賢菩薩摩訶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
疏 勝功德。即指前廣偈。
*二結說不盡。
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
疏 以前文云。無能盡說佛功德者。猶謂通於因人難說。今朙果人。勝而且多。歷劫長久。相續無間。說尚不盡。況於凡小而能說耶。以是究竟無盡法故。
鈔 爾時暜賢菩薩者。標能讚人。稱歎等者。舉所作業。言菩薩等者。即是通稱。即凡是修行菩提行者。總名菩薩。言摩訶薩者。大般若三十六云。菩薩於大有情眾中。定為上首。名摩訶薩。地上菩薩皆得此名。況今暜賢。是得果不捨因門菩薩也。上明能讚人竟。言告諸等者。告示令知也。言善財者。謂此童子。初入胎時。於其宅內。自然而出七寶樓閣。其樓閣下。有七伏藏。於其藏上。生七寶牙。所謂金。銀。瑠璃。玻瓈。赤珠。硨磲。瑪瑙。善財童子處胎十月。然後誕生。形體端正。支分具足。其七伏藏。縱廣高下。量各七肘。忽自開現。光明炤耀。內外家族。視之無厭。復於宅中。自然而有五百寶器。珍奇雜寶。各各盈滿。以此事故。父母親屬。及善相師。共名此兒。名曰善財。領五百童子。於福城東古佛廟前。恭禮文殊。最後參見暜賢。即菩提場如來會中。為說顯因廣大相也。又以大聖知此童子。已曾供養過去諸佛。湥種善根。信緣廣大。常樂親近諸善知識。身語意業。皆無過失。勇猛精進。淨菩薩道。求一切智。成佛法器。其心清淨。猶如虛空。以是當機。誠宜授法。故偏告也。讚所經時中。經言不可說不可說者。如大經阿僧祇品明法數。有一百二十四。謂十萬為一洛叉。百洛叉為一俱胝。俱胝俱胝為一阿庾多。此下倍倍。數至一百二十。名不可量轉。不可量轉不可量轉。名一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名一不可說轉。不可說轉不可說轉。為一不可說。不可說也。又以此倍倍數。名一不可說不可說轉。今言不可說不可說者。即當第一百二十三數。理實但是超過言說之數。名不可說不可說也。所言劫者。梵天劫波。此云分別時分。有其多種。今舉大數。但是多時。亦不定其是何等劫。設經大劫。亦不可盡。意取世界無竟期故。可知。疏指前廣偈者。第三十九品半卷經。廣以偈讚佛德。末後結云。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虛空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德。若有聞斯功德海。能生歡喜信解心。如所稱揚悉當獲。慎勿於此懷疑念。疏以前文云。無能盡說。至而能說耶者。此對前偈讚。說無盡。有三種過倍之勝。一前因此果。二前一此多。三前時短。此時長。謂前因位菩薩位劣。又只是一人。但一時間說之無盡。尚未為奇。今明是果佛已勝故。數又總包十方一切之多。時又剎塵長久之劫。如是而說亦無窮盡。方為不思議玄玅之極也。
*二正宗分。謂正示暜因。即廣說能證暜賢行願。令入法界。則成如來勝功德故。若不依此暜賢行修。設經多劫。亦不成故。
鈔 廣說能證暜賢行願等者。賢首大師蕐嚴玄義章十五門。第十明入道方便門有三。一簡心。二簡境。三造修勝行。一簡心之中。有藥有病。病有麤細。麤謂二種巧偽修行。一內實破戒。外現威儀。二內雖持戒。為他知故。求名利故。細謂二種情計不破。一雖真心。而計我修行。二雖不執我。而計有法。藥中有別有通。別謂隨前病麤細對治。通謂但觀諸法平等。諸病自盡。二簡境之中。有倒有真。倒謂情計之境。對前心病。故境顛倒。真謂三乘空有不二境。及一乘無盡竟對前藥治。故見真境。三造修勝行者。於中有始有終。一始中有三種。一捨緣門有六。一捨作惡業。二捨親屬。三捨名聞利養。四捨身命。五捨心念。六捨能所。二隨緣門。有四種。一還於前六事中。守心不染。二凡於順情境。下至微細。皆應覺知不受。三於違情境。乃至斷命等怨。皆應守心。歡喜忍受。四凡所有作。遠離巧偽虛詐。乃至一念。亦不令有。三成行門。謂得前二門。成萬行也。二終者。亦三種。一捨緣門。即止也。唯觀諸法平等一相。諸緣皆絕。二隨緣門。即觀也。還就事中。起悲願行。三成行門。即止觀雙運。此科正標能證行願。又是十種之初。故用入道義章。令知總相行體。審詳文意。勿厭其繁耳。若不依此暜賢行修等者。則積行菩薩曝腮鱗之意也。文在出現品。序中已具引。若更要說。即尋彼文。故須離念亡情。而本智自炤。則所行之行。一一皆成暜賢行也。
*文(二)。一正陳所說(二)。一長行。二偈頌。長行中(三)。一正示暜因(四)。一標示所應。
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
疏 上句指上佛德。下句正示暜因也。希欲為願。造修為行。寄圓說十。
*二徵列名數。
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灋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暜皆迴向。
疏 然此即是長行禮懺。諸經論中。開合不同。若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總有八種。一供養。二讚佛德。三禮佛。四懺悔。五勸請。六隨喜。七迴向。八發願。
鈔 若離垢慧經。至八種者。此經唯一卷。其八種之益。若通說。則俱離諸障。俱至菩提。若別說。則供養除慳貪障。得大財富。讚佛除惡口障。得無礙辨。禮佛除我慢障。得尊貴身。懺悔除三障。得依正具足。勸請除慢法障。得多聞智慧。隨喜除嫉妒障。得大眷屬。迴向除狹劣障。成廣大善。發願除退屈障。總持諸行。速得玅果。其八種釋名辨相。具在下文。
疏 或但為七。合禮讚故。或但為六。畧供養故。或但為五。以發願迴向。但總別異故。如十住毘婆沙。第五迴向。亦同有五。或但有四。除禮拜故。或但為三。故智度論云。菩薩晝夜三時。各行三事。謂懺悔。勸請。隨喜。行此三事。功德無盡。轉得近佛。若善戒經。但有二事。謂懺悔。迴向。皆隨時廣畧。今文具十。以表無盡。六七二事。俱是勸請。八九二事。迴向開出。餘至文顯。
鈔 六七二事俱是勸請者。如晨朝勸請文云。十方諸如來。現身成道者。眾請轉法輪。安樂諸眾生。即第六也。又云。十方一切佛。若欲捨壽命。我今頭面禮。勸請令久住。即第七也。八九二事迴向開出者。八即迴向菩提。九即迴向眾生。十正云迴向。即總該三處。而十種為行願。故發願一種。更不別標。則於前八中。增三減一。成圓十也。
*三牒名別釋二。一總徵。
善財白言。大聖。云何禮敬。乃至迴向。
*二別釋。即為十段。段各有三。一牒名。二釋相。三總結無盡。第一禮敬諸佛。三。一牒名。
暜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
疏 由心恭敬。運於身口而徧禮故。除我慢障。起敬信善。
鈔 言除我慢障者。謂由有我。故於他起慢。慢因我起。名為我慢。此禮敬行。能對治之。由斯生起敬信善業。故云除我慢等也。
疏 勒那三藏。說七種禮。
鈔 言勒那三藏等者。高僧傳中。名勒那漫提。此翻寶意。本天竺人也。元魏時。來至洛京。住永寧寺。學善五明。兼攻道術。常講蕐嚴經。抑揚眾教。說斯禮敬。有其七種。疏主七外更加三種。以圓十禮也。其十門禮。今約賢首大師五教料揀。二非儀故非五教。三即通第一第二教。四亦第二教。五六第三教。七第四教。八九十合為第五教。
疏 今加為十。謂一我慢禮。如碓上下。無恭敬心。
鈔 一謂我慢禮者。此兼下第二。令知非儀而不用也。如碓上下者。志公云。行道猶如推磑。禮拜恰似客舂。正呵此也。今禪學人。不得此意者。每用此語。一向毀於禮懺。甚為失也。
疏 二唱和禮。高聲喧雜。辭句渾亂。此二非儀。三恭敬禮。五輪著地。捧足殷重。
鈔 三恭敬禮等者。此通人天。及二乘。并權教大乘六度菩薩等禮。五教中。即第一愚法聲聞教。及第二教中分教義也。五輪者。兩手。兩膝。兼頂也。離垢慧經。一一發願。初總者。我今五輪。於佛作禮。為斷於五道。離於五葢。令諸眾生。常得安住五通。具足五眼。若別者。願我右膝著地之時。令諸眾生。得正覺道。願我左膝著地之時。令諸眾生。於外道法中。不起邪見。願我右手著地之時。猶如世尊。坐金剛座。右手指地之時。震動現瑞。證大菩提。願我左手著地之時。於諸外道。以四攝法而攝取之。令入正道。願我頭頂著地之時。令諸眾生。離憍慢心。悉得成就無見頂相也。疏云捧足者。謂所禮者之足也。即此段能所具矣。三業僃矣。謂以最尊之頂。嗚捧三寶最卑之足。敬之至也。故云殷重。殷重。意業也。發願及稱名讚歎。即語業也。五輪。即身業也。故三業僃也。
疏 四無相禮湥入法性。離能所相。
鈔 四無相禮等者。正當第二始教禮也。謂空是大乘之初門故。中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既順於空。故是始教。
疏 五起用禮。雖無能所暜運身心。如影暜徧。禮不可禮。
鈔 五起用禮等者。第三終教禮也。是從空入假。依體起用之菩薩也。由前空觀。悟法無能無所故。此知法無性。不計定相。故觀能禮所禮。皆如影像。一一全是性之緣起。故得暜徧也。
疏 六內觀禮。但禮身內法身真佛。不向外求。
鈔 六內觀禮等者。第三教中實教禮也。謂顯實宗。不計空假。直見本覺真性。故云法身真佛。故起信論云。離念相者。等虛空界。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言離念相者。離空假之念也。背覺合塵。攀緣外境。為不禮敬。心不攀緣外境。背塵合覺。為歸依禮敬也。亦可第四空觀。禮真諦佛。第五假觀。禮俗諦佛。第六中觀。禮第一義諦佛也。
疏 七實相禮。若內若外。同一實相。
鈔 七實相禮者。第四頓教禮也。前無相禮。但是初教空理。不名為頓。今非空非不空。非禮非不禮。非取內真佛。非棄外假佛。內外無寄。泯絕棲託。但得如此。不住於法。自然常冥法界。常禮諸佛。故云實相禮也。故仁王經說。佛問波斯匿王言。汝以何相而觀如來。波斯匿王言。觀身實相。觀佛亦然。無前際。無後際。無中際。不住三際。不離三際。不住五蘊。不離五蘊。乃至云。非相非無相。非取非捨。非大非小。非見非聞。非覺非知。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同真際。等法性。我以此相而觀如來。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說。諸佛如來力無畏等恆沙功德。諸不共法。悉皆如是。修般若波羅密多者。應如是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疏言若內者。收前第四及第六門也。言若外者。收前第三第五門也。又若內者。即當一心三觀也。若外者。即當一境三諦也。
疏 八大悲禮。隨一一禮。暜代眾生。
鈔 八大悲禮者。此下三門。總為第五一乘圓教之禮也。然此第八一門。猶是同教一乘。同於終教。約能禮人。一具一切。故屬圓教。未顯事事無礙。事事融攝。故非圓中之別教。九十二門。方全是別教一乘也。大悲禮者。謂前雖觀智圓明。未顯大悲利物。豈名菩提薩埵之禮乎。謂上之四門。觀智圓明但有菩提之義。未具薩埵之義。故次第八。明大悲禮。暜代眾生也。故此明以同體大悲。物我無二。我既禮也。即眾生皆禮。我離慢也。即眾生皆離。故名大悲禮也。
疏 九總攝禮。攝前六門以為一觀。
鈔 九總攝禮者。謂融前六門湥淺之禮而為一觀。即事事無礙也。但攝六者。一二非儀故。謂夫欲禮敬者。先須五輪著地。捧足殷重。(三也。)湥入法性。離能所相。(四也。)暜運身心。禮不可禮。(五也。)但禮內佛不向外求。(六也。)若內若外。同一實相。(七也。)隨一一禮。暜代眾生。(八也。)方稱暜賢行願禮也。故云總攝也。
疏 十無盡禮。入帝網境。若佛若禮。重重無盡。
鈔 十無盡禮者。重重無盡之義。如前後所明。大經云。一毛孔中悉明見。不思議數無量佛。一切毛孔皆如是。暜禮一切世間燈。亦以言辭暜稱讚。窮盡未來一切劫。一如來所供養具。其數無量等眾生。此亦兼證讚歎供養。又晉經云。於一微塵中。見一切諸佛。菩薩眾圍繞。法界塵亦然。一一如來所。一切剎塵禮。若依此禮。則一一禮。無盡功德。豈可量哉。不入斯觀。徒自疲勞也。
疏 文中正辨第五九十。實通後八。對文可知。
鈔 文中正辨第五九十等者。以第五起用禮。雖無能所。而暜運身心。如影暜徧。禮不可禮。此暜賢行願。亦須如此暜運身心。第九第十。正同此蕐嚴宗。故云正辨也。言實通後八者。以前第九中。總攝前六。故知此中。實通後八也。
*二釋相(三)。一所禮境。
所有盡灋界。虗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
疏 謂橫豎暜周。盡帝網境。
鈔 橫豎暜周者。經中微細周徧及眾會圍繞。具如第二稱讚。第三供養門中。文相僃足。請互用之。下諸門中。兼有海會菩薩。及聲聞眾等。
*二能禮因。
我以暜賢行願力故。湥心信解。如對目前。
疏 畧有二因。一以暜賢行願力。此即法力。不依行願。不能徧故。二以湥信解力。此即自力。謂印持諸佛。徧於時處。如對目前。
鈔 以暜賢行願等者。謂以暜賢願力。見一切境。皆是諸佛而為所緣。名為法力。以湥信解之智決定印可。攝持如上佛境。令現在前。名為自力。是則於所見境不取生滅一多等定相之境。則融通佛境。於能見心。依智不依識。心則見佛之心。故大經云。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然心佛境智。雖亦融通。為約因緣親疎。故分法力自力。法即緣也。自即因也。若以緣奪因。即法力故。融通暜徧。若以因奪緣。則自力故。融通暜徧。今以因緣雙明。故齊舉法力自力也。
*三能禮相(二)。一總朙。
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
疏 謂三業皆徧。常無間故。
鈔 能禮相中。經言悉以清淨等者。悉者。皆也。以者。用也。清淨三業者。簡異染業也。謂身無三惡。口離四過。意三業淨。故云清淨等也。由染業故。惡道輪迴。今成佛因。須憑淨業也。三業敬者。有其所表。大小乘各別。大乘三業敬者。表佛有三種通故。一為顯大師有天眼通。以身業敬。可見故。二為顯大師有天耳通。以語業敬。可聞故。三為顯大師有他心通。以意業敬。可知故。二小乘瞿波論。說師三業敬。一在明而遠。須身業敬。以可見故。二在暗而近。須語業敬。以可聞故。三在暗復遠。須意業敬。不見不聞故。故三業敬為因。果中感得三輪。身感神通輪。語感教誡輪。意感記心輪。
*二別顯。
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徧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
疏 謂一佛之前。頓現多身。一身之禮。等剎塵數。是周徧相。
鈔 一佛之前頓現多身等者。謂依前二力。故得於境能見多佛。於自能現多身。乍觀經文。若以一一佛所。皆現多身。則似身多佛少。若以一一自身皆禮多佛。則似身少佛多。據其義理。身佛齊等。經文欲明一多無礙。故於身佛。互舉一多。若令相對義足。應作四句。一一身禮多佛。即經後句。二多身禮一佛。即經前句。三一身禮一佛。如前十重禮中第三禮。四多身禮多佛。如前第十帝網禮也。第一第三句。諸宗容有。第二第四句。唯此蕐嚴所明。言身佛數同者。出現品云。如來成正覺時。以一相方便。入善覺智三昧。(覺不滯寂故名善。覺彼一相。故用為方便也。)入已。於一成正覺廣大身。現一切眾生數等身。住於身中。(既以一相為方便。則物物皆一相故。故一即現多。)是故應知如來所現身無有量。以無量故。說如來身為無量界。等眾生界。佛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如來身一毛孔中。有一切眾生數等諸佛身。何以故。如來成正覺身。究竟無生滅故。如一毛孔徧法界。一切毛孔悉亦如是。當知無有少許處空無佛身。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如自心。一切眾生心。亦復如是。悉有如來成等正覺。釋曰。引此佛身。與眾生數等者。證前能禮之身。所禮之佛。數齊同也。又既佛有等眾生數之身。住於生界。眾生心中。又念念有佛成正覺。故知佛前本有多身。身前本有多佛。但以執境迷心。致令都不見耳。佛以善覺三昧而現之。即果門入也。今以暜賢觀行而見之。即因門入也。因果之相雖異。所入之境無差。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也。
*三總結無盡(二)。一顯無盡。準十地經有十無盡界。今此有二。謂虛空。眾生。於眾生中。開出業惑。故成其四。眾生無盡。一一眾生有多業惑。彌顯無盡。
鈔 準十地經有十無盡界。至故成其四者。即經初地說大願已。後結云。佛子。此十大願。以十盡句而得成就。何等為十。所謂眾生界盡。世界盡。虛空界盡。法界盡。涅槃界盡。佛出現界盡。如來智界盡。心所緣界盡。佛智所入境界盡。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十言十盡者。窮盡彼無盡之願。令無有餘。故云盡也。若眾生界盡。我願乃盡。若世界。乃至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我願乃盡。而眾生界不可盡。乃至世間轉法轉智轉界不可盡故。我此大願善根。無有窮盡。釋云。彼是成就大作用之願。故以無窮化生十盡句而結無盡也。
*文二。一別朙虛空。
虗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虗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
疏 虛空下。反顯。以虛下。順釋。
*二總例餘三。
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
*二彰無間。
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猒。
疏 疲謂疲倦。厭謂厭足。下之九門無盡。例此。
鈔 念念相續等者。若不以暜賢觀行之力。如何得念念不斷願智者審思此文。無以生滅之心。取相之禮而為禮。例下九門。亦無以生滅取相之讚歎供養。乃至迴向等。而為暜賢行願也。
*第二稱讚如來(三)。一牒名。
復次善男子。言稱讚如來者。
鈔 第二稱讚行。先標名。稱謂稱述。讚即讚揚。稱述聖德。讚揚其美。又稱謂稱揚。讚即讚歎。如來者。於十號中。即倣同先迹號。金剛經云。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又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涅槃經云。如過去佛所說不變。從六波羅密來。至大涅槃。故名如來。成實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
*二釋相。
所有盡灋界。虗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遶。我當悉以甚湥勝解現前知見。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玅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讚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於灋界無不周徧。
疏 文分為三。所有下。一所讚境。我當下。二能讚因。各以下。三能讚相。
鈔 所讚境中。三重無盡。所讚境者。觀此及供養中。經文明多多之佛。微細所在。兼及眾會。無不皆徧具足。於前禮敬之中。文應影畧也。能讚因者。乍看經文。似闕法力。既言悉以。即亦含在其中也。讚相中云。各以出過等者。辯能讚相。有四義句。初標能讚相。二正辯稱讚。三讚所經時。四明其周遍。初中辯才天女者。如最勝王經說。有大功德。能滿眾願。能施辯才。經云。有受持經者。我當益其智慧。具足莊嚴言說之辯。若於文字句義有所忘失。皆令憶持。能善開悟。復與陀羅尼。總持無礙。言辯才者。總有四種。一法無礙解。於一切法無不通達故。二義無礙解。於所詮道理無壅塞故。三詞無礙解。以智慧力。暜應一切眾生心行差別。四辯說無礙解。此復有七。一應辯。一剎那間。應得一切眾生三乘五乘根性。樂廣。樂畧者。總能應得也。二捷辯。謂言說迅疾而無蹇訥也。三峻辯。如懸河建瓴。四無疎謬辯謂一一句義。稱理合機。無疎謬之失也。五無斷盡辯。說經長時。無間斷故。六豐義味辯。凡所演說。豐足義味。七一切世間最上妙辯。更無過者。總此七種。得名辯說無礙解。然諸經論中。或說辯才有多種者。皆是隨義展轉開出。根本不過四辯也。此四辯。第九地菩薩。方具得之。已前得者。非勝也。若窮理盡相。朗炤無遺者。佛及暜賢。方稱窮極具足辯也。
*三總結無盡。
如是虚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讚乃盡。而虚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讚歎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猒。
疏 文少畧前。若具說者。皆如初段。
鈔 第三總結無盡。疏云文少畧前者。禮敬總結無盡有二。先顯無盡。後彰無間。就前顯中。先別明虛空。後總例餘三。今稱讚中。但有總舉四法。無先別明虛空之異。故云畧也。今此文有二義句。初結無盡。後彰無間。前文中有二義句。如是虛空界下。反顯無盡。而虛空下。順成無盡也。
*第三廣修供養(三)。一牒名。
復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
*二釋相(二)。一正朙供行。
所有盡灋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遶。我以暜賢行願力故。起湥信解。現前知見。悉以上玅諸供養具而為供養。所謂蕐雲。鬘雲。天音樂雲。天傘葢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然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炷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
疏 文四。所有下。所供境。我以下。能供因。悉以下。列所供具。以如下。正朙供養。
鈔 第三列所供具。於中有二。先總標。後別顯。今初。一切諸佛。皆修供養。如釋迦世尊。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買花布髮等。又諸菩薩。常以種種塗香。燒香。花鬘。瓔珞。寶瓶。劫樹。飲食燈明。寶山寶類。寶幢幡葢。鈴珮珠瓔。宮殿寶帳。天男天女。水陸諸花。一切受用。一一皆成廣大雲海。為作事業故。供養諸如來。如是供養。一一皆有廣大果報。謂奉嬉常受悅。獻笑佛憐憫。奉歌得法音。供舞得神通。奉瓶得寶瓶。進寶獲覺分。亦感寶莊嚴。由供莊嚴樹。得莊嚴覺樹。奉幢得雨寶。能遍濟貧乏。供幡超勝幡。獻鈴眾歸敬。奉瓔獲嚴具。進鬘得寶冠。上花得佛容。如是一一皆獲勝報。今此文中。畧標少分。廣如大經。(羅-維+絹)索迴向輪大雲輪請雨等經。廣明供具。皆云天者。表法界中。法爾自然。有如是不思議德用也。天者。自然義。皆言雲者。是隨緣義。表由行願力故。法如是故也。大經每欲說天地徵祥。皆標云。法如是故。佛神力故。法如是者。即法爾也。同此云天佛神力者。即緣起也。同此云雲。行願以義例之。此亦應云法如是故。行願力故。為緣起者。謂此供具。色相顯然。智鑒無性。從法性空無生法起。能現所現。(能現即行願。所現即供具。)迴無所依。應用而來。來無所從。用謝而去。去無所至。而能含悲潤。注法雨。益濟萬物。重重無盡。故有雲象焉。菩薩修行如是供養之時。不礙上供養諸佛。熾然下濟含識。先作是念。無邊有情。漂淪六趣。由自心虛妄。感種種果報。內懷佛性而不自知。實可愍傷。云何當救。即作是念。由我獻蕐鬘。得佛殊勝相。願回此功德。成玅覺蕐臺。舒光徧炤觸。警覺人天。耽著欲境。報盡壽終。眾苦纏逼。願彼諸天。菩提心敷榮。獲暜賢常樂。供鬘得寶冠。由獻音樂。得佛法音。獻葢得覆陰。供衣得佛衣。願以此等福。令一切安樂。是為菩薩修供養行也。次明香供養。義分為三。先總標。次別顯。後分量。初中云種種香者。謂沉檀薝蔔龍腦欝金。及諸蕐香。須曼那蕐香。闍提蕐香。末利蕐香。及天上所有波利質多羅樹香。拘鞞陁羅樹香。及人天本體之香。和合變易之香。一一皆成廣大雲海而為供養。次別列中云塗香者。謂和合諸香。用塗身手。供養之時。當作是念。我獻塗香。願從此等流。五無漏塗香。磨瑩熱惱者。脫彼諸地獄。一切極炎蒸。獻焚香時。當作是念。由我獻焚香。得佛無礙智。悅懌具端嚴。願回此香雲。氛馥寒冰苦。末香可知。後明分量者。如須彌山。須彌山者。取人間目覩。高大無過。又四寶所成。而具十德。表供具一一具德相玅用也。十德在須彌品疏文。然亦不繁具引也。下明燈供。文分為三。總標。別列。分量。二別列者。菩薩修燈供養時。當作是念。由我獻燈明。獲智慧光明。及清淨五眼。願為般若燈。炤曜阿修羅。永改矯誑心。恚癡好鬬諍。傍生鞭撻逼。互相害食噉。願得慈慧心。常生人天路。色無色界天。耽著三昧味。願脫此惑纏也。三分量中。言如大海水者。以表供養稱理故湥。稱事故廣。以湥廣故。喻之如海也。以如是等者。如何辦得如是等多多供具。如何常供如上多多佛耶。準藏和上述緣起章第三供養門中云。菩薩凡所施設。乃至一香一蕐。一衣一葢。一供養具。無不稱於真理。等虛空界。即以全法之身。遊詣佛剎。稱真之物。供養於佛。是故菩薩。不虛行於所修。常值諸佛。恆不失時。一切供具。常稱理而成就。何以故。法施於佛。稱真理故。釋曰。準此。云一香一蕐等。又云常稱理而成就者。即知經中所列。皆以稱理。即一之多等也。修行者。但安心觀行。物物自多。皆徧佛也。故尋常云。願此香蕐雲。遍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
*二挍量顯勝(二)。一挍量(二)。一舉所挍量。
善男子。諸供養中灋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
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
疏 諸供下。總指。所謂下。別朙。別朙七行。皆法供養。
鈔 舉所挍量中。先總。後別。別明所挍量中云。如說修行供養者。智度論云。能行說為正。不行何所說。若說不修行。不名為智者。故如說行。方得佛法。不以口言。而可清淨也。又如大法句經云。雖誦千言。不行何益。不如一聞。勤修得益。利益眾生供養者。如十地品云。所修善根。皆為救護一切眾生。又云。諸佛出世。本為利樂一切眾生故。所以利益名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者。彼名以慈悲心。隨順攝取。又云。諸佛出世。為以慈悲攝眾生故。如淨名居士。以善方便。居毘耶離。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奉戒清淨。攝諸毀禁。以忍調行。攝諸恚怒。以大精進攝懈怠。以禪定攝亂意。以智慧攝愚癡。乃至入諸酒肆。能立其志等。又一切菩薩。皆以暜門示現等。皆為攝取一切眾生。安置佛道故。代眾生苦供養者。以代眾生。上契佛意故。勤修善根供養者。彼云不捨勤修一切善法。若不勤修一切善法。是亦不能利樂一切眾生。不捨菩薩業供養者。彼名不捨一切菩薩事業。何以故。若捨菩薩所修事業。是亦不能利樂眾生故。不離菩提心供養者。彼名常不捨離大菩提心。離世間品中。有十種退失善根法。所謂捨菩提心。凡所修善。魔所攝持。前章又云。若蹔捨菩提心者。是亦不能利樂眾生。何以故。善男子。夫為菩薩。為欲利樂諸眾生故。勤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無眾生。一切菩薩。不成正覺。善男子。汝應如是解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非以世間財寶飲食。名為供養也。
*二正朙挍量。
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灋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疏 準先經文。以前本行。挍量法供養。然法供養勝財供養。諸經論中。無不此說。文殊章中。已廣解釋法供養勝。
鈔 準先經文下。於中二。先釋義。後銷經文。初中二。一敘先譯差錯。二申詳審正。初中二。一標先譯之意。二立理覈破。今初也。準先譯意。以本行觀想供養為劣。以挍量法供養為勝也。然法供養下。立理覈破。文中四。一指餘文以明。二正斥其失。三借淨名對辨。四覈此文無端。今初。諸經論中無不此說者。彰其易知也。文殊章中者。即善財再遇文殊智炤無二相之文也。彼經云。復次善男子。菩薩有十種法。具足圓滿修。真供養一切如來。何等為十。一者以法供養。二者修行諸行。乃至如說能行。如行能說。九者長時徧修。心無疲厭。十者常不捨離大菩提心。隨要引之。不能繁具。若諸菩薩具此十法。能成就供養如來。非以財寶飲食衣服。名真供養。何以故。如來恭敬尊重法故。猶如孝子。尊重父母。承順顏色。心無暫捨。若復有人敬其父母。其子倍復尊重是人。諸佛如來。亦復如是。若諸眾生供養法者。是真成就供養如來。以諸如來尊重法故。釋曰。法供養最。故名為真。若通相說。於佛湥經。難見玅理。起十法行。皆名法供養。以財供養資養四大。受持讀誦。解說修行。增於法身。又全其理供養義也。今疏意云。善財再見文殊。已曾廣釋法勝。故知此中。更有湥旨。不可以此觀行之供。還同前財食供也。
疏 但先文意。將前本行觀想供養為財供養。挍量於法。則抑其本行。
鈔 二正斥其失也。挍量本為褒揚行願之玅。如何卻抑之耶。
疏 何者。如淨名等。先朙法供養。後以財供養挍量顯勝。理則昭然。
鈔 三借淨名對辨。言等者等於諸經也。淨名。即善德章。(多取意引。不具寫文。)佛命長者善德問疾。善德白佛言。我不堪任。詣彼問疾。便自說言。我於往昔。自於父舍。設大施會。供養一切沙門婆羅門外道貧窮下賤孤獨乞人期滿七日。時維摩詰來入會中云。夫大施會。不當如汝所設。當為法施之會。何用是財施會。我言。居士何謂法施之會。法施會者。無前無後。一時供養一切眾生。是名法施之會。謂以菩提起於慈心。以救眾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於喜心。以攝智慧行於捨心。以攝慳貪起檀波羅密。以化犯戒起尸波羅密。以無我法起羼提波羅密。以離身心相起毘梨耶波羅密。以菩提相起禪波羅密。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羅密。乃至下文結云。善男子。是為法施之會。若菩薩住是法施會者。為大施主。亦為一切世間福田。(此先明法供養。)我時心得清淨。嘆未曾有。稽首禮維摩詰足。即解瓔珞。價值百千上之。不肯取。我言。唯願受之。隨意所與。維摩詰即受瓔珞。分作二分。持一分施此會中最下乞人。持一分奉彼難勝如來。一切眾會。皆見光明國土難勝如來。又見瓔珞在彼佛上。變成四柱寶臺。四面嚴飾。不相障蔽。時維摩詰現神變已。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等於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法施。(此上經文。是挍量財供養也。)釋曰。此中但取維摩詰誡勸之意。即維摩詰為施主。乞人。難勝如來。是受施之人。瓔珞為所施物。謂運心寬廣。平等暜緣。莫分高下之殊。無執物我之別。智鑒皆同於真際。悲救不礙於隨緣。悲智雙流。即度而無度。施而無施也。若如此者。其功大焉。即淨名教於善德。何不如是而作。若能爾者。財施即法施也。所以經云。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等於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為具足法施。此則淨名先說法供養勝已。後自施瓔珞之財。平等布施。亦成法施。更無異也。疏主意說淨名起行。皆得名法供養。即知暜賢湥玅觀行。固得名為法供養也。豈可唯此七行。不兼前耶。問。未審善德長者。有何過失。被淨名呵之耶。答。為有三局。謂自於父舍。即處局。施七種人。即人局。期滿七日。即時局。又財施有限。法施無窮。財施世間果報。法是出世果報。以財不及法。是以呵之也。
疏 今先朙本行。後以法供養。抑前供養。本說劣行。為何所益。
鈔 四覈此文無端也。疏抑前等者。言抑者。屈也。謂屈於本行也。余亦謂此七種法行。但是所標之心。經言如說修行者。即如前所說觀行。如是而行。名如說修行也。言利益眾生等者。即修觀行之時。一一與此利益等心相應。是則名為真法供養也。若爾。即不必諍論也。然且依疏。
疏 且下偈中。更無挍量。但舉本行為勝供養。朙知挍量。欲顯本行。供養為勝。
鈔 丘下偈中下。二中詳審正。文三先審正。次引二經。三以理結成。言迦羅者下。銷釋經文。
疏 法蕐中喜見燒身。名法供養。淨名教於善德行施。無前無後。一時等施。名法供養。
鈔 雙引二經明法施。差別有二。初引法蕐經。即第六卷中。藥王菩薩本事品說。過去日月淨明德佛。為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說法蕐經。喜見樂修苦行。滿萬二千歲已。得現一切色身三昧。歡喜。即念我得三昧。皆是得聞法蕐經力。即入三昧。從空雨種種花香。以供養佛。起定念言。不如以身供養。即服諸香。滿千二百歲。以香油塗身。於佛前。以天寶衣而自纏身。灌諸香油。以神通力願而自然身。光明徧炤八十億恆河沙世界。其中諸佛。同聲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若以花香瓔珞。乃至國城妻子。亦所不及。善男子。是名第一之施。於諸施中。最尊最上。以法供養諸如來故。所以引云。名法供養也。上但取意引。不具書文也。二引淨名經疏。淨名教於下。即前所引法施會者。無前無後。一時供養一切眾生之文。羅什法師云。若起慈心。則十方同緣。施中之等。莫先於此。故曰。無前無後也。僧肇云。夫以方會人。不可一息期。以財資物。不可一時周。是
以會通無隅者。彌綸而不漏。法澤冥被者。不易時而暜覆。
疏 是財施若能稱法。皆法供養況於湥觀。非法供養。智者應思。
鈔 是財下。重釋前意。以理結成也。
疏 言迦羅者。此云豎扸人身一毛以為百分。言優波尼沙陁者。此云近少。亦云近對。謂少分相近比對之分。
*二徵釋。
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灋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若諸菩薩行灋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
疏 徵意云。何以過去財供養。不及今法供養。釋意云。佛尊重法。行法供養。故挍量不及。前文殊章已有此意。
*三總結無盡。
此廣大最勝供養。虚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供乃盡。而虚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我此供養亦無有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猒。
疏 此最勝供養。即前觀行。若此最勝不及法者。何以無盡。
鈔 後結無盡中。竝同稱讚行也。若此最勝至何以無盡者。承此文便。重成前義也。
*第四懺除業障(三)。一牒名。
復次善男子。言懺除業障者。
疏 懺者梵音。具云懺摩。此云悔過。若別說者。懺名陳露先罪。悔名改往修來。除惡業障。成淨戒善。是故文中偏名懺業。實則三障四障。無不皆懺。
鈔 除惡業障等者。此即懺意。及懺益也。懺業有三。一伏業懺。伏令不生。二轉業懺。願於今身。常不入惡道也。三滅業懺。罪如暗室。懺悔如燈。不以暗多時。能拒燈也。於中一二事也。第三理也。又懺除罪。與智斷惑。對治品類不同。謂懺與罪。遞相抑伏。要須敵對相當。方能除遣。若上品惡。下品善心懺非敵對。強者先牽故。還要上品善。方除上惡。中下相對亦然。若智斷惑即不爾。謂下智斷上惑。上智斷下惑。由粗惑障理淺還以鑒淺理之智遣之。微惑障理湥。非勝智無以排斷。若就防未起之罪。則類斷惑。謂下品善心。能防上品重罪。若下品惡。微細難防。須要上品善心也。三障者。佛名經云。然其罪相。雖復無量。大而為語不出有三。一者煩惱。二者是業。三者果報。此三種障。能障聖道。及以人天勝玅好事。是故經中目為三障。所以諸佛菩薩。教作懺悔。此三滅者。則六根。十惡。乃至八萬四千塵勞。皆悉清淨。又云此三障者。更相由藉。因煩惱故以起惡業。惡業因緣故得苦果。是故今日。先懺煩惱。然此煩惱。諸佛菩薩。入理聖人。種種呵責。銘此煩惱以為怨家。能斷眾生慧命根故。亦銘此煩惱以為劫賊。能劫眾生諸善法故。亦銘此煩惱以為瀑河。能漂眾生入於生死大苦海故。亦銘此煩惱以為羈鏁。能繫眾生於生死獄不得出故。所以六道牽連。四生不絕。惡業無窮。苦果不息。當知皆是煩惱過患。次懺業障。總云。所以六道感報不同。當知皆是業力所作。別者。先懺身三。次懺口四。其餘諸障。次第而懺。言身三者。謂殺盜婬。言口四者。謂妄言。兩舌。惡口。綺語。及意業三。謂貪慾。瞋恚。邪見。此三業十支。能感當報。十惡業道。教有明文。若不懺除。輪迴難止。如十地品云。十不善業道。上者地獄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餓鬼因。若依暜賢行願力。志誠懺悔。皆得除滅。所以下文云。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誦此暜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誦即懺也。三惡道報。罪苦無量。既預知者。固合遠避。志求善本。攝心在道。心若不住。緣諸惡法。當自責之。念老病死。甚為切近。苦海波湥。都無際畔。汝無始輪溺苦惱萬端。今偶獲人身。幸逢佛法。不修白業。更造惡因。再落三塗。復受諸苦。如是悔責。攝心不亂。安住於暜賢廣大行願。精勤修習。一切罪報。無不得免。故下經云。悉能破壞一切惡趣也。四障者。如隨好品所列。業障。煩惱障。報障。見障。業報二障。約因果分異。煩惱及見。於煩惱中。約利鈍分異。故成四也。又所知障。亦名見障也。
*二釋相。
疏 然懺有二種。若犯遮罪。先當依教。作法懺之。
鈔 釋相文中二。一敘義。二釋文。初中三。一明作法事懺。二明起行理事懺。三廣明逆順用心懺。今初。遮。即佛之遮制。違制成罪。性則法爾。犯之有罪。十重是性。餘皆遮也。準小乘宗。四重八重。不通懺悔。如斫頭破石等。僧殘已下四篇方許。故此但云遮罪也。相部律疏云。大乘滅重者。一理湥藥玅。二對治行勝。三果勝。小乘理淺行劣。果非是玅。非是玅者。但滅輕也。作法者。小乘懺。要請大比丘為證。對大具五。一偏袒右肩。二右膝著地。三合掌殷重。四稱名說罪。五禮足。對小即闕無禮足也。若僧殘罪。須請二十僧。令六夜行摩那埵。供給承事。七日滿。僧為羯磨除罪。還令戒淨。如本所受。尼則四十。若輕罪即一日承事。不必集僧也。若大乘作法。如下所明。
疏 若犯性罪。復須起行。起行有二種。一事。二理。事如方等佛名經等。通於萬行。理如淨名。觀罪性空。不在內外等。
鈔 若犯性罪下。二明起行。事理雙懺也。於中有三。一雙標事理。二廣釋事理。三雙結事理。二中三。一引佛名等經釋事懺。二引淨名經釋理懺。三引二經雙明理事二懺。今初方等經。令先嚴道場。香泥塗地。及室內作圓壇。彩畫。懸五色幡。燒海岸香。然燈。敷高座。請二十四尊像。多亦無妨。設諸餚饍。盡力用心。著新淨衣服鞋履。若無新淨。洗故亦得。出入脫著。令無參雜。七日長齋。每日三時洗浴。初日供養僧。隨意多少。別請一明了內外律者為受二十四戒。及陁羅尼。對師說罪。要八日。至十五日。當以七日為期。此不可減。若能更延。隨意任情。十人已還。不得出此。俗人亦得。須辦單縫三幅帔。佛前結界。旋遶一百二十帀。卻坐思惟等。廣如經說。佛名經者。方等多明作法。亦兼起行。然惟事也。佛名多明起行。少說作法。又兼理也。經云。夫欲懺悔。必須先敬三寶。所以然者。三寶即是眾生良友福田。若能歸敬者。滅無量罪。長無量福。能令行者。離生死苦。得解脫樂。先當興七種心以為方便。一者慙愧。二者恐怖。三者厭離。四者發菩提心。五者怨親平等。六者念報佛恩。七者觀罪性空。生如是等七種心已。緣想十方諸佛聖賢。擎拳合掌。披陳至禱。慙愧改革。理如淨名。至內外等者。二引淨名釋理懺也。即優波離章。經云。佛告優波離。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優波離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昔者。有二比丘犯律行。以為恥。不敢問佛。來問我言。(云云。)願解疑悔。得免斯咎。我即為其如法解說。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優波離。無重增此二比丘罪。當直除滅。勿擾其心。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如佛所說。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心亦不在內外中間。如其心然。罪垢亦然。諸法亦然。不出於如。如優婆離以心相得解脫時。寧有垢不。我言。不也。維摩詰言。一切眾生。心相無垢。亦復如是。唯。優波離。妄想是垢。無妄想是淨。顛倒是垢。無顛倒是淨。取我是垢。不取我是淨。諸法皆妄見。如夢。如燄。如水中月。如鏡中像。以妄想生。其知此者。是名奉律。其知此者。是名善解。於是二比丘言。上智哉。是優波離所不能及。持律之上而不能說(云云)。時二比丘。疑悔即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云)。關中釋云。持律有二。一法身性淨之律。二陰身身口之律。今優波離持身口之律。見罪生滅壞法身無相之律。故為呵也。天台云。菩薩法三。一戒門。依律法懺是。(如前作法。)二功德門。謂禮佛誦經。般舟方等道場是。(如前方等經也。)三無生門。令悟罪性空是。(即此段也。)問。若見罪無性。即罪滅者。亦可見福無性時。福亦應滅。關鍵見實罪滅中答云。不也。罪違無性。見無性時。罪即滅。福順無性。見無性時。福不滅。何者。罪對無性。無性是能治。罪是所治。故見無性時。罪即滅。福對無性。無性是能生。福是所生。故見無性時。福廣大也。以能生見前故。故金剛經云。無住相布施。福德如虛空等。
疏 暜賢觀經。及隨好品。具二種懺。觀經中朙晝夜精勤。禮十方佛。即是事懺。觀心無心。從顛倒想起。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斯則理懺。
鈔 暜賢觀經下。三引二經。雙明二懺。於中二。一引暜賢觀經。二引隨好品。今初也。此經令晝夜六時。對十方佛。暜賢菩薩。徧懺六根。即事也。後令觀心。(如疏。)即理也。今常用者。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理也。)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通明一懺之功用也。)是故應至心。勤懺六根罪。(事也。)即此經後總偈也。皆事理雙明。
疏 隨好品中。等眾生界善身語意業。悔除諸障。即是事懺。觀諸業性。非十方來。止住於心。從顛倒生。無有住處等。即是理懺。
鈔 隨好下。引隨好品也。此品經文。歎隨好功德。明佛為菩薩時。足下有隨好放光。炤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諸世界。阿鼻眾生遇之。生兜率天。天鼓發聲。令彼懺悔。
疏 事懺除末。理懺拔根。
鈔 事懺除末等者。三雙結事理也。因迷理而起惑業。故理懺為根源。雙除之玅。固不在言。若難具者。必須先訪善友。令解理懺。何者。根拔枝存。容漸枯朽。若枝盡而根在。千回斫而還生。智者詳焉。
疏 若具足懺。應須善達逆順十心。
鈔 若具足懺下。三廣明逆順用心懺。即天台止觀第四所說也。於中三。一總標。二謂先下。別釋。三對別品料簡。
疏 謂先懺十種順生死心以為所治。一妄計人我。起於身見。二內具煩惱。外遇惡緣。我心增盛。三內外既具。滅善心事。不喜他善。四縱恣三業。無惡不為。五事雖不廣。惡心徧布。六惡心相續。晝夜不斷。七覆諱過失。不欲人知。八虜扈抵突。不畏惡道。九無慙無愧。不懼凡聖。十撥無因果。作一闡提。從無始來。若自及他。無不皆爾。
鈔 二中二。一明所治順生死十心。二明能治逆生死十心。今初也。謂諸有情。與此十種順生死流相應。昏倒造惡。如廁蟲樂廁。不覺不知。積集重累。不可稱計。四重五逆。極惡闡提。生死浩然。而無際畔。但是凡流。總皆如是。故疏云。若自及他無不皆爾。
疏 次起十種逆生死心。從後翻破。一朙信因果。二自愧克責。三怖畏惡道。四不覆瑕疵。五斷相續心。六發菩提心。七修功補過。八守護正法。九念十方佛。十觀罪性空。
鈔 二次起下。顯能治逆生死十心也。云今欲懺悔。應當逆此罪流。用十種心。翻除惡法。一明信因果者。謂先須分明信有因果。決定孱然。業種雖久。久不敗亡。所以經云。假使滿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終無自作。他人受果。精識善惡。不生疑惑。是為湥信。翻破第十作。一闡提心也。二自愧克責者。若欲放逸。當自責之。鄙惡罪人無羞無恥習畜生法。弃捨白淨。天見我屏處造罪。是故慚天人見我顯處造罪。是故愧人。以自翻破第九無慚無愧心。三怖畏惡道者。行者當自思惟。人命無常。過於轉燭。一息不還。千載長往。幽途綿邈。無有資糧。苦海波湥。船筏安寄。聖賢呵責。無所恃怙。年事稍去。風刀不賒。豈可安然。坐待酸痛。又佛名經云。若不懺悔者。大命將盡。地獄惡相。皆現在前。當爾之時。悔懼交至。不預修善。悔何及乎。當爾之時。欲求一禮一懺。豈可更得。眾等莫自恃盛年。財寶勢力。放逸自恣。死苦一至。不令人知。盛年壯色。無得免者。怖心起時。如履湯火。六塵五欲。不暇貪染。如佛滅度一百年後。波吒梨城。有王名阿輸柯。(亦名阿育。此云無憂。)此王位當鐵輪。湥信佛法。毀諸外道。集佛舍利。徧閻浮提中。起八萬四千寶塔。設廣大會。供養阿羅漢三十萬餘。有學聖人。數復倍此。精進凡夫無量無數。其諸所作。不可稱計。其王有弟。名毘多輪。(此云除憂。)湥著邪見。見諸外道梵志。於山林中。修諸苦行。五熱炙身等。便生仰敬。復問梵志。汝起煩惱不。梵志荅云。我見諸染境時。內發欲火。燒我身心。王弟聞已。心生疑惑。如此苦行。尚起情欲。佛之弟子。常修樂行。何能於欲。生厭離耶。又言。釋迦弟子。誑阿育王。令作功德。後王聞已。為愍弟故。遂設方便。語大臣言。我弟於外道生信。當以方便。令其得入佛法中。大臣荅言。作何方便。王言。我今洗浴。入彼浴室。應脫天冠。及衣服等。汝當以我服飾。莊嚴我弟。令登王座。臣依王教。王入浴室已。其大臣等。語王弟言。若阿育王無後。汝當作王。今者試戴天冠。被天衣服。及登王座。語已。即便與著。令登王座。大臣令登王座已。密往白王。王出見弟。戴冠登座。王語弟言。我今未滅。汝已作王。即命行殺之人。身著青衣。披髮執鈴。至王王語殺者云。我捨此弟。汝可殺之。是時便有多人。執法器仗而圍繞之。大臣白王言。是王親弟。願王息怒捨過。王言。緣是我弟。於七日中。暫與國事。令其作王。待七日滿。即當殺之。既以種種伎樂。及諸婇女。供給侍衛。一切臣民。皆往問訊。行殺之人。執刀門立。日日白王。今一日已過。六日當死。如是乃至六日已過。餘一日在。至第七日竟。大臣諸人。將王弟共往阿育王所。王問弟言。汝七日為王。百種伎樂。皆恣汝意。無數眾人。日日問訊。呪願於汝。汝好見聞否。弟答云。我為畏死。心怖懼故。都不見聞。是時阿育王語其弟言。汝於七日。思畏死苦。雖得上玅五欲而不生愛。出家之人。於十二入。思惟無量生死無常。云何而得起煩惱耶。又復思惟諸地獄苦。及諸畜生。更相殘害。餓鬼饑渴。眾苦所逼。思惟人中。四方馳走。初無安樂。思惟天上壞敗之苦。如是五道身心之苦。無有樂處。觀此五陰。無常苦空無我不實。譬如空村無有居民。如是五陰。皆空無我。以無常火。燒諸世間。佛諸弟子。常作此觀。云何而得起煩惱耶。復說偈言。汝於七日中。思惟生死畏。而無有歡樂。不起貪愛心。佛諸弟子等。日日觀生死。云何觀歡樂。而起煩惱心。於飲食衣服。及以臥具等。思惟解脫法。而不起著心。觀身如怨家。三有如火宅。思惟何方便。而得解脫之。湥樂解脫法。不貪於五欲。其心如蓮蕐。處水而不著。王以如是善巧方便。教化其弟。弟因回心。合掌向王言。我於今者。歸敬如來。及以法僧。而說偈言。我今歸依佛。佛面如蓮蕐。天人所歸依。無漏法及僧。時王見弟回心。歸向三寶。心大歡喜。種種輭語。安存其弟。其弟因玆供養三寶。聽聞正法。後得悟已。辭王出家。得羅漢果。謂此王弟。於七日中。雖有五欲。及諸翫好之事。為怖死故。都不味著。唯專憂死。是故行者。功德資糧未辦莫著五欲。怖懼當來惡道。如彼怖王。如是方便調心。進求善本。以此翻破第八不畏惡道也。四不覆瑕玼者。根露枝枯。源乾流竭。若覆藏罪。是不良人。迦葉頭陁。令大眾中發露。方等令向一人發露。其餘行法。但以實心。向佛像前改革。如隱處有癕。若覆諱不治。則致於死。以此翻破第七覆藏罪心。五斷相續心者。若懺已更作。如王法。初犯得恕。更作則重。初入道場。罪則易滅。更作難除。已能吐了。云何再啖。以此翻破第六惡心相續。晝夜不斷。六發菩提心者。謂菩提是所求果德。即無上菩提心。是現在能求之心。以發是求菩提之心。故名發菩提心也。或可菩提名覺。即覺察覺悟也。謂了諸煩惱過患。不起放逸。達本心源。慧光內燭也。以起是心。故名發菩提心。昔由不覺。惡心徧布。於一切境。起貪瞋癡。今起覺心炤之。則知一切境本空。即不起過失也。又瑜伽論云。菩提心者。大悲為體。成佛正因。智慧根本。能破無明業報等。往昔為無智慧故。徧惱有情。今有慧兼濟。徧虛空界。利益一切發此心故。翻破前來第五一切處起惡心也。七修功補過者。昔因三業。造諸過罪。不計晝夜。今以善身口意。策勵不休。匪移山岳。豈填溝壑。以此翻破第四縱恣三業心也。八守護正法者。然人能弘道。法假人傳。人在法存。人亡法滅。故須得人護也。此有其二。一內護。二外護。內謂三乘聖賢。出家內眾。皆能弘闡。皆能護持。外謂國王大臣等。然內眾但能弘教護行。無力匡持。外有王威。方能護法。如仁王經說。佛告波斯匿王。我以是經。不付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所以者何。無王威力。不能建立。是故汝等。常當受持。此令守正法者。為昔自滅善。亦滅他善。不自隨喜。亦不喜他。令人守護。諸善方便增廣。令不斷絕。勝鬘經云。守護正法攝受正法最為第一。以此翻破第三無隨喜心也。九念十方佛者。昔因親狎惡友。信受其言。令念十方佛。念無等慈。作不請友。念無等智。信大導師。欲違生死之惡緣。須順菩提之正路。故須念佛。然念佛一門。修行之要津。攝心之關鍵。因此畧明念佛之義。言念者。明記不忘為義。體即是慧。今名念者。即隣近彰名也。然念佛不同。總有四種。一稱名念。二觀像念。三觀想念。四實相念。且稱名念者。如文殊般若經云。復有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速得佛菩提。欲入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坐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去來現在諸佛。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與一切佛功德無二。如是盡知恆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阿難總持。多聞辯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等。二觀像念。謂觀如來塑畫等像。如大寶積經說。佛本因中。為大精進菩薩。因見比丘。畵佛形像。發心出家。持畵像。入山觀察。觀察此畵像。不異如來。成就五通。得暜光三昧。見十方佛等。三觀想念。於中有二。一明一相。於三十二相中。隨觀一相皆滅重罪。如觀佛三昧海經說。佛為父王。說白毫觀。但觀睂間白毫之相。右旋婉轉。猶如秋月。十稜成就。內外通明。如白璢璃筒。亦如暗夜中明星。觀成不成。皆滅九十億那由他恆河沙微塵數劫生死重罪。常蒙攝受也。二明全身者。如坐禪三昧經云。若求佛道入禪。先當繫心。念佛生身。莫念地水火風。山樹草木。天地萬類。及諸餘法。但念佛身。處在虛空。如大海清時。有金山王。相好圓滿。出無量清淨光明。於此虛空青色之中。常念佛身。便得十方三世諸佛。悉在目前。若心餘緣。還攝令住。除無量劫罪。四實相念。亦名法身。謂觀自身。及一切法。真實自性。文殊般若云。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非名非相。是名為佛。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等。又云。繫緣法界一相。是名一行三昧。又智度論云。不以色身及相好念。以佛身自無所有故。以無憶故。是為念佛。又占察經云。思惟諸法平等法身。一切善根中。其業最勝。又大經云。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念一佛時。即一切佛。此之四等。各隨根器。從淺至湥。最後為玅。以是濟要。是故畧明。於善友中最勝。無過於佛。由是翻前順生死中第二外遇惡緣也。十觀罪性空者。如前理懺也。若不解此十心。全不識是非。云何懺悔。設入道場。徒為勞苦。涅槃經云。若言勤修苦行。是大涅槃因緣者。無有是處。即斯意也。
疏 若具此者。無罪不滅。隨好品中。具有能治。今文之中。含有不具。
鈔 隨好下。對他品料簡也。言含有不具者。缺觀罪性空。發菩提心二也。所以闕此者。以菩提心是十種行願之本。此修行願菩薩。必先已發菩提心故。性空是緣起之體。行願必是無性之緣起故。故此經文。不更別標也。餘八有者。如下文配。
疏 文二。
*一舉所懺。
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瞋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虚空界不能容受。
疏 貪瞋癡是惡業因。身口意是造業具。三業十支皆由三毒。諸惡業。即是業體。有二三種。
鈔 發身口意是造業具者。唯識論云。大乘三業。皆思為體。動身之思。發語之思。及思當體。皆言業也。故知身等。非即是業。動身等思。方名三業。故梵行品云。身身業。語語業。意意業。行相各別。身即渾濁臰惡。死屍蟲聚等也。身業即行住坐臥。屈伸俯仰等也。語即風息吐納。高低清濁。語業即起居問訊。讚歎毀說等。意即覺觀思惟等。意業即憂喜等。所以身等但是造業之具。如工巧之業而錐刀等器。不是業也。有二三種者。有兩般三種也。謂善。惡。不動。是一般也。現報。生報。後報。是二般也。
疏 一善。惡。不動。今唯取惡。二現。生。後。今通此三。
鈔 善惡不動者。此三即入六地中罪等三行也。彼經先說。凡夫執我。常求有無。次明三行之過云。不正思惟。起於妄計。後辨三行體相云。罪行。福行。不動行。彼疏釋云。謂由迷異熟果愚。違正信解。起感三塗惡業。及人天別報苦業。皆名罪行。由迷真實義愚。不知三界皆苦。妄謂為樂。起欲界業。名福行。四禪淨業。名不動行。故論云。真樂本有。失而不知也。彼經罪福之行。即此善惡之業。疏今唯取惡者。謂善不動。但以迷心取相求有者。故成過患。若離其病。不除其法。故此不懺。若惡業背理。一向須改。故此懺令滅也。所以超公關鍵中。明性起緣起不同。緣起法界。通於善惡染淨。性起唯淨。釋性起文云。性者。真如本性。起者。起於諸法。諸法者。謂善法也。善法順真。所以約性而顯。惡法違理。是故下明也間。上言性起。一切皆具。如何但約善說。荅。以違順不同。親疎不等。故使言教有殊。何者。以善調柔。還同於性。以性有力。令所生之果。似因非異。善既親從性生。是故名為性起。惡法粗獷。既無明所熏。以屬疎故。故名緣起。以緣有力。能令果法。似緣不別。其猶穀芽。假土生已。土肥芽肥。土瘦芽瘦。相狀容儀隨緣。自類終無改轉。因緣同時位別。親疎懸隔各殊。是故果屬因緣。故有無不似也。由此諸義。故此經文。但悔惡業。二現生後有者。第二三種業也。佛名經云。六道形類不同。皆是業力所作。凡夫之人。多於此中。好起疑惑。何以故。現見世間行善之者。觸向轗軻。行惡之人。是事諧偶。致使愚人。謂言善惡無分。我經中說言。有三種報。一者現報。二者生報。三者後報。且現報者。現世作善惡。即現身受苦樂報。生報者。今生作善惡。次一生受報。後報者。次二三生。乃至未來多生受報。疏今通此三者。三報皆懺也。
疏 三三合九種。從三煩惱起。即其義也。
鈔 三三至煩惱起者。三三者。身等三具。善等三業。現等三報也。言合九者。前後不相捨離也。從三起者。本由貪等三毒起也。
疏 若此下。顯其廣多也。以無形故。不見相貌。有則溢空。此即通說順流十心。
鈔 無形至溢空者。佛名經云。獨頭無明。為煩惱種無始受身已來。經無量劫。則劫不可數。一一劫中受種種身。則身不可數。於一一身造種種業。則業不可數。故此云。若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可容受。據理而言。若懺此業清淨者。所獲功德。亦盡虛空界。不能容受。以敵對相翻。一一即真功德故。故婆沙論。說懺悔功德云。此一念善有形色者大千世界不能容受。彼論但指一化之境。且以大千為量。量雖通局。意不殊此也。故以一念懺悔功德。便與無量劫所造之業。分量齊等。如一暗室中。須臾燈光之明。所徧分量。便與此室千年之暗。分量齊等。
*二辨懺相。
我今悉以清淨三業。徧於灋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恒住淨戒一切功德。
疏 清淨三業。朙懺業具也。昔因三業無惡不為。今以三業一時齊懺。謂虔恭胡跪。口陳詞句。徧於下。朙所對境。徧者。畧有二意。一昔所造罪。心事徧布。故今懺悔。亦須周徧。二稱法性故。何罪不除。下正辨所對。極微塵下。即念十方佛。翻昔惡友。
鈔 即念佛者。指前第九心也。
疏 誠心。則簡不至心。緩縱情慮。罪不滅故。
鈔 緩縱情慮罪不滅者。佛名經云。生如是七種心已。緣想十方諸佛賢聖。擎拳合掌。披陳至到。慚愧改革。舒歷心肝。洗蕩腸胃。如此懺者。亦何罪而不滅。亦何障而不除。若復不爾。悠悠緩縱徒自勞形。事將何益。
疏 懺悔。即含自愧克責。怖畏惡道。不覆瑕玼不造。即斷相續心。住戒即修功補過。匪移山嶽。豈填溝壑。
鈔 即斷者。指前第五心。即修功者。指前第七心。
疏 總此懺者。以朙識因果。善惡影響故。亦即守護正法。
鈔 明識因果者。指前第一心。疏亦即守護正法者。指前第八心。智度論云。言正法滅者。謂修行滅。今意云。若不懺悔。即修行滅。是不護正法。今懺悔業清淨。則修行不滅。為守護正法也。
*三總結無盡。
如是虚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懺乃盡。而虚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猒。
*第五隨喜功德(三) 。一牒名。
復次善男子。言隨喜功德者。
疏 由昔不喜他善。故今隨喜。為慶悅彼除嫉妒障。起平等善。
鈔 第五隨喜行者。隨所見善而歡喜也。十住婆沙云。所有布施福。持戒修禪慧。從身口意生。去來今所有。習學三乘人。其足一乘者。無量人天福。皆隨而歡喜。別果報中。得大眷屬。翻嫉妒障故也。
疏 然餘處隨喜在勸請後。謂先滌身器。次欣法雨。後攝他同已。迴向三處。故為此次。今朙隨喜是懺中別義。事勢相連。故先朙之。平等廣大。方堪聞法。
鈔 然餘至聞法者。對十住婆沙料簡。次第不同也。文中二。初舉彼次之意。初兩句標。次謂先滌下四句列。一懺悔。二勸請。三隨喜。四迴向。故為此次者。結成也。後今明下。明此次之意。言懺中別義者。懺除嫉妒故。廣大者。自他無二故。
*二釋相。
所有盡灋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從初發心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一一劫中。捨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頭目手足。如是一切難行苦行。圓滿種種波羅蜜門。證入種種菩薩智地。成就諸佛無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隨喜。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皆隨喜。十方三世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我皆隨喜。一切菩薩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廣大功德。我皆隨喜。
疏 文四。所有下。一喜如來善。
鈔 從因至果為一切智者。為智修福。方是佛因。捨不可至手足者。舉內財之難尚捨。則身外財可知也。如心地觀經說。佛於往昔難行苦行。為凡夫時。作雪山童子。為求半偈。弃捨全身。薩埵王子。捨身救虎。為六牙象王。自投獵者。作圓滿福智王施眼睛為金色鹿王。捨身求道。作慈力王。施五夜叉。作莊嚴王。施妻無吝。為最上身菩薩。施頭目髓腦。如是一切難行苦行等。廣如菩薩本行經等說也。又法蕐經云。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非菩薩捨身命處。
疏 及彼十方下。二喜諸趣善。十方三世下。三喜二乘善。一切菩薩下。四喜菩薩善。謂隨喜四類以攝諸善。佛為最勝。所以先朙。餘之三類。從劣向勝。
鈔 後校量勝德文中三。一會四類次第。勝劣合宜。佛為下。是蕐嚴宗中。詮法次第例多如此。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直造最勝。然卻從十住。乃至十地等覺。即從劣漸勝也。意顯頓悟漸修之相也。二顯自益湥。引他為證。有二。初引大品經。
疏 大品經中隨喜品。朙大千海水。一毛破為百分。滴取海水。可知其數。隨喜之福。不可知數。故結無盡。等虛空界。法蕐隨喜。展轉至於第五十人。尚難挍量。何況最初。
鈔 大品下。經云。復次憍尸迦。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海水。取一髮破為百分。以一分髮。滴取海水。可知滴數。是隨喜福。終不可數知。故結無盡下。指自當經益湥也。二引法蕐證。即第六卷中隨喜功德品第十八也。經云。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是法蕐隨喜者。得幾所福。佛荅云。從會中聞隨喜。至於餘處轉說。至第五十人。其第五十人聞已。隨喜功德。今當說之。若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充滿其中。有人求福。一一眾生。與閻浮提金銀七寶。乃至象馬車乘。奴婢人民。宮殿樓閣等。如是布施。經八十年。後以佛法而訓導之。總令得四沙門果。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寧為多不。彌勒云。若是施主。但施眾生一切樂具。功德無量。何況能令得阿羅漢果。佛荅云。如上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蕐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何況最初。於會中聞而隨喜者。其福復勝。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得比。彼既如此。有廣大益。今此隨喜。亦復如是。
疏 此隨喜如來權實功德。故佛最勝。
鈔 三彰自所喜。重明佛勝。此隨喜如來等者。即簡異大品法蕐隨喜法也。言權實者。諸佛功德。不出權實二位攝盡也。且通途論之。佛身。及佛所修因行。皆有權實。如佛三身中。法報二身是實。變化身是權。又佛所證菩提涅槃。亦通權實。法報二身菩提是實。化身菩提是權。又涅槃有三種。性淨圓淨涅槃是實。方便淨涅槃權假。此唯就佛所證果論。若約佛從凡至聖所起功用自利利他門中。亦有權實。且如凡夫初悟時。始自十信初心。終玅覺位。於其中間。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施為種種難行苦行。自利利他等。則權實俱有。何以。謂六度十度有為萬行。一一真修故。則是其實。若為度眾生。隨根誘接。亦有權假也。何以。不施方便權巧誘之。彼難回故。若約示生王宮。從初發心。踰城學道。種種苦行。乃至樹下成大菩提。說法利生等。則是權也。若言分布舍利者。唯是權假也。此意說從因至果。始終相收。該羅本末。都來總指也。故經云。從初發心等。斯乃佛之功德。若湥若淺。若實若權。凡所施為。皆難可測唯佛與佛。餘無知也。又況蕐嚴經所說真應相即。分圓全收。體用無礙者也。故宜佛為最勝也。
*三總結無盡。
如是虚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喜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猒。
*第六請轉法輪(三) 。 一牒名。
復次善男子。言請轉灋輪者。
疏 即是勸請。除謗法障。起慈善根。聲聞自度。但懺而已。菩薩愍眾。故須勸請。請佛暜雨。必自他霑洽。
*二釋相。
所有盡灋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廣大佛剎。一一剎中。念念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諸佛成等正覺。一切菩薩海會圍遶。而我悉以身口意業種種方便。殷勤勸請轉妙灋輪。
疏 所有下。舉所請境。
鈔 所請境中。經文分二。先標所徧處。後舉所請人。處中有兩重無盡。言一一各有不可說等者。此中具有二種無礙。一一多無礙。二小大無礙。所以然者。謂以性融相故爾。二人中。有果人。因人。諸佛即果。菩薩即因。言念念有不可說等者。意在境寬。能請無邊故。其所現身。應如第一門中說。一念尚然況經多劫。
疏 而我下。正朙請法。
鈔 問。既約圓宗。一切無非法輪。念念常轉。今要請者。葢以情迷起念。滯於色聲。既五音令人耳聾。即不聞圓音徧演。故須請也。有隨緣請。有稱性請。隨緣可知。稱性請者。須恆悟一切聲如空谷響。緣起無性。非斷非常。一一全真。無非法界。既聞無所聞。即終日聞法。心觀如此。是請轉法輪故。出現品法輪章中云。知聲如響而請轉法輪。了於諸法真實性故。於一音中出一切音而轉法輪畢竟無主故。又云。欲知如來所轉法輪。應知如是法輪所出生處佛子。如來隨一切眾生心行。欲樂無量。出若干音聲而轉法輪。釋曰。既隨眾生之心。即知願請轉法輪。須令自心稱法。心若不稱。亦不聞故。故藏和尚緣起章第六請轉法輪門中云。由一切諸佛。唯智唯德。菩薩即以窮法界之智而請佛說法。是故一切諸佛。無不雨大法雨。然菩薩唯願唯行。諸佛即以甚湥願力而加所請。是故菩薩。無不獲於大益。當知菩薩常請。諸佛常說。未曾失時也。
*三總結無盡。
如是虚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常勸請一切諸佛轉正灋輪。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猒。
*第七請佛住世(三) 。一牒名。
復次善男子。言請佛住世者。
疏 即是勸請中別義。
鈔 偈云。十方一切佛。若欲捨壽命。我今頭面禮。勸請令久住。釋曰。眾生心淨。見佛常住。眾生心垢。見佛捨命。佛無生滅。隨機見殊。故知心淨觀佛。佛則常住。為真勸也。
*二釋相。
所有盡灋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將欲示現般涅槃者。及諸菩薩。聲聞緣覺。有學無學。乃至一切諸善知識。我悉勸請莫入涅槃。經於一切佛剎極微塵數劫。為欲利樂一切眾生。
疏 標從勝說。但請如來。釋從通意。三乘皆請。
鈔 初別標如來中。先釋涅槃。後明示般。言涅槃者。具云般涅槃那。古譯為入滅。或云滅度。即滅障度苦也。準涅槃疏中。滅義有四。一事滅。二德滅。三應滅。四理滅。言事滅者。事謂生死因果事相。滅生死故。名為事滅。言德滅者。此有其二。一若以緣修名德。至果捨修。名為德滅。滅彼緣修故。二真德為德。即無性可取。無相可捨以佛真德。離性相故。言應滅者。隨化世間。示滅有因。現亡身智。以應盡還源。名為應滅。言理滅者。此亦有二。一是相空。妄相諸法。空無有實。妄心所取。體相俱無。二是真空。如來藏中恆沙佛法。離相離性。名之為空。此體有相。無真即不空。空即不有。不空不有。即是涅槃。總名理滅。滅義雖眾。要唯此四。四滅之中。理滅為本。由見相空。成前事滅。由見真空。成前德滅。依體起用。便有應滅。由此理滅具二種空。故以理滅為三滅本。具四滅故名為涅槃。廣如彼說。然此涅槃有其多義或云一種。謂大般涅槃。或有其二。謂性淨。方便淨。或有三種。謂性淨圓淨。方便淨。又有三種。一性淨。二方便淨。三應化淨。或說有四。即前四滅。此上諸義。總曰涅槃。後明示般。於中先解般字。後明示現。今初。言般者名入。涅槃經疏。解入義有三。一就真以論。息妄歸真。從因趣果。故名為入。此解通因果。二據化辨入。示滅有因。現亡身智。名之為入。三就真應相對以辨入。息化歸真。故名為入。此解在果也。言示現等者。問諸佛何故示現入於涅槃耶。荅。如大經離世間品云。作佛事已。觀十種義。示般涅槃。所謂示一切行實無常故。示一切有非安隱故。示大涅槃是安隱處無怖畏故。以諸人天樂著色身。為現色是無常法。令其願住淨身故。示無常力不可轉故。示一切有為。不隨心住。不自在故。示一切三有皆如幻化。不堅牢故。示涅槃性究竟堅牢。不可壞故。示一切法無起。而有聚集散壞相故。佛子。諸佛世尊。作佛事已。所願滿已。轉法輪已。應化度者皆化度已。有諸菩薩應受尊號。咸記別已。法應如是入於不變大般涅槃。佛本常住。而云請住世者。眾生心垢業惡。不見如來。設有心開解發。曾得見佛。而情識昧。習氣忽起。還不理前。故今勸請者。但依智離識。常作佛觀。心清智明。即常見佛。不曾涅槃。若瞥爾起心。塵勞相續。觀智間斷。即不見佛。名佛滅度也。
*三總結無盡。
如是虚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勸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猒。
*第八常隨佛學。此下三叚。皆是迴向。前二即迴向中別義。故下偈中第七行竟。便標迴向。欲收此二屬迴向故。若別說者。即是所修二利行體。亦是別說所迴向善根。
鈔 二利行體者。常隨佛學自利。恆順眾生利他也。別說所迴善根者。即第十門。將此二利功德。及一切福。迴向三處也。
*文(二)。一牒名。
復次善男子。言常隨佛學者。
疏 義同等一切佛迴向。亦自利行。
鈔 常隨佛學者。謂托佛從因至果所歷之行。所為之事。以為所緣之境引得心智。隨而學之。謂以觀智。融己身心。令常在如此之境。勿執身心定相。致令在慳貪瞋恚六塵五欲顛倒境也。若令佛所歷苦行境。常為自己心觀者。則遇諸苦事。乃稱本願。而無怨惱。遇諸樂事。自無耽染。以非常時心觀之所願故。智者善思。勉旃而學。疏義同等一切佛迴向者。十迴向中第三迴向也。此亦迴向中別義。故指同也。第七等隨順一切眾生迴向。即當下第九恆順眾生也。
*二釋相(二) 。一學本師(一) 。一朙所學。
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為重灋故不惜身命。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及餘種種難行苦行。乃至樹下成大菩提。示種種神通。起種種變化。現種種佛身。處種種眾會。或處一切諸大菩薩眾會道場。或處聲聞及辟支佛眾會道場。或處轉輪聖王小王眷屬眾會道場。或處剎利及婆羅門長者居士眾會道場。乃至或處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眾會道場。處於如是種種眾會。以圓滿音如大震。隨其樂欲成熟眾生。乃至示現入於涅槃。
疏 如此下。朙因行。乃至樹下。辨果用。
鈔 因行中。娑婆世界毘盧等者。雖蕐藏世界。正是十身之依報。而娑婆界不相離。即最中香水海二十重中第十三重。是此娑婆也。意明即此穢土眾生可以造觀修習。又佛本不離穢土修證。故界舉娑婆。而所歸之佛。便須稱實圓見。故佛舉光明徧炤。即依正中真應影畧耳。言從初發心等者。發心者。所謂發大菩提心也。瓔珞本業經云。具縛凡夫。未識三寶善惡因果。未於佛法起一念信。乃至從此住佛菩提正教法中。發菩提心。起一念信。爾時便名信相菩薩。此發心相。有其十種。一親近善友。二供養諸佛。三修習善根。四志求勝法。五心常柔和。六遭苦能忍。七慈悲湥厚。八湥心平等。九愛樂大乘。十求佛智慧。以此十事。皆是發心求大菩提之相也。又信心以心淨為義。然有四種。一信根本。謂樂念真如法故。二者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起善根。願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諸波羅密行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諸菩薩眾。學如實行故。剝皮為紙等者。有二。一隨相釋。二觀智釋。且初。或諸緣闕。必要記持聖言。故不惜身命。剝皮析骨。或雖竹帛紙墨不少。要須重法苦身。以展誠敬之志。所以如此也。如集一切福德三昧經云。昔過去久遠阿僧祇劫。有一仙人。名曰最勝。住山林中。見諸神仙。常行慈心。復作是念。非但慈心能濟眾生。唯集多聞。滅眾生煩惱邪見。能生正見。念已。便詣城邑聚落。處處推求說法之師。時有天魔。來語仙人言。我今有佛所說一偈。汝今若能剝皮為紙。刺血為墨。析骨為筆。書寫此偈當為汝說。最勝仙人聞已。念言。我於無量百千劫中。常以無事。為他割截。受苦無量。都無利益。我今當捨不堅之身。易得玅法。歡喜踊躍即以利刀。剝皮為紙。刺血為墨。析骨為筆。合掌向天。請說佛偈。時魔見已。愁憂憔悴。即便隱去。仙人見已。作如是言。我今為法。不惜身命。剝皮為紙。刺血為墨。析骨為筆。為眾生故。志誠不虛。餘方世界。有大慈悲能說法者。當現我前。作是語時。東方去此三十二剎。有佛國土。名暜無垢。國中有佛。號淨名王。忽住其前。放大光明。炤最勝身。苦痛即除。平復如故。佛即廣說集一切福德三昧。最勝聞法。得無礙辨。佛說法已。還復不現。最勝仙人得辯才已。為諸眾生。廣說玅法。令無量眾生住三乘道。經千歲後。爾乃命終。生淨名王佛暜無垢國。由敬法故。今得成佛。佛告淨威。昔最勝者。今我身是。是以當知。若有人能恭敬求法。佛於其人。不入涅槃。法亦不滅。雖在異土。常面見佛。得聞正法。故云剝皮為紙等也。二觀智釋者。謂觀察此身。若皮若骨。都無定實。舉體全空。無我我所。雖目覩似有之相。而乃如聚沫。如泡。如燄。如芭蕉。既無自體。元同法界。如是一一推徵。三諦具足。成空假中之三觀。詮此義時。生得此解。契合圓機。便是寫經。經是詮表生解義。不觀不推。即心迷取相。是無經也。明果用中。現種種佛身者。謂即兩重十身。融三世間十身中。有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緣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法身。智身。虛空身即善財所遇諸善知識。皆不離佛身。故云種種。又統論佛身。有其多種。或說一身。即一法界身。或說二身。謂真身。亦名法界身。二應身。亦名生身。或說三身。謂法報化身。或說四身。開報為二。一自受用身。二他受用身。或說五身。一堅固自性身。二福德莊嚴聚身。三受用智慧身。四作變化身。五淨法界身。或說十身。如前所明。乃至法界無盡身雲。若束而言之。不過體相用三。體即法身。相即報身。用即化身。佛身功德。雖有無量。攝之不出於三身。今言種種者。即可知也。或處轉輪聖王等者。轉輪聖王。人中第一。千子圍繞。七寶隨身。統攝四洲。大弘十善。相圓百福。足蹈千輪。言七寶者。一輪寶。二珠寶。三女寶。四馬寶。五象寶。六主藏臣寶。七主兵臣寶。淨名經云。王有千子。端正勇徤。能伏怨敵也。餘有銀輪。銅輪。鐵輪等。名為小王。如菩薩瓔珞本業說。銀輪五百輻。王三洲。銅輪一百輻。王二洲。鐵輪五十輻。唯王南洲。法蕐經說。名小轉輪王也。又諸剎利非輪王者。大粟散等。皆名小王。或作彼王。處於眾會。化彼眷屬。或現諸身。在彼眾中。說法教化。故云處等也。或處剎利婆羅門等者。此舉四種族姓也。西域記云。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羅門。淨行也。守道居貧。潔白其操。二曰剎帝利。王種也。舊云。剎利。畧也。後人訛也。奕世君臨。仁恕為志。三曰吠奢。舊云毘舍。訛也。商貨也。貨遷有無。逐利遠近。四曰戌陁羅。農人也。舊云首陁。訛也。肆力疇壠勤身稼穡。凡玆四姓。清濁殊流。婚取通親。飛伏異路。內外宗枝。姻媾不雜。婦人一娉終無再醮。自餘雜姓。寔繁種族。各隨類聚。難以詳載。君王奕世。唯剎帝利。餘文可知。乃至示現入於涅槃者。後明歸真益物也。如我佛涅槃時。以佛神力。出聲暜告。今日如來欲入涅槃。若有疑者。今悉可問。為最後問。即於晨朝。面門放於種種色光。暜炤世界。遇斯光者。罪垢消滅。有聞聲者。舉聲悲哀。嗚呼慈父。苦哉痛哉。舉手拍頭。搥胸號喚。大地山河。皆悉震動。天人大眾。皆來集會。娑羅林間。禮佛悶絕。徧體血現。如波羅奢花。爾時世尊。出八種聲。暜告大眾。莫大號哭。猶如嬰兒。各相裁抑。勿自亂心。即為說法。我今於此。顯難思議現方便力。入大涅槃。示同世法。欲令眾生。知身如電。生戀慕善。生死瀑河。漂流速疾。諸行輪轉。法應如是。汝等當知。此大涅槃。乃是諸佛金剛寶藏。常樂我淨。周圓無缺。諸佛於此而般涅槃。最後究竟。理極無遺。諸佛於此。放捨身命。故名涅槃。如是為說畧教誡已。告語阿難。說茶毘法已。以金手卻僧伽梨顯出紫磨黃金師子之臆。上升虛空七多羅樹三十四返。告諸大眾。我欲涅槃。汝等湥心。看我金剛堅固不壞紫磨黃金無畏色身。如優曇蕐。難可值遇。大眾應當。湥心聸仰。我涅槃後。應疾修有。早出三有勿復懈怠。散心放逸。說是語已。出入諸禪。三返示誨已。於七寶床。右脅而臥。頭北足南。面西背東。即於中夜。入第四禪。寂然無聲。入於涅槃。佛涅槃已。時娑羅雙樹。東西二雙。合為一樹。南北二雙。亦合為一樹。垂覆寶床。葢如來身。自然變白。枝莖皮榦。自然爆裂摧折無餘。是時大地諸出。悉皆崩裂。大海涌沸。江河枯竭。日月無光。黑風鼓怒。吹扇砂塵。諸樹草木。摧碎墮地。皆各有聲。歎佛入滅。世無依怙。諸天哀慟。震大千界。哀哉哀哉。奈何奈何。何期今日。人天之師。為事究竟。無能畱者。於是阿難悶絕。(這-言+嶁-山)逗慰喻。水灑乃蘇。人天悶絕。皆大號哭。不能自制。各各相抑。互相勸喻。然後各辦廣大供養。依法茶毘。如轉輪王法。千纏身。灌諸香油。多積香木。然後火焚而燒之。收拾遺形。起塔安置等。廣如經說。
*二辨能學。
如是一切。我皆隨學。
*二例一切。
如今世尊毗盧遮那如是。盡灋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如是。於念念中。我皆隨學。
*三總結無盡。
如是虚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學。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猒。
*第九恆順眾生(三) 。一牒名。
復次善男子。言恒順眾生者。
疏 謂隨順眾生種種根性。饒益成就。即利他行。
鈔 佛言隨學生云恆順者。諸佛因果之行。可宗可慕。順於真理。故須運心倣學。眾生善惡之行。不離迷心。粗獷乖道。非可軌持等。故不言學。然不壞假名。不滅假相。法無自性。一切皆如。常以同體大悲。融通物我。故云恆順。如何順耶。先釋不順。反明順義。若見眾生是定有。定有則體異真性。則阻隔難化。故名非順也。若見眾生是定無。定無即斷滅。斷滅亦異真性。還成阻隔。亦非順也。今以暜賢行願力故。暜見眾生。無非性之緣起。既託真性而現。故無自體。既云現也。則幻相歷然。非斷非滅。如鏡現面像。但云面無骨肉之自體。豈不現面像耶。如此暜見眾生。是為恆順也。故緣起章。以暜賢行。入佛界眾生界門中云。由眾生寂滅。本來自盡時。即是法身界。法身隨緣成有時。即眾生界。今以寂滅非無之眾生。恆不異真而成立。又以隨緣非有之法身。恆不異事而顯現是故菩薩入眾生界時。即是入佛界。入佛界時。即是入眾生界也。問義理既爾。何得復云眾生乖道。非可學耶。荅。眾生雖舉體全真。且不如是知。乖背此理。所作顛倒。不可倣學故緣起章。約眾生門中所見佛及眾生。皆是生滅善惡境界。良以情計不破。故所見佛。亦同情計。當知眾生所見。未曾有一佛清淨解脫者。是故識倒佛亦倒。情迷佛亦迷。故此云不可學也。問。既爾。何必隨順耶。荅。如有賢人。具足信義忠孝。忽然夢見殺害父母。造諸非法。眾人聞已。豈以夢造非法而弃之耶。然雖不可弃。豈可復欲倣其夢事造非法耶。若有弃者效者。二皆癡狂。是知學眾生迷心之行者。或隔眾生。全云是妄者。二亦皆癡狂。所以不可學。但言順也。然雖不學。必須曠蕩虛心。物我無二。自覺真性。凡聖不差。上合十方如來。下合六道含識。如斯見解。如是用心。方名暜賢行願。故前門令合諸佛。此門令合眾生也。玅哉必爾。智者詳焉。謂隨順至他行者。順種類根性者。則不壞隨緣假相。饒益成就者。則順理觀之。令其稱真。一一離也。如下文中。為作光明。貧得伏藏等。此義類例。如下七種代眾生苦中六七二義。利他行也。故前隨佛學中標云。自利也。亦可前智。此悲也。
*二釋相(二) 。一正朙。
謂盡灋界。虚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或有依於地水火風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種種生類。種種色身。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種種族類。種種名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種種意行。種種威儀。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於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闇夜中為作光朙。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
疏 謂盡下。所順眾生。如是等類下。正朙隨順。四生九類。義見暜救夜神。
鈔 乃至下。攝所餘類中。言天龍等者。具如經末所明。有色無色下。後明餘五。義如下辨。後會釋疏意。疏四生至夜神者。四生。即卵胎溼化。更加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等都成九類也。暜救夜神。即前寄十地中之善友也。具足應言暜救眾生玅德主夜神。住菩提場。寄燄慧地。得菩薩暜現一切世間調伏眾生解脫門。彼亦有九類之文。隨順而轉者。隨如上彼彼眾生。生起觀智。故云轉也。言如敬父母者。如本生心地觀中說。父有慈恩。母有悲恩。長養之恩。彌於暜天。憐愍之德。廣大無比。世間所高。莫過山岳。悲母之恩。踰於須彌。世間之重。大地為先。悲母之恩。亦過於彼。若背恩不順。令其怨念。父母發惡。子即隨墮。世間之疾。莫過猛風。怨念之徵復過於彼。以百千種上玅供具。供養一百五通神仙。一百淨行。一百善友。不如以微少物。供養父母。挍量其福。不可為比。如須闍提太子。自割身肉。供養父母。行菩薩道。涅槃亦云。供養父母。得無量福。廣如經說。言如奉師長者。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善友。生我法身。皆由師長。乃至教誨引導。直至菩提。阿羅漢者梵語。翻就唐言。有其數義。今取三義。真諦三藏解云。阿羅漢者。此云不生。謂不於三界煩惱之中。更受生死之報。故云不生。二名應教。謂自學已滿。將已所證。堪應教人。故名應教。三名應供。善見律云。是人智斷具足。是勝福田。堪銷物供。能生大利。故名應供。具此等義。故以名焉。今言恆順。還同於此也。如來可知。但以暜賢行願之力。令觀行徧法界。於如上種類眾生中。念念如此。以彼彼眾生有解會者。自霑如上之益。言平等者。稱性暜觀暜益也。
*二徵釋(二) 。一令佛喜。
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疏 徵意云。但應順佛。何要順生。釋意云。若順眾生。則為順佛。若不順生。佛不歡喜。
鈔 順生則為順佛者。此文既畧。更以海印之喻以明。如香水海澄渟。須彌日月。四天下中種種眾生。種種國土。居處屋宅。皆於中現。若執此像是有命之眾生。有質之世界。是乖像也。非唯乖像。乖海也。必須定知此像。一一具鹹溼之體。及不宿死屍等十種之德。(蕐嚴經三十九卷。說海有十德。以況十地。)始名順像。既順相也。始得名為順海。海即如來。像即眾生。餘義昭然可見。故出現品云。佛子。譬如大海。暜能印現四天下中一切眾生色身形像。是故共說以為大海。諸佛菩提。亦復如是。暜現一切眾生心念根性欲樂而無所現。是故經云。順生即是順佛。乃至尊重承事歡喜等。是故說名諸佛菩提也。
*二增大悲(二)。一徵意云。生佛懸隔。何以順生。諸佛歡喜。二釋意云。佛以大悲而為體性。若不順生。不合佛體。
鈔 大悲而為體性者。諸佛從因至果。所作無不為生。大悲般若。常相輔翼。方名無住涅槃。故悲是體也。
*文(三)。一法說。
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疏 即標示同體大悲。
鈔 因於眾生至成等正覺者。大悲欲化眾生須學伏生之智。智既圓矣。自名成佛。而菩提心。必具大悲大願大智等也。所以言。諸佛如來以大悲而為體也。謂佛暜賢攝化門中。暜解一切。彌綸而不漏。稱之為大。見諸眾生恆處生死。五趣輪迴。造眾惡因。受諸苦楚。如來愍傷。湥加惻愴。是故名悲也。即世間之悲。不得名大。出世之悲。方名為大。出世中。二乘之悲不名為大。佛菩薩悲。方名為大也。謂此大悲。是眾行之首也。故理趣六波羅密經云。佛告慈氏。菩薩摩訶薩修行靜慮波羅密多。應當修習大悲無量。謂此大悲。於諸善業而為導首。譬如命根。於出入息而為其先。輪王七寶為先。大乘萬行。大悲為先。譬如長者。唯有一子。父母憐念。徹於骨髓。菩薩大悲。亦復如是。於諸有情。住於極愛一子之地。又此大悲。能作方便。成辦一切助菩提法故。又此大悲。能悟無師自然智故。又此大悲。能除一切自心熱惱。隨順有情為饒益故。是故如來。以此為體也。初標指經文中。疏同體大悲者。如向所引海中萬像。與海同體。佛菩提中眾生。與菩提同體。法喻僃矣。
疏 故出現品云。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暜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暜見一切眾生入涅槃。皆同一性。以了眾生皆無性故。大悲相續。救護一切。
鈔 二引教證成。出現品云至一切者。此但以佛為門。故云於其身中。若以眾生為門。即佛於眾生中成。故出現品次下云。菩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如自心。一切眾生心。亦復如是。悉有如來成等正覺。廣大周徧。無有休息。更引此文對前者。以此門意明生佛交徹。故大悲相續。救護一切也。
*二喻朙。
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蕐果。悉皆繁茂。
疏 生死懸絕迥無所依。名為曠野。不生善根。喻以沙磧。佛菩提法如大樹王。智慧禪定。猶如枝葉。菩薩依學。況之以蕐。諸佛證此。目之為果。一切眾生以為其根。以大慈悲而為其水。水滋樹根。蕐果繁茂。悲念萬類。成佛果因。合文僃矣。
鈔 從喻至法。委細推之者。應當先須分明見曠野中之樹身。就樹根而灌水。先須分明悟生死中之覺體。就覺心而起悲。若不見樹也。徧曠野而虛灌。但益疲勞。畢竟不生蕐果。若不悟覺體也。徧生死而起悲。但益愛見。畢竟不證菩提。或見樹根而不灌。亦蕐果不生。或悟覺體而不修。亦菩提不證。勉旃求悟。不得徒自勞形。努力修行。不得撥無因果。斯文圓玅。諦而思之。
*三法合。
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蕐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蕐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
疏 文四。一正合法。畧不合枝葉。二何以故下。重徵釋。三是故下。反結成。四善男子下。結示令知。
鈔 經云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者。一切諸佛。無不從迷而悟。從妄而真。淨名經云。煩惱即菩提。又云。諸佛解脫。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法句經云。塵勞諸佛種也。重徵釋者。徵意云。何以益生。而成佛菩提智。豈不似與他飲食。而自己空口飽耶。無此理也。荅意難見。畧更分別。如何難見。以前文云。大悲益生。成就佛智。此還云。大悲益生成就菩提。但以結前義。不似通難。今此再出經意。令其顯然。經意通云。夫智慧圓滿成就者。必須自他無異。物我同如。見一切眾生。皆是我覺心所現。故益他即是益我。生圓我智方圓。故卻牒前語。生起義勢云。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即能成就阿耨菩提故也。更詳連次下兩節經文。斯意轉顯也。上釋同體之文。雖具明此義。緣要出此節經意。須更用之。言阿耨多羅者。此云無上也。言三者。此云正。對邪立名。所言藐者。此云等。齊等義故。文言三者。此亦云正。圓滿義故。言菩提者。此云覺。可貫上四處。應云無上覺。正覺。等覺。正覺。竝有所簡。所言正覺者。簡凡夫外道。彼邪覺故。言等覺者。簡二乘聖者。彼偏覺生空故。又云正覺者。簡十地聖人。分覺二空。非正滿覺故。初言無上覺者。增勝而言。偏在法身。若通相論三身如來竝無上覺故。具上四義。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也。是故至正覺者。意明菩提屬於眾生傷念滿權教執文字之流。皆譏頓宗。云是佛境界。何關汝事。苦哉苦哉。今釋此一節。有二義。一對緣釋。二觀心釋。對緣者。如前文云。因於眾生而起大悲乃至成正覺等。二觀心者。自有二意。一攀緣妄想。即是眾生。妄起即不覺。覺即無妄。合於本覺名為成佛。二思惟觀察法義。此心念念生起亦是眾生。必因此心念念推察。方見正理。成智方證菩提。故云爾也。
*三總結無盡。
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虚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猒。
*第十暜皆迴向(三) 。一牒名。
復次善男子。言暜皆迴向者。
疏 迴謂迴轉。向謂趣向。迴已修善。向於三處。謂實際。菩提。及與眾生。除陝劣障。生廣大善。
鈔 迴已修善。至及與眾生者。然隨所向。義有眾多。以類通收。不出此三處也。或開為十。一迴自向他。二迴少向多。三迴自因行向他因行。四迴因向果。五迴劣向勝。六迴比向證。七迴事向理。八迴行布行向圓融行。九迴世間向出世間。十迴順理事。向理所成事。十中初三眾生。次三及第九菩提。七八實際。第十通三。雖然開為十。又合為二。謂隨相。離相。眾生菩提隨相。實際離相。或眾生隨相。菩提離相。實際非隨非離。然雖開合多端。此二闕一不可。故光明覺品云。若於一切智。發生迴向心。隨相也。見心無所生。離相也當獲大名稱。迴向也。若闕隨相。則墮二乘。若闕離相。則墮凡夫。隨相護二乘。離相護煩惱。除陝劣障成廣大善者。顯益及所為也。心不迴向即為陝劣。以迴向心。一毫之善。皆徧法界。故云廣大。如迴聲入角則遠聞。
*二釋相(二) 。一朙所迴善根。
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
疏 即前九門也。
*二正朙迴向。此中正朙迴向眾生。令成菩提。即向菩提。盡於法界。義同實際所以要此三者。凡是菩薩。必大悲下化。大智上求。而離眾生及菩提相又此三者。其必相資。一即具三。方成其一。謂證實相須向眾生。以化眾生成其自利斷障證真故。亦向菩提。速證菩提具一切智。斷於二障。方窮實際故。餘二準思。更以類取畧有十意。謂依三法故。滅三道故。淨三聚故。顯三佛性故。成三寶。會三身。具三德。得三菩提。證三涅槃。安住三種秘密藏故。言三法者。即體相用。亦三般若。謂向實際者。依於體法。向菩提者。依於相法。向眾生者。依於用法。餘九三法。次第準知。
鈔 言三般若者。謂真性般若。觀炤般若。資成般若。此三名。五般若中。真性即實相觀炤名同。資成即攝境界眷屬文字等三般若。開即為五。合即成三。後釋餘九三法。次第準知者。即準初三。配向實際菩提眾生也。謂二云滅三道故者。見實際。方能滅苦。炤煩惱空。即得菩提。回結縛業。為利生業等。三淨三聚者。謂向實際故律儀離過。向菩提故。廣攝眾善。向眾生故。即是饒益有情也。四顯三佛性者。謂向實際。正因。向菩提了因。向眾生者。即是緣因。五成三寶者。向實際成法寶。向菩提成佛寶。向眾生成同體僧寶。六會三身者。謂法報化。七具三德者。謂向實際成斷德。向菩提成智德。向眾生成恩德。八得三菩提者。謂向實際得實相菩提。向菩提得實智菩提。向眾生得方便菩提。菩提樹下示成佛故。九證三涅槃者。謂性淨涅槃。圓淨涅槃。方便淨涅槃。薪盡火滅是也。十安住三種秘密藏者。由向實際。則住法身。佛以法為身。清淨如虛空故。由向菩提。能成般若。菩提明鑒。居然炤極故。由向眾生。能成解脫。自既無縛。令他解縛。隨機應現。亦無礙解脫也。又此十內。舉一為首。展轉相由也。
*文二。一願離苦成善。乃至涅槃。
皆悉迴向盡灋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灋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
鈔 皆悉迴向至涅槃正路等者。既暜法界一時皆願。則橫徧十方也。言常得等者。則豎窮三際也。
*二發心代苦。
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
疏 苦由業生。何能代之。畧有七意。一起悲意樂。自居凡境。事未必能。二修諸苦行。後能與物為增上緣。即名為代。三畱惑潤生。受有苦身。為物說法。令不造惡。因亡果喪。即名為代。四若見眾生造無間業。當受大苦。無異方便要須斷命。自墮地獄。令彼脫苦。即名為代。五由初發心。常處惡趣。乃至饑世身為大魚。即名為代。六大願與苦。皆同真性。今以即真之大願。潛至即真之苦。七法界為身。自他無異。眾生受苦。即是菩薩。上七義中。初唯意樂。次二為緣。次二實代。後二理觀。然約有緣。方能代爾。
鈔 然約有緣下。通伏難。為有問云。若依四五二義。應能暜代。何故猶有眾生受苦耶。故此荅云。然約有緣。方能代爾。準大經鈔。更有二意。一業有定不定故。不定則可代。二若受苦有益。菩薩令受。方能究竟得離故。如父母教子。付嚴師令治。如是密意。非凡小能知也。
*三總結無盡。
菩薩如是所修迴向。虚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迴向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猒。
*四結益令知。
善男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大願具足圓滿。若諸菩薩於此大願隨順趣入。則能成熟一切眾生。則能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能成滿暜賢菩薩諸行願海。是故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知。
疏 大科初正示暜因四科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