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之十七 普賢行願品別行幷序

*將釋此經。大分四段。第一總標大部名意。第二歸敬請加。第三開章釋文。第四慶讚迴向。初中又四。第一通敘法界為佛法大宗。第二大方廣佛蕐嚴經者下。別歎此經以申旨趣。第三然玄籍百千下。教起由致。慶遇希奇。第四大方廣者下。畧釋總題。令知綱要。最初便敘法界者。以是此經之所宗故。又是諸經之通體故。又是諸法之通依故。一切眾生迷悟本故。一切諸佛所證窮故。諸菩薩。行自此生故。故初頓說。不同諸家有漸次也 。謂權實不同。隨宗異故。文中有三。一約法以朙。二約人以顯。三法喻結歎。今初。

疏 序曰。大哉真界。萬法資始。包空有而絕相。入言象而無迹。玅有得之而不有。真空得之而不空。生滅得之而真常。緣起得之而交暎。

鈔 文二。初一句總標體性。二別明體相。今初大哉真界者。兼下句。借周易乾卦文勢用之。彼彖辭云。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謂乾卦有四德。即元亨利貞。以乾是卦名。元是卦德。以是其首德。故連乾稱之。云大哉乾元者。陽氣昊大。乾體廣遠。又以元大始生萬物。故云大哉。萬物資始。乾元稱廣大之義者。以萬象之物。皆資乾元而得生始。所以得稱廣大。乃統天者。以其至徤而為物始。以此能統領於天也。天是有形之物。以其至徤。能總統有形。是乾元之德也。今此則借初二句文勢。而所宗不同。彼指乾元。此明真界。彼指萬物。不過天地之內。此言萬法。總該世出世間。故不同也。言大哉者。是發語之端。仰歎之詞也。真界者。即真如法界。法界類雖多種。統而示之。但唯一真法界。即諸佛眾生本源清淨心也。故下立宗云。統唯一真法界。即是一心。又起信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即攝一切世出世間法。權教以八識為心。一向有為生滅。不得為體。今明一法界心。準起信論。於此一心。方開真如生滅二門。此明心。即一真法界。故此總標為體性也。兩宗心義。下當廣明。

鈔 萬法資始下。二別明體相也。於中三。一明為諸法本。二明包遍離情。三明玅用自在。今初。資者。假籍之義。無有一法不是本心所現。無有一法不是真界緣起。無有一法先於法界。由是萬法資假真界而得初始生起也。然一法界心成諸法者。總有二門。一性起門。二緣起門。關鍵中。約親疎也。性起者。性即上句真界。起。即下句萬法。謂法界性。全體起為一切諸法也。法。相宗說。真如一向凝然不變。故無性起義。此宗所說真性。湛然靈明。全體即用。故法爾常為萬法。法爾常自寂然。寂然是全萬法之寂然。故不同虛空斷空頑凝而已。萬法是全寂然之萬法。故不同遍計倒見定相之物。擁隔質礙。既世出世間一切諸法。全是性起。則性外更無別法。所以諸佛與眾生交徹。淨土與穢土融通。法法皆彼此互收。塵塵悉包含世界。相即相入。無礙鎔融。具十玄門。重重無盡。良由全是性起也。縱諸緣互相資發。就此門中。緣起亦成性起。約此義故。諸佛常暜遍一一塵中說蕐嚴法界。永無休息。故晉經有性起品也。二緣起門有二。一染緣起。二淨緣起。染者。謂諸眾生中雖全有如上真性。及性所起過塵沙之善法。良由迷之。不自證得。便顛倒遍計。別執過塵沙之惡法。故云染緣也。釋此便為二門。一無始根本。二展轉枝末。根本者。謂獨頭無明也。言獨頭者。迷本無因。橫從空起。不同餘法展轉相因。此復有二。一迷真。二執妄。迷真者。不識自體法身真智。故十地品云。於第一義諦不了。故曰無明執妄者。即不識本自身心。即法爾自然別執妄心。及ㄧ切質礙諸法也。故圓覺經云。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故名無明也。二展轉枝末者。有三種。一由前獨頭無明故。起種種煩惱。二由煩惱故。造種種業。三由業成故。受六道種種生死諸苦果。故佛名經云。獨頭無明為煩惱種。又云。此三障者。更相由藉。因煩惱故。以起惡業。惡業因緣。故得苦果。一從無明起煩惱者。唯說煩惱麤相。即貪瞋癡。謂既妄認四大五蘊為自身心。即自然貪一切榮樂之事。欲以潤之。瞋一切違情之境。恐損害之。愚癡之情。種種計挍。如上煩惱。皆由執妄而起也。二從煩惱造業者。既貪瞋猛盛。即造十惡等業。或貪來生富樂之報。造諸善業或厭下苦麤障。欣上淨玅離。修四禪八定不動業。由迷第一義故。善。惡。不動。俱是有漏染業也。三從業受報者。然聲響形影之報。纖毫不差。由前惡業成。則有地獄餓鬼畜生種種苦報。由前善業成。則有四洲及六欲天等種種樂報。由前不動業成。則有色界四禪。無色四空等種種差別之報。所受苦樂之身。是別業正報。所居勝劣器界。是共業依報。既未返本還源。竝非究竟。由是三界五道。玅高鐵圍。四海七金。日月水陸。山河大地。萬象森羅。丘陵坑坎。雜穢充滿。十方各各差別。乃至三千大千世界。如是無量無邊品類。有情。即生老病死。器界。即成住壞空。劫劫生生。遷流不絕。皆是染緣起也。故大經云。心如工畵師。能畵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又不增不減經云。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勝鬘經云。不染而染。起信論云。無明熏真如。成諸染法等。二淨緣起者。亦有二義。一分淨。二圓淨。分淨有三。一聲聞。二緣覺。三權教六度菩薩。且聲聞者。謂有眾生。聞小乘教。知前三界不安。皆如火宅。厭患心生。欲求出離。修五停心觀七方便等。斷四諦下分別煩惱。得初果。進修漸斷俱生煩惱。乃至證阿羅漢果。即四果四向是也。緣覺者。亦由知前三界過患。根性猛利。遇緣見性。成辟支佛。於中有麟角部行之異。然上二乘。唯除我執。未除法執。唯斷煩惱障。未斷所知障。唯證生空。未證法空。故云分淨。權教菩薩等者。聞定五種性。定三乘教。信唯識理。不執我法。發三心四願。修六度萬行。斷二障。證二空。即三賢十聖。若身若智及諸功德。并所居國土也。言分淨者。以未聞圓頓實教。但守所習權宗。權宗畢竟無有實果。故出現品云。假使有諸菩薩。於百千億那由他劫。具修六波羅密。及三十七菩提分法。若未聞此不思議大威德法門。或時聞已。不信不順。不悟不入。不得名為真實菩薩。即知若守權宗。定無稱性究竟之果也。良由但云聖淨凡不淨。斷障後方淨。未斷時不淨。穢土不淨。別有淨土等。故云分淨。權實兩宗不同。如大疏玄談中廣辨也。二圓淨者。亦有二門。一頓悟。二漸修。頓悟者。翻前根本無明也。謂有圓機。聞此圓教。知一切眾生皆如來藏。無別八識生滅之種。煩惱生死。即是菩提涅槃。一切國土。染相本空。無非淨土。初發心時。便成阿耨菩提。見一切眾生。皆亦如是。故出現品云。菩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如自心。一切眾心。亦復如是。準此義故。即頓悟時。徹於法界。若自若他。唯見清淨。不見更有染法也。既不迷真執妄。故云翻前無明。漸修者。謂雖圓頓悟解。而多劫已成顛倒妄執。習已性成。難為頓盡。故須背習修行。契合本性。此復有二。一離過。二成德。離過者。翻前展轉枝末三障也。既自識真淨法身。靈鑒真心。即不妄認四大緣慮之軀。本因煩惱而為此身。既不認此身。即貪瞋自息。貪瞋既息。即不造業。既無有業。即無三界六道苦樂之報。故云離過也。言成德者。既無障惱。則一向稱性修行。顯發性上塵沙功德玅用。然非謂先離過盡。然後成德。即心境離過之時。即稱性念念圓修萬行。念念圓成萬德。故雖初發心。便同正覺。而不礙行布。行位歷然。然且行行交參。位位融攝。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斷障。即與一切眾生同體暜斷。成佛。即與一切眾生同體暜成。故出現品云。如來成正覺時。暜見一切眾生成正覺。暜見一切眾生般涅槃。即此圓教中四十二位。若賢若聖。若心若境。若依若正。若人若法。竝是圓淨緣起之法也。言緣起者。由本因中聞圓教。信圓法。發圓解。起圓行。圓除諸障。圓證法界。既藉此諸緣修證。故言緣起。證時即見凡聖皆然。故言圓淨。故大經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蕐經云。佛種從緣起。起信論云。真如熏無明。成諸淨法。統而言之。則淨緣起門。翻前染緣起門。以合前性起門也。然此蕐嚴圓宗。具別教一乘。同教一乘二義。上性起門。即別教義。迥異諸教故。上緣起門。即同教義。暜攝諸教故。大疏玄談。全揀全收。全揀諸宗。即別教性起義。全收諸宗。即同教緣起義。然約機約法。故開二門。既入法融通。二亦交徹。二門不二。統為蕐嚴圓宗所顯真界生起萬法之義門也。

鈔 二明包遍離情者。包空有而絕相。入言象而無迹。上句包含所詮法。下句遍能詮教。言包空有者。謂性無一物。即名包空。而靈心不昧。即絕空相。性具萬德。即名包有。德皆是性。即絕有相。如瑩淨明鏡。空無一物。是名含空。而明鑒朗徹。故絕空相。明鏡本具能現眾像之德。是名包有。能現即是明鏡。故絕有相。以喻對法。義自分明。問。文云絕相者。為絕空有之相。為絕真界之相。荅。相之極也。極於空有。但於真界而絕空有之相。即真界當體便是絕相也。言入言象而無迹者。此明真性不離言教之中。然且絕蹤迹也。如水遍入諸波。無別水相。不同人入屋中。別有人相。故曉公起信疏序云。玄之又玄。豈出萬象之表。寂之又寂。猶在百家之談。此證入言象也。非象表也。大經云。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遍入也)。亦無形相而可得(無迹也)。

鈔 三玅用自在者。玅有至交暎是。玅有得之而不有。真空得之而不空者。不見真界之人。聞說三乘因果。則起心取相而求。聞說諸法皆空。則不喜化生嚴土。若得真界。即知一切皆同真界。不空不有也。於有處見之。(之字。指於真界。) 有則與之不異。故有即不有。於空處見之。空則與之不異。故空即不空。不空故。自然不失修行。不有故。自然不取於相也。生滅得之而真常者。生滅之法。不出遍計所執。及依他緣起。若得真界。即知遍計。如繩上蛇。本無所有。全是麻繩。既無法可生可滅。但是圓成真常也。依他無性。攬緣而起。故即生無生。即滅無滅。如繩無自性。全是於麻。故依他即圓成真常也。況三性皆無性。但是法界。真常居然可見。然此宗云依他。不唯依眾緣之他。全依真界而起為依他也。設假因緣。因緣亦依真界。故關鍵中說法界起諸法時。有性起門。及緣起門。言緣起得之而交暎者。先約義。緣起相由。後約法也。塵沙法數。無非法界緣起。故緣起之法。皆含寂照。如覩一塵。既全是法界。即寂照具足。如鏡明而復淨。故能現多鏡入已一中。此一鏡又入多鏡之內。交相暎入。一鏡既爾。餘鏡皆然。一塵既同法界。寂而又照。故能含一切法入已一中。此一塵又入一切法中。交相暎入。一塵既爾。一切皆然。重重交暎而無盡也。皆由真界故爾。 一約法以明竟。

*第二約人以顯。文中二。初約佛顯。後約王顯。今初。

疏 我佛得之。玅踐真覺。廓淨塵習。寂寥於萬化之域。動用於一虛之中。融身剎以相含。流聲光以遐燭。

鈔 文三。一智德。二斷德。三恩德。今初。玅踐真覺者。踐謂履踐。真覺。即清淨本覺。故玅嚴品云。已踐如來暜光明地。彼歎菩薩履踐佛境。今明如來履踐淨覺。湥淺不同。但引之以證踐字。依起信論。覺有三種。一者本覺。二者始覺。三者究竟覺。是究竟覺。故名真覺。見始本異。不名玅踐。達無二故。方名玅踐。眾生不悟真界。履踐六塵五欲。如來契合本源。故踐真覺。成聖德也。佛是覺者。即指於人。真覺是所踐之覺。即指於法。若以人契法。能所不忘。雖踐不名為玅。今得真界融之。能所契合。故玅踐。

鈔 二斷德者。廓淨塵習。即障無不寂也。廓謂空廓。淨謂清淨。塵謂障垢。即煩惱所知二障也。然二障從麤至細有三。一現行。二種子。三習氣。習氣微細難除。尚皆廓淨。況種現耶。大疏云。蕩無纖塵。

鈔 三恩德。寂寥至遐燭。寂寥於萬化之域。動用於一虛之中者。上句用而常寂。下句寂而常用。寂者無聲。寥者無色。萬化者。即一切法從緣假有。如幻化也。域者。疆域。一虛者。即一真虛寂也。融身剎以相含者。依正無礙也。然依正交徹。義有六句。一依內現依。謂塵含世界。現相品云。佛剎微塵數。如是諸剎上。能於一念中。一一塵中現也。二正內現正。謂毛孔中現佛。經云。如來於一毛孔中。一切剎塵諸佛坐。菩薩眾會共圍繞。演說暜賢之勝行也。三正內現依。謂毛孔中現剎。僧祇品云。於一微細毛孔中。不可說剎次第入。毛孔能受彼諸剎。諸剎不能遍毛孔。四依內現正。謂塵中現佛。下文云。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湥信諸佛皆充滿。五依內現依正。謂塵中現佛身及剎。經云。一一塵中無盡身。復現種種莊嚴剎。六正內現依正。謂毛孔中現全佛身及剎。經云。一毛孔內難思剎。等微塵數種種住。一一皆有遍炤尊。在眾會中宣玅法。五六二句。具彰相即相入。方成融身剎也。言相含者。以稱性故。隨舉其一。必全收一切也。

鈔 流聲光以遐燭者。即流布聲教之光也。故十地論。有教光智光也。亦可聲是聲教。光是光明。故大經云。佛放光明遍世間。炤耀十方諸國土。演不思議廣大法。永破眾生癡惑闇。遐者。遠也。燭者。炤也。十方剎土。機感即聞。不局三千界內。故云遐燭也。

*第二約王顯。

疏 我皇得之。靈鑒虛極。保合大和。聖文掩於百王。淳風吹於萬國。敷玄化以覺夢。垂天真以性情。

鈔 當時即德宗皇帝。靈鑒虛極者。謂英靈鑒達。虛無太極之道也。靈鑒。智也。虛極。理也。保合大和者。周易乾卦彖辭云。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謂無為而化。上順於天。下合於人。故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既德合天地。中應人倫。反朴還淳。三才一貫。為大和也。和為大樂。故禮記云。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論語云。用和為貴。以禮節之。意取禮樂僃也。聖文掩於百王者。約時豎論。德超三古也。上古三皇。中古五帝。下古三王。文謂經綸天地。故周易云。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君臣父子。尊卑上下。謂之人文。此則德宗聖文明著也。淳風吹於萬國者。約處橫說。道貫萬邦也。謂淳朴之風。萬國遍布。如春風一舉。百卉芳菲。故有詩云。唯有春風無厚薄。貧家桃李也成陰。言敷玄化以覺夢者。謂敷暢玄玅佛法風化教令。警覺眾生無明大夢。故大經云。譬如闇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即令悟真性。永斷無明也。言垂天真以性情者。禮記云。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物而動。性之欲也。欲即情欲。若以情情於性。性則妄動為情。若以性性於情。情則真靜為性。今垂無為之化。令息妄動之欲情。合於天真之靜性也。 二約人以顯竟。

*三法喻結歎。

疏 是知不有太虛。曷展無涯之炤。不有真界。豈淨等空之心。

鈔 喻中。空無日而不顯。(如黑月夜行。不敢動步。及乎日出。方知本空。)日無空而不舒。(若遇日有物遮障。日即不舒。要得空無雲翳。日始還炤。)故空日互相假也。理實日炤亦有分量。但取人間目覩不及。故曰無涯。大經云。譬如孟夏月。空淨無雲翳。赫日揚光輝。十方靡不炤。法中。真界與等空之心亦然。若無真界。何以展心智。若無心智。何以緣真界。三昧經云。等空不動智也。三法喻結歎竟。 已上第一通敘法界為佛法大宗竟。

*第二別歎此經以申旨趣。文中三。一標歎。二釋歎。三結歎。今初。

疏 大方廣佛蕐嚴經者。即窮斯旨趣。盡其源流。故恢廓宏遠。包納冲邃。不可得而思議矣。

鈔 斯者。指如上融攝旨趣也。良由窮此融攝旨趣。故得恢廓宏遠等。恢廓。謂曠蕩義。宏遠。則周遍義。包納。則含容義。即當法界觀中第三周遍含容觀也。冲謂冲湥。邃謂幽邃。即遍容二門。皆稱理湥邃難見也。不可得而思議者。謂理湥事廣。俱不思議。況一多即入。故宜詞喪慮絕。故龍樹菩薩判維摩經為小不思議經。(芥納須彌。毛吞巨海。)指蕐嚴經為大不思議經。(塵含法界。念攝僧祇。)此有四義。下解品題中當廣明之。

*第二釋歎。文中有六。一本源湥玅。二成益頓超。三詮旨圓融。四說儀湥奧。五約器。朙非器不測。六指例。顯當機益湥。今初。

疏 指其源也。情塵有經。智海無外。妄惑非取。重玄不空。四句之火莫焚。萬化之門皆入。冥二際而不一。動千變而非多。事理交徹而雙亡。以性融相而無盡。若秦鏡之互炤。猶帝珠之相含。重重交光。歷歷齊現。

鈔 文三。一標指其源。二正明湥玅。三喻結難思。今初。謂欲明功用。故先標源也。二正明湥玅。文中有六。一融情智。二融真妄。三顯四句百非。四泯真俗一多。五融拂事理。六融攝事相。

鈔 今初。情塵有經。智海無外。經有二義。一約喻。二約法。喻即塵含大千經卷。如情念含圓明大智。文在出現品。如下具引。還源觀中釋云。塵即眾生妄念。經即大智圓明。智體既其無邊。故曰量同千界。二約法者。即經是常義。明情塵生滅之念。智推體即真常。故次句云。智海無外。若情塵非常者。即智海有外也。以外有情塵故。既外無情塵。故知情即常也。然迷悟更依。真妄相待。若求真去妄。如弃影勞形。若體妄即真。似處陰而影滅也。

鈔 二融真妄。妄惑非取重玄不空者。然惑與取。葢一義耳。今以稱性融通。惑乃非取。故科云。融真妄也。重玄不空者。文勢用老經。經云。玄之又玄。故云重玄。彼意以虛無自然為玄玅。恐滯情於此。遂拂迹云。又玄。若佛法中意。以空空為重玄。即空病亦空也。今意云。即於空空。便具恆沙德用。故云不空。大疏云。萬德有非有。一源空不空。如海對虛明。天地同一色。此則空有交暎也。

鈔 三顯四句百非。四句之火莫焚。萬法之門皆入。四句者。謂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諸宗墮此。便成四謗。故大般若云。般若波羅密。猶如大火聚。四面不可取。取即被燒。墮即成謗。故須離之。法中離四句。今明圓教所宗。諸法本來離過。觸向成德。四皆法門。故云四句之火莫焚也。然成謗成門。四句不別。如何異耶。謂於四句中。執一斥餘。則句句皆病。(如四人各執一句。或一人先後歷四句義是也。)若四句存泯無礙。句句皆門。(一人一時而見四句也。)問。依於何法而說四句。荅。然所依法。謂真俗相對成四。即法法皆具四也。依真俗二諦明四句者。一真隨緣故有。二緣無性故無。三上二句俱存故。亦有亦無。四互奪俱泯故。非有非無。又不是有無。是真性故。又約教者。謂詮生死。則俗有真無。涅槃。則俗無真有。涅槃經云。空者。所謂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此上猶約諸法以說。若尅就真性。亦有四句。一性是有。知覺不昧故。二性是無。無相無名故。三際(去來今也)。三處(內外中間)。求不得故。三性亦有亦無。上二句同時故。四性非有非無。此有二意。一即由上二同時互相奪故。一時俱泯。二直指真性不是有無。但是真性也。言萬法之門皆入者。顯萬法也。萬者指於總數。其實該於一切。然一切法不出四句。諸宗以四句為謗。故一切皆非。所以每論玅理。皆云離四句。絕百非。離於謗也。今既四句成德。故萬法悉是玅門。曉公云。失意則所說皆非。得意則所說皆是。如見一塵。稱理推之。即悟性空。全體便見法界。故此一塵。即是入法界之門。一切皆爾也。

鈔 四泯真俗一多。冥二際而不一。動千變而非多。言二際者。謂真俗二諦。及生死涅槃。乃至諸佛眾生。相待之法。皆是二際也。今且約二諦明之。真隨緣即俗。俗無性即真。故云冥也。二既冥合。即應是一。以互奪故。離名數故。故亦非一。大經云。無中無有二。無二亦復無。三世一切空。是則諸佛法。仁王經云。於解常自一。(是遣二也。)於諦常自二。(是遣一也。)又二諦竝非雙。恆乖未曾各。一雙孤鴈。撲地高飛。兩隻鴛鴦。池邊獨立。動千變而非多者。泯一多也。謂變動差別之法。全同真性。性無分限。故不是多。然亦非一。已在上句。故但舉非多。而實一多皆泯也。又可兩句共成真俗一多。謂冥二際是真。不一是泯真也。動千變是俗。非多是泯俗也。又冥二際是一。言不一。即泯一也。動千變是多。言非多。即泯多也。據此後義。以真為一。以俗為多。不同十玄門中。一多俱取事法故。

鈔 五融拂事理。事理交徹而雙亡者。交徹即融。雙亡即拂。此經所詮之事。必全理之事。所詮之理。必全事之理。故言交徹。然由交徹同時。故互相奪。二俱亡也。理即事故。理已泯也。事即理故。事復亡也。

鈔 六融攝事相。以性融相而無盡者。謂一一事相。皆攝理性。由性融之。故能包一切。能遍一切。重重無盡也。以性融相者。明重重之所以也。此則十玄門德用所因中。第四法性融通門意也。謂若唯約理。則但一味。無別相入。若唯約事。則互相礙。不能相入。今約事理融通。故得有斯無礙也。謂不異理之一事全攝理性時。令彼不異理之多事。隨所依理。皆於一中現也。若一事攝理不盡。則理有分限失。若一事攝理盡。而多事不隨理現。則事在理外失。今既一事全攝理性。多事豈不於一中現。故經云。蕐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見四法界) 。寶光現佛如雲集。此是如來剎自在。言無盡者。正辨事事無礙。重重無盡。通十玄門故。此一句中。四字明所以。三字正辨重重也。大疏序云。理隨事變。則一多緣起之無邊。事得理融。則千差涉入而無礙。兩對皆上句明所以。下句正明事事無盡。又周遍含融觀中四句。一。一中一。二。一中一切。三。一切中一。四。一切中一切。

鈔 三喻結難思。若秦鏡至齊現者。鏡喻則兼前諸門交徹之意。以兩鏡相對。如事理二門。若取相入。展轉成多。則亦喻事事無礙也。珠喻則唯喻融攝無盡。言秦鏡者。秦朝有鏡。能炤人心。故朱鍠詩云。西國有秦鏡。其光世所希。炤人見肝膽。鑒物窮幽微。今意取文涉稽古。又取至極之明。故云秦鏡。謂兩鏡互炤。中置一燈。互相影入。交參無礙也。帝珠者。帝釋殿網之珠明淨。一入多中。多入一中。重重無盡也。

*第二成益頓超。

疏 故得圓至功於頃刻。見佛境於塵毛。諸佛心內眾生。新新作佛。眾生心中諸佛。念念證真。

鈔 於中二。初時處超。後因果超。今初。言故得至塵毛者。上句時。下句處。時中言故得圓至功於頃刻者。由如上境界融攝微玅。故得信解悟入。有斯頓證。梵行品云。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應於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現前。初發心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言頃刻者。對諸教時劫。反顯可知。見佛境於塵毛者。處超也。準時中例。亦可云。若與如是觀行相應。不待上尋彌勒。西訪彌陁。即一塵一毛。便見佛境。如斯文句。遍大部中。若要見者。即前融身剎六句中所引文是也。

鈔 二因果超者。諸佛心內至證真者。然因果交徹。義有四句。一眾生全在佛心中故。即果門攝法無遺。故出現品云。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暜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暜見一切眾生般涅槃。又佛性論第二如來藏品云。一切眾生。悉在如來智內。故名為藏也。故云。諸佛心內眾生作佛也。二佛全在眾生心中故。即因門攝法無遺。故出現品云。菩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如自心。一切眾生心。亦復如是。悉有如來成等正覺也。三由前生佛互相在時。各實非虛。則因果交徹。隨一成佛。全在二心。四由生全在佛。則同佛非生。佛全在生。則同生非佛。兩相形奪。二位齊融。則無成佛及不成佛。故出現品云。譬如虛空。一切世界。若成若壞。常無增減。何以故。以虛空無生滅故。諸佛菩薩。亦復如是。若成正覺。不成正覺。亦無增減。何以故。菩提無相。無非相故。佛子。假使有人。能化作恆河沙等心。一一心。復化作恆河沙等佛。皆無形無相。如是盡恆河沙等劫。無有休息。佛子。於汝意云何。彼人化心化作如來。凡有幾何。如來性起玅德菩薩言。如我解於仁所說義。化與不化。等無有異。云何問言。凡有幾何。暜賢菩薩言。善哉善哉。佛子。如汝所說。設一切眾生於一念中悉成正覺。與不成正覺。等無有異。何以故。菩提無相故。若無有相。則無增減。佛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成等正覺。同於菩提。一相無相。釋曰。上來但以反覆相對。故有四句。而大旨不過因果交徹。亦可如文而見也。但眾生成佛之義。難以忍可於心。畧為問答。問。此中成佛。為約事成。為約理成。若約事成者。何以云。同一性故。若約理成。何以云。成正覺耶。入涅槃耶。荅。此是蕐嚴大節。若不對諸宗。難以取解。今約五乘及五教而辨淺湥。然諸眾生。若於人天教中觀之。具足人法二我。若於小乘教中觀之。但是五蘊實法。本來無我。若大乘始教法相宗。則說唯識所現。若無相宗。則說幻有即空。人法俱遣。若大乘終教。唯如來藏。具恆沙性德。故眾生即在纏法身。法身眾生。義一名異。猶據理說。若大乘頓教。則相本自盡。性本自現。不可說言成佛不成佛等。若依此宗。舊來成正覺竟。亦涅槃竟。非約同體。此成即是彼成也。難曰。若爾。何故現有眾生。非即佛耶。荅。若就眾生位看者。尚不見唯心即空。安見圓教中事。如人迷東為西。正執西故。若諸情頓破。則法界圓現。無不已成。猶彼悟人。西處全東。又難。若爾。諸佛何以更化。荅。眾生不如是知。所以須化。如是化者。為究竟化。如是化者。無不化時。故下結云。大悲相續。救度眾生。 五教不同。皆聖言量。不可將教。就情識說。

*三詮旨圓融。

疏 一字法門。海墨書而不盡。一毫之善。空界盡而無窮。

鈔 一字法門至無窮者。上句詮。下句旨。詮者。即善財所遇第三善友海雲比丘云。我從彼佛。得此暜眼法門。受持讀誦。憶念思惟。假使有人。以大海量墨。須彌聚筆。書此無盡廣大海藏暜眼法門。一品中一門。一門中一法。一法中一義。一義中一句。乃至少分。尚不可得。何況盡能具足書寫。釋曰。乃至少分者。即一字也。以能詮一字。全即所詮法界。故即無盡。不同諸宗。能詮定非所詮也。一毫之善空界盡而無窮者。即十種行願。皆結云。如虛空界無有盡等。如初禮佛行願結云。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餘九例然也。

*四說儀湥奧。

疏 語其定也。冥一如於無心。即萬動而恆寂。海湛真智。光含性空。星羅法身。影落心水。圓音非扣而長演。果海離念而心傳。萬行忘炤而齊修。漸頓無礙而雙入。

鈔 文中有五。一明至定。二明玅智。三明真身。四明說本。五明修證。今初。

鈔 語其定也至恆寂。科云至定者。即慧之定也。夫定有多種。或邪。或正。大乘。小乘。有漏。無漏。有慧。無慧。今且隨要而說。總有二種。一事。二理。如遺教經云。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即事定也。起信論云。能觀心性。契理不動。即理定也。故諸經論中。或單說事定。或偏說理定。學者隨執一文。引據互斥。若此宗。必須二俱無礙。又必即定即慧。謂禪非智無以窮其寂。智非禪無以湥其炤。禪宗七祖云。即體之用自知。即知之體自寂。故次明真智。今云冥一如者。能冥是慧。無心是定。即契合本源而無能契。於事於理。無分別心。亦非無記。但不計有與不有。空與不空。一切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語亦不受。泯絕無寄。於萬種紛動之法。本來自寂。何者。以心生故。一切法生。心若不生。法即本寂。法蕐經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如在夢中。妄見百千萬眾。及乎覺悟。本來空寂。是知法生滅者由心生滅。起信論云。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今意明心但不生。體亦非滅。故諸萬動。本來自寂。無生滅也。

鈔 二明玅智者。海湛真智光含性空。即定之智。故云玅也。文中兩句。皆有法喻。如海波浪澄渟。湛然不動。空無雲翳。廓爾清虛。大海傍無邊涯。連天一色。空徹海底。海含空天。由海虛明故含空。由空明朗故入海。以況真智。識念不生。寂然不動。性無塵境。廓爾空寂。大智橫無邊涯。含性一味。性徹智體。智含空性。由智淨明故含性。由性空寂故入智。法喻一一相對。昭然可見。

鈔 三明真身。星羅法身影落心水者。由前理智冥合。故得一切諸法。無非法身。十方世界眾生。有發菩提心心識淨者。無不應現而為說法。如秋天空朗。羅列星辰。萬器百川。不分而遍。晴空列宿。以喻法身。淨水澄川。以喻機感。法喻對合。理亦昭然。故大經云。菩薩清涼月。遊於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但彼以月喻菩薩。此將星喻法身。餘義同也。然應感相對。亦有四句。一。一星入一器中水。如一佛應一眾生。二。一星入一切器中水。如一佛應一切眾生。三。一切星入一器中水。四。一切星入一切器中水。大疏云。皎性空之滿月。頓落百川。但得一二兩句。闕於三四。以月唯一也。此取星喻。義則僃矣。

鈔 四明說本者。圓音非扣至心傳者。圓音者。一音中具一切音。一切音即一音。或一音應一切音。皆圓音。出現品有十喻。喻如來圓音。言非扣而長演者。則常說遍說。不待機請也。如下教起十因中。第一法爾中辨。言果海離念而心傳者。果海離念。則非情識所解。既絕所解。則言之不及。須亡言得意。得意即是心傳。故別行十地經云。我今說一分。論釋云。十地有二分。一因分。二果分。以果分不可說。但寄因分以明。故云一分。今言心傳。即傳說不及者。果分也。亦即楞伽宗說二通中。宗通也。斯則句句言說而無說。念念智契而無契。無說無契者。常說常契也。

鈔 五明修證者。萬行亡炤至雙入。上句修。下句證。言亡炤者。有二意。一亡。則都息萬緣。為定也。炤則炤真覺妄。為慧也。二者。炤亦都不當情。為亡炤也。炤尚須亡。況於識念。然其本性。靈知不昧。故非斷滅。即荷澤大師說。空寂炤為自性戒定慧之意也。故疏主荅順宗皇帝心要云。無心於亡炤。則萬慮都捐。任運以寂知。則眾行爰起。放曠任其去住。靜鑒見其源流。語默不失玄微。動靜畢稱法界。皆萬行亡炤而齊修之意也。言漸頓無礙而雙入者。先釋漸頓。後銷疏意。初中法相宗云。從小入大為漸。直從大乘發心為頓。今則不然。即以法相宗行位。地前伏惑。登地斷惑。分證真如。乃至等覺後心金剛喻定解脫道中。方始玅覺圓明。為漸也。無相宗。一向不說地位。如四卷楞伽第四卷中文云。十地則初地。初則為八地。第九則為七。七亦復為八。第二為第三。第四為第五。第三為第六。無所有何次也。已上竝是彼經文。如此超間。意顯圓融之行。不依行布位次。又禪宗看淨拂塵。及諸家調伏心法。皆為漸也。或說貪瞋即是道。舉動無非佛。無證無修。皆為頓也。然如上等文。各是一門之意。竝非稱性圓證圓修也。今既圓宗。直談真界。則非漸非頓。隨緣修證。則具漸具頓。如經云。初發心時。即得阿耨菩提。然始從十住十行。乃至等覺玅覺。不壞行位。故具漸頓也。禪門悟即剎那而登玅覺。一悟之後。念念相應。習氣唯微。本智唯瑩。具漸頓也。故荷澤大師開示頓悟漸修為圓玅也。後銷疏意者。然隨緣說。有凡聖迷悟。故言語漸頓。緣起無性。舉體但是真源。故云漸頓無礙。即由無礙而漸頓。冥契玅極。故云雙入。問。據上所說。即先頓後漸。一念頓悟而長時漸修。如何得成雙入。荅。一念悟時。即離染著。便是修行。一悟永悟。盡未來際而無間斷。修亦念念相應而無休息。故始終相收。皆名雙入。又問。此句是證。何故兼修說耶。荅。上句是證之修。故云亡炤。此句是修之證。故云漸頓。又無礙無相。修證皆玅。故云雙入也。所以四十二位。位位成佛也。

*第五約器朙非器不測。

疏 雖四心被廣。八難頓超。而一極唱高。二乘絕聽。

鈔 雖四心被廣至絕聽者。初二句約器也。上句應。下句感。言四心被廣者。四心。即是四無量心。亦名四平等心。謂慈悲喜捨。緣境寬多。名為無量。又此四心。皆具三緣。謂眾生緣。法緣。無緣。今畧明慈心三。餘可準知。緣生與樂。名眾生緣。(此一化益。)緣眾生無我。但是因緣五陰法數。名曰法緣。觀彼陰空。名曰無緣。(此二觀入。)又有一解。一生緣。緣於眾生。猶如父母妻子親屬。二法緣。緣於眾生。但是緣生。三無緣。不住法相。及眾生相。四心皆有此三。廣如涅槃梵行中說也。言八難頓超者。宿聞圓教。成金剛種。今生再聞。不簡凡聖。必亦能入。以對下二乘。多劫不聞此法。未發此心故。雖修行證果。亦不能入也。若準諸說。八難障於聖道。今明以圓教力。故障難之凡尚入。況無難之凡耶。況賢聖耶。即以此經功力。超於諸教。昭然可見。言八難者。一地獄。二餓鬼。三畜生。四北洲。五盲聾喑啞。六佛前佛後。此是古說。若唐三藏新譯云。法前法後。後解勝也。七世智辨聰。八長壽天。故論云。三塗北長壽。前後辨聰根。此八名難者。以不堪受教。難入佛法中。故名之為難。又準教中有摧八難法。令發正願。不墮彼中。說有四輪。能摧八難。第一願生中國輪。能摧五難。但如法持戒用心。求生中國。若得生已。即便超卻地獄。餓鬼。畜生。北洲。及無想天也。第二願值善友輪。若得逢善知識。及蒙教導。聽聞正法。即是摧卻法前法後難也。上至諸佛。下及凡夫解佛法者。於我有益。總名善友也。第三能發正願輪。摧卻世智辨聰難。謂若於三寶中起湥信樂。常發正願。世世相續。即能摧卻世智辨聰難也。第四種諸善根輪。能摧生盲生聾等諸根不具難。若能依佛正法。修行用心。當來感得身相。諸根具足。便是摧卻諸根不具。難也。所以頌云。善處摧前五。值願植餘三。即是四輪能摧八難也。此八難有情。不能入佛法中來。諸經論中。無不此說也。若約蕐嚴圓教之力。亦得入佛法中。進修證果。故隨好品說。地獄天子。得生兜率。頓證十地。即知地獄有情非障。故經云。佛子。我為菩薩時。於兜率天宮。放大光明。名光幢王。炤十佛剎微塵數世界。彼世界中地獄眾生遇斯光者。眾苦休息。得十種清淨眼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咸生歡喜。踊躍稱慶。從彼命終。生兜率天。天中有鼓。名甚可愛樂。彼天生已。此鼓發音而為說法云云。爾時諸天子。聞說暜賢廣大迴向。即得十地等。由此即知地獄非障也。又十地品云。雖住海水劫火中。堪受此法必得聞。言住海水者。龍等所居。即畜趣非難。言劫火中者。若約通途說。劫火中無其有情。若約佛境界。佛力所持。變 化施為。及法威德力所加即得。如法蕐經云。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乃至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等。此多是法前法後難。謂劫火中不合有有情逢佛。豈得有聞法。今既得其見聞者。即難中非難也。今此蕐嚴說。地獄畜趣。尚自得聞法。得證聖果。豈況餘類凡聖者也。故云。四心被廣。八難頓超也。又大疏云。見聞為種。八難超十地之階。刊定記云。若乃具金剛種。雖八難而聞經。皆同此也。如出現品云。譬如丈夫。食少金剛。終竟不消。要穿其身出在於外。何以故。金剛不與肉身雜穢而同止故。若於如來所。種少善根。亦復如是。要穿一切有為諸行煩惱身過。到於無為究竟智處。何以故。此少善根。不與有為諸行煩惱而共住故。此少善根。性究竟故。此說稱性而修少善法也。

鈔 而一極唱高二乘絕聽者。即非器不測也。一極者。即一乘至極之教也。如世歌詞。唱高則和寡。且巴歌一曲。和者百千。陽春白雪。和者一二。言二乘絕聽者。即此品初。世尊入師子嚬申三昧。會中菩薩大眾。皆見逝多林及宮殿虛空三處。有種種莊嚴佛境界等事。又聞不思議等法。諸大聲聞。不見不聞。故經云。爾時上首諸大聲聞。大智舍利弗。神通目犍連。摩訶迦葉。(具列十大弟子。)在逝多林。皆悉不見如來神力。如來嚴好。如來境界。如來遊戲。如來神變。乃至亦復不見不可思議菩薩境等事。何以故。善根不同故。彼於過去。本不修習見一切佛種種神通玅善根故。乃至云。本不曾於生死之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如是種種。皆是暜賢智眼境界。不與一切二乘所共。以是因緣。彼諸上首大德聲聞。不能聞。不能見。不能信。不能知。所以疏云。二乘絕聽也。又大疏云。若夫高不可仰。則積行菩薩。曝鰓鱗於龍門。湥不可窺。則上德聲聞。杜視聽於嘉會。此則兼權教六度菩薩。亦絕聽也。故古讚云。最初佛入正受。定名師子嚬申。大眾渴仰生疑。念請法王開演。如來示相而荅。意顯德用無涯。人法渾而何分。因果齊歸法界。會中聲聞小果。權舉五百比丘。同處逝多園林。不覩如來嘉會。一則法門湥遠。二則因非大心。三則自利亡悲。四為失求勝果。今亦巧彰佛德。二乘淺智難知。意表圓教希逢。又顯不共之典。非但小乘不了。守權尚自高推。唯明暜眼之境。非他劣見所窺。

*六指例顯當機益湥。文中有四。一約人以顯益。二約法以顯益。三始末交徹以顯益。四得失相對以顯益。今初。

疏 當其器也。百城詢友。一道棲神。朙正為南。方盡南矣。益我為友。人皆友焉。

鈔 當其器者。即善財童子。指此為例。依教皆然。故彌勒云。若有敬慕心。亦當如是學。百城詢友者。但舉圓數。其實一百一十城詢問善友也。故八十經初云。爾時善財童子。依彌勒菩薩摩訶薩教。漸次而行。經遊一百一十城已。到暜門國。思惟觀察。一心願見文殊師利。一百一十。表十地及等覺。一一皆具諸地功德故。或不分等覺。即開十信。進退皆表一百一十。此宗三賢行相。不殊十地。故不別表。所謂初住。初行。初迴向。初地也。二三。乃至十住十地。行相皆然。此依大疏辨也。一道棲神者。棲託心神也。一道有三義。一唯向南。二唯一因一果。三萬聖千賢。皆修萬行。更無異路。三皆一道義也。明正為南者。謂善財始自發心。福城東見文殊。使漸次展轉。一向南行。歷諸善友。明者。以南主火。是陽是明。北主水。是陰是闇。正者。不住東西二邊。(東左西右。故是一邊。)當南北中正之道。表求法者。背闇向明。離邊當正。故云明正。更有三義。一。一方已有多友。餘方例然。二。南主生長。表求法者。生長善根故。三。西域居人。宅多東向。順日月轉。表於善財。順人法故。故舊疏云。善財求友。表隨順以南行。方盡南矣。方是假法。原無定體。東西南北。相待立名。但取明正之義。所向盡名為南。如此。始名悟入法界。故善財至寄十地之友。多在菩提道場。又不言卻迴向北。故知若觸向明正。一切皆南也。益我為友人皆友焉者。有二義。初隨相說。二稱性說。隨相說者。謂見善者。生不及之心。見惡者。發探湯之智。既三人同行。必有我師。況多者也。但能擇善者從之。不善者改之。則觸向皆師也。又見賢而思齊。即為益也。或見不賢而內自省。亦為益也。又老子云。善人是不善人之師。不善人是善人之資。皆是益我為友之義。故人皆友焉。二稱性說者。夫法界圓宗。觸類成教。但因之生解。即名為師。如推一塵。見具無邊之德。塵即是師。所以善財再遇文殊智炤無二之後。便遇三千世界微塵數善友知識者。意在茲焉。

*二約法以顯益。

疏 遇三毒而三德圓。入一塵而一心淨。千化不變其慮。萬境順通于道。

鈔 遇三毒而三德圓。至順通于道者。三毒成三德。有通有別。通者。三毒本空。元是三德。迷情執取。以德為毒。今悟則貪無貪相。元是戒也。瞋無起滅。本自寂然。元是定也。故法句經云。戒性如虛空。又云。瞋心等陽燄。癡無癡相。是為慧也。又心王經說三藏云。貪相不生是為戒藏。瞋相不生是為定藏。癡相不生是為慧藏。諸法無行經云。貪欲即是道。恚癡亦復然。如是三事中。有無量佛法。是知迷為八萬四千塵勞門。悟成八萬四千波羅密。塵勞雖眾。根本不過三毒。波羅密雖多。根本只是三德也。別者。即善財所遇善友。其類不同。表一切類中。皆有法門。令後學者。於人不觀種性。於法莫存取捨。故婆須密女。示貪欲之相。所以鄰里生疑 。抱持唼吻。皆獲功德。其所得法門。名離貪欲際解脫門。無厭足王。示其瞋相。傷煞無量眾生。所得法門。名如幻解脫門。勝熱婆羅門。四面火聚。中有刀山。令投身入中。向上兼日。五熱炙身。示現外道癡迷邪見之相。善財見之。所得法門。名般若波羅密暜莊嚴解脫門。三毒之相。尚有法門。況餘類耶。是知契合蕐嚴圓教。婆須愛水而不溺。無厭恚火而不燒。勝熱邪見而不侵矣。言入一塵而一心淨者。有二義。一以情念為塵。念即無故淨也。二即微塵。塵體稱性。故淨也。一塵一念既爾。千心萬境總然。故次云。千化不變其慮。(故心要云。心心作佛。無一心而非佛心。)萬境順通于道也(即處處道成。無一塵而非佛國)。

*三始末交徹以顯益。

疏 契文殊之玅智。宛是初心。入暜賢之玄門。曾無別體。

鈔 文中二。一始終。二本末。今初。契文殊之玅智者。即善財歷諸善友。再遇文殊。當智炤無二相。契合本心。絕能所相。故不見身。但遙申右手。摩頂得法。義在下五。相中解也。宛是初心者。最初在福城東得見文殊。表信智。今又見文殊表證智。意明信證雖說始終。智體元來不別。所以皆是文殊。如第二十信會。在暜光明殿說。第七因圓果滿。重會暜光。亦表證極。不離初心。正同此也。故大疏云。啟明東廟。智滿不異於初心也。

鈔 二本末。入暜賢之玄門曾無別體者。善財求友。最後至暜賢菩薩處。微細觀察暜賢之身。見一一毛孔中。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海(云云)。乃至善財所見佛剎微塵數諸善友。往詣親近。積集智慧。比此暫見暜賢所得境界。百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陁。分亦不及一。善財從初發心。乃至暜賢。於其中間所入剎海。相續不斷。今於暜賢一毛孔中。一念所入。過前不可說不可說倍。如一毛孔。一切毛孔。一一相好。一一支節。悉亦如是。善財於暜賢毛孔剎中行一步。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如是盡未來際劫。猶不能知一毛孔中種種剎海。種種佛海。種種菩薩眾會海。如是等海。皆悉不知。究竟邊際。故云玄門也。然不離一心。一性。一毛。一塵。故次云。曾無別體。又經最後結云。善財則得暜賢行願海與暜賢等。與諸佛等。一身充滿等。正覺現前等。乃至不思議解脫自在。悉皆同等。既前後橫豎皆等。何有別體。故大疏云。寄位南求。因圓不逾於毛孔也。

*四得失相對以顯益。

疏 失其旨也。徒修因於曠劫。得其門也。等諸佛於一朝。

鈔 失其旨也。至於一朝。有二義。一通相而言。由此經境界。一念一塵。皆全收法界。故一念失則全乖。曠劫修而無益。一念得則全契。剎那證而無遺。若指經文。則出現品意。簡權教六度菩薩非器。對前二乘絕聽。則積行菩薩曝鰓鱗於龍門之意。經云。設有菩薩。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具行六波羅密。修習種種菩提分法。若未聞此如來不思議大威德法門。或時聞已。不信不解。不順不入。不得名為真實菩薩。以不能生如來家故。(即前句云。徒修因也。)若聞此法。信順悟入。當知此人。生如來家。具足一切諸菩薩法。遠離一切諸世間法。湥入如來無量境界。(即後句云。等諸佛也。)故大疏云。良以有作之修。多劫終成敗壞。(即前句也。)無心體極。一念便契佛家。(即後句也。)故知無念為宗。實為玅也。既得意失意懸殊。誠見此經大益也。

*三結歎。

疏 杳矣。玅矣。廣矣。大矣。實乃罄諸佛之靈府。拔玄根之幽致。升慧日以廓妄。扇慈風以長春。包性相之洪流。掩羣經之光彩。豈唯朙逾朝徹。靜越坐亡而已矣。

鈔 文三。初以四德名歎。次以六德義歎。後形外義結。今初。

鈔 杳矣。玅矣。廣矣。大矣。杳冥。微玅。德相意也。廣則業用。大則體性。

鈔 次以六德義歎。實乃等是。一諸佛靈玅所集之都府。如千珍萬寶所集之庫藏。唯此經罄而竭之。無有遺隱。二玄微玅理。根湥難見。唯此經剖而出之。明以示人。故云拔也。三日出而雲霧散。慧發而妄想除也。四陽和炤物。遠近齊敷。枯木不生。過時則已。佛慈利生。平等暜度。闡提不受。窮盡未來。又陽氣所滋者。後終凋落。佛慈所度者。究竟涅槃。有此兩重之意。故云長春也。五涓涓滔滔。無流不納。大海也。若性若相。無義不詮。大經也。大疏云。千門潛注。與眾典為洪源。萬德交歸。攝羣經為眷屬。六杲日麗天。奪眾景之耀。(眾景。即月與星辰也。)圓宗布世。掩羣經之輝。(羣經。即權教二乘也)。

鈔 後形外義結。豈唯明逾朝徹等者。莊子中事。此有二意。總意云。尚掩諸經。況於外典也。言朝徹者。莊子第三。南伯子葵。問乎女偊曰。子之年長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聞道矣。子葵曰。可得學耶。曰。惡惡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聖人之才。而無聖人之道。

偊曰。我有聖人之道。而無聖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幾其果為聖人乎。(注云。聖人之才。謂其有慧。聖人之道。謂其有真。以真教之。能成彼之道矣。)吾守之三日。而後能外天下。(謂亡天下事也。)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物。謂凡有物象。)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不見是身。何生之有。)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徹。(不有萬物。唯真獨存。如朝日升明。洞徹無碍。人皆有此。不能自知。)朝徹而後能見獨。見獨而後能無古今。無古今而後能入不生不死也。言坐亡者。亦莊子第五。顏回以契道之言白夫子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謂也。曰。回亡仁義矣。(仁即不周。義則不及。)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亡禮樂矣。(禮過則煩。樂則心動。)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坐亡矣。仲尼蹵然曰。何謂坐亡。曰。回隳支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亡。(心靜為坐。物空為亡。)仲尼曰。回果至賢乎。丘也從而後矣。今疏意云。據諸教所詮鑒用之智。寂滅之理。早以逾於朝徹之明。坐亡之靜。若以蕐嚴圓玅之旨。不唯超彼而已。兼諸權教小乘。亦皆超越。故有豈唯而已耶之言也。 第二別歎此經以申旨趣竟。

*第三教起由致慶遇希奇。文中二。一朙昔翻未具。二朙今譯多具。今初。

疏 然玄籍百千。幽關半掩。

鈔 言玄籍者。玄玅典籍也。百千者。即下本經十萬偈也。言幽關半掩者。謂晉譯三萬六千偈。唐加九千偈。成四萬五千偈。經來未具。故幽微關鍵之教而半掩也。

*二朙今譯多具。

疏 我皇御宇。德合乾坤。光宅萬方。重譯來貢。東風入律。西天輸越海之誠。南印御書。北闕獻朝宗之敬。特回朙詔。再譯真經。光闡大猷。增輝新理。澄觀。顧多天幸。欽屬盛朙。奉詔譯場。承旨幽贊。抃躍兢惕。三復竭愚。露滴天池。喜合百川之味。塵培華嶽。無增萬仞之高。

鈔 我皇御宇下。但展法界品二十一卷。成四十卷。亦未全足。故云多具。文中三。一明聖朝德化廣被。為譯之緣。二明外國遠獻梵本。是譯之因。三正明詔命。述譯讚之相。今初。

鈔 我皇御宇德合乾坤者。謂臨御區宇。德合天地。乾天坤地。光宅萬方者。尚書堯典篇云。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孔安國注云。謂聖德之風遠著。今意云。風光遠及。以天下為宅也。今我德宗皇帝。德及外國。故彼以蕐嚴梵本來貢也。重譯來貢者。夫外國貢獻。經歷數國。即展轉譯語。從一國至一國。乃至於此。故云重譯。如獻白雉。九譯至此也。

鈔 二明外國遠獻梵本是譯之因者。東風入律。至朝宗之敬。言東風入律者。漢武帝十洲記說。西胡月氏國。遣使遠進三種物。謂小師子。續弦膠。反魂香。經半年。不問此事。使者因隨帝入苑射。帝弓弦斷。使者曰。何不取續弦膠續之。遂取膠稔之。果如其言。帝曰。彼君有此。何以遠貢。使者曰。臣國去此三萬里。國有常占者。見東風入律。十旬不休。連月不散。占者云。東有好道之君。遂令遠獻也。西天輪越海之誠者。既皇帝德風及於西天。故彼輸奉過海之忠誠。遠貢經本。如昔三物也。南印者。都望天竺。即是此國之西。就彼五天。即是南印土也。御書者。彼國表云。手自書寫大方廣佛蕐嚴經百千偈中所說。善財童子親近承事佛剎微塵數善知識。行中五十五聖者。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暜賢行願品。謹奉進上等。北闕獻朝宗之敬者。

百川朝宗於海。萬國朝宗我唐。故以獻經而申遠敬。

鈔 三特回明詔下。正明詔命。述譯讚之相。於中三。一聖垂詔命。二慶承詔命。三譯讚之相。今初。但是展演舊經入法界一品。故云光闡大猷。及增輝也。猷謂嘉猷。嘉美之德也。

鈔 二慶承詔命。澄觀顧多天幸。至幽贊者。反顧我有天然之幸。得遇盛明之時。奉詔譯經製疏也。

鈔 三譯讚之相。抃躍至之高者。抃。謂手舞。躍。謂足蹈。兢。謂戰戰兢兢。愓。謂悚惕。三復竭愚者。謂再三反復。竭盡其心。不敢孟浪也。謙故曰愚。然三復之言。即論語云。南容三復白圭。謂毛詩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意謂圭玷可以磨治。若過言一出。駟馬追之不及。南容讀詩至此。再三反復。以將誡慎其言也。今用此意。露滴天池者。智度論中。指海為天池。意云。製疏譯經。一言一義。得契佛心。如露滴海也。塵培等者。即子貢對魯哀公讚夫子之言。謂哀公問子貢云。汝師賢乎。對曰。賢。哀公曰。賢復如何。答曰。不知。又問。何以不知。子貢曰。吾於夫子門下。如人終日戴天。不知天之高。終日履地。不知地之厚。飲海知飽。安知其湥。哀公曰。譽師太過歟。子貢曰。捧土培山。寧有益仞。(七尺曰仞)上皆謙詞。 第三教起由致慶遇希奇竟。

*第四畧釋總題令知綱要。

疏 大方廣。所證法也。佛蕐嚴。能證人也。極虛空之可度。體無邊涯。大也。竭滄溟之可飲。法門無盡。方也。碎塵剎而可數。用無能測。廣也。離覺所覺。朗萬法之幽邃。佛也。芬敷萬行。勞耀眾德。蕐也。圓玆行德。飾彼十身。嚴也。貫攝玄玅以成真光之彩。經也。總斯七字。為一部之宏綱。則無盡法門。思過半矣。

鈔 於中三。一標名。二釋名。三結歎。今初可知。

鈔 二釋名者。極虛空至經也。極虛空等三句。即暜賢偈讚佛德結歸無盡之文云。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虛空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德。今取虛空釋體大。海水釋相大。塵剎釋用大。唯不取心念及風也。碎塵剎者。碎塵數之剎。竝為微塵也。離覺等者。能覺即菩提。所覺即涅槃。故楞伽云。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亦無佛涅槃。遠離覺所覺。既理智俱泯。能所兩亡。始本不二。是究竟覺。故雖俱離。而朗炤萬法之無遺。非一向同楞伽也。芬敷萬行者。草木感果之花也。榮耀眾德者。草木。兼通金玉莊嚴之華也。圓玆行德飾彼十身者。雙以二華二德。嚴飾佛身也。貫攝等者。貫穿攝持玄玅之義門。門門煥爛。無量無邊。門門尋之。一一皆徹佛智。如尋影以至於本。故大經云。如因日光炤。還見於日輪。然以智慧光。通達於佛智。佛智體如日輪。演無量義如日光。

鈔 三結歎者。總斯七字等。尚書云。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紊者。亂也。孔氏序云。舉其宏綱。撮其機要。思過半矣者。周易繫辭文勢。孔子云。學者觀其彖辭。是以盡過半之思。今意云。若解七字之義。即一部之功。已過半矣。 第四畧釋總題令知綱要竟。四分大科中第一總標大部名意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