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九十二 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三

佛子。菩薩摩訶薩發十種無下劣心。何等為十。佛子。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我當降伏一切天魔及其眷屬。是為第一無下劣心。又作是念。我當悉破一切外道及其邪法。是為第二無下劣心。又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善言開喻皆令歡喜。是為第三無下劣心。又作是念。我當成滿徧法界一切波羅蜜行。是為第四無下劣心。又作是念。我當積集一切福德藏。是為第五無下劣心。又作是念。無上菩提廣大難成。我當修行悉令圓滿。是為第六無下劣心。又作是念。我當以無上教化。無上調伏。教化調伏一切眾生。是為第七無下劣心。又作是念。一切世界種種不同。我當以無量身成等正覺。是為第八無下劣心。又作是念。我修菩薩行時。若有眾生來從我乞。手足耳鼻。血肉骨髓。妻子象馬。乃至王位。如是一切悉皆能捨。不生一念憂悔之心。但為利益一切眾生不求果報。以大悲為首。大慈究竟。是為第九無下劣心。又作是念。三世所有一切諸佛。一切佛法。一切眾生。一切國土。一切世界。一切三世。一切虗空界。一切法界。一切語言施設界。一切寂滅涅槃界。如是一切種種諸法。我當以一念相應慧。悉知。悉覺。悉見。悉證。悉修。悉斷。然於其中無分別。離分別。無種種差別。無功德。無境界。非有非無。非一非二。以不二智知一切二。以無相智知一切相。以無分別智知一切分別。以無異智知一切異。以無差別智知一切差別。以無世間智知一切世間。以無世智知一切世。以無眾生智知一切眾生。以無執著智知一切執著。以無住處智知一切住處。以無雜染智知一切雜染。以無盡智知一切盡。以究竟法界智於一切世界示現身。以離言音智示不可說言音。以一自性智入於無自性。以一境界智現種種境界。知一切法不可說而現大自在言說。證一切智地。為教化調伏一切眾生故。於一切世間示現大神通變化。是為第十無下劣心。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發十種無下劣心。若諸菩薩安住此心。則得一切最上無下劣佛法。

疏 第七無下劣心即無劣智。上既望下無等。今望上無劣。於十勝事。皆決作故。名無下劣。所以晉經名無怯弱。十句五對。一降魔制外對。二喜他自滿對。三積福成智對。四下化上成對。上四單辨。五悲智究竟對。即是雙行。於中九是即智之悲。而悲智雙行。雖悲而不求果報。十是即悲之智。而權實雙行。於中四。一列所知。二如是下。辨能知。謂知苦覺妄。見理證滅。修道斷集。三然於下。拂彼知相。能知無分別。故無功德。所知無種種。故無境界。四非有下。會歸中道。廣辨雙行。於中初二句。總辨中道。次以不二下。境智對明。皆以實智知權。顯雙行無礙。於中異約豎論變異。差別約橫辨不同。後以究竟法界下。即體起用。以辨雙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十種如山增上心。何等為十。佛子。菩薩摩訶薩。常作意勤修一切智法。是為第一如山增上心。

疏 第八如山增上心。辨高出智。由無下劣故。萬行逈出。難仰其高。於勝決作。故直趣菩提。不可傾動。十中。一勤修能證智。

恒觀一切法本性。空無所得。是為第二如山增上心。

疏 二常觀所證理。

願於無量劫行菩薩行。修一切白淨法。以住一切白淨法故。知見如來無量智慧。是為第三如山增上心。

疏 三內修無漏。

為求一切佛法故。等心敬奉諸善知識。無異希求。無盜法心。唯生尊重未曾有意。一切所有悉皆能捨。是為第四如山增上心。

疏 四外近善人。為名利為異求。從他聞言已。解為盜法。觀佛三昧經說。此人墮地獄如箭射。後學誡之。

若有眾生罵辱毀謗。打棒屠割。苦其形體。乃至斷命。如是等事悉皆能受。終不因此生動亂心。生瞋害心。亦不退捨大悲弘誓。更令增長無有休息。何以故。菩薩於一切法。如實出離。捨成就故。證得一切諸如來法。忍辱柔和已自在故。是為第五如山增上心。

疏 五大忍度生。弘誓更增者。若薪熾於火。

菩薩摩訶薩成就增上大功德。所謂天增上功德。人增上功德。色增上功德。力增上功德。眷屬增上功德。欲增上功德。王位增上功德。自在增上功德。福德增上功德。智慧增上功德。雖復成就如是功德。終不於此而生染著。所謂不著味。不著欲。不著財富。不著眷屬。但深樂法。隨法去。隨法住。隨法趣向。隨法究竟。以法為依。以法為救。以法為歸。以法為舍。守護法。愛樂法。希求法。思惟法。佛子。菩薩摩訶薩雖復具受種種法樂。而常遠離眾魔境界。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於過去世發如是心。我當令一切眾生。皆悉永離眾魔境界。住佛境故。是為第六如山增上心。

疏 六決超魔境。由成勝德而不著。唯法樂以自資。則魔皆為佛境。

菩薩摩訶薩。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於無量阿僧祇劫行菩薩道精勤匪懈。猶謂我今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行菩薩行。亦不驚。亦不怖。亦不畏。雖能一念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為眾生故。於無量劫行菩薩行無有休息。是為第七如山增上心。

疏 七勤勇修行。攝論云。愚修雖少時。怠心疑已久。佛於無量劫。勤勇謂須臾。

菩薩摩訶薩知一切眾生性不和善。難調難度。不能知恩。不能報恩。是故為其發大誓願。欲令皆得心意自在。所行無礙。捨離惡念。不於他所生諸煩惱。是為第八如山增上心。

疏 八不捨惡人。

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非他令我發菩提心。亦不待人助我修行。我自發心集諸佛法。誓期自勉。盡未來劫行菩薩道。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我今修菩薩行。當淨自心。亦淨他心。當知自境界。亦知他境界。我當悉與三世諸佛境界平等。是為第九如山增上心。

疏 九孤標等佛。

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觀。無有一法修菩薩行。無有一法滿菩薩行。無有一法教化調伏一切眾生。無有一法供養恭敬一切諸佛。無有一法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成今成當成。無有一法已說今說當說。說者及法俱不可得。而亦不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何以故。菩薩求一切法皆無所得。如是出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於法雖無所得。而勤修習增上善業。清淨對治智慧圓滿。念念增長一切具足。其心於此不驚不怖。不作是念。若一切法皆悉寂滅。我有何義求於無上菩提之道。是為第十如山增上心。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十種如山增上心。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上大智山王增上心。

疏 十權實雙行。文中四。一正辨雙行。二何以下。徴釋。徴有二意。一云。修須稱理。理既無得。願何不捨。既不捨願。何用觀無。進退有妨。二釋亦二意。一云。若有所得。不得菩提。以無得故。出生菩提。故雖不捨願。須觀無得。二云。無得之法。非在得外。要求一切法。方盡無得之源。故欲證無得。須不捨菩提之願。三是故已下。結成雙行。四不作是下。顯其離過。謂不怖空而不求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海智。何等為十。所謂入一切無量眾生界。是為第一如海智。入一切世界而不起分別。是為第二如海智。知一切虗空界無量無礙。普入十方一切差別世界網。是為第三如海智。菩薩摩訶薩善入法界。所謂無礙入。不斷入。不常入。無量入。不生入。不滅入。一切入。悉了知故。是為第四如海智。菩薩摩訶薩於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菩薩法師聲聞獨覺及一切凡夫所集善根。已集。現集。當集。三世諸佛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成。今成。當成。所有善根。三世諸佛說法調伏一切眾生。已說。今說。當說。所有善根。於彼一切皆悉了知。深信隨喜。願樂修習。無有猒足。是為第五如海智。菩薩摩訶薩。於念念中入過去世不可說劫。於一劫中。或百億佛出世。或千億佛出世。或百千億佛出世。或無數。或無量。或無邊。或無等。或不可數。或不可稱。或不可思。或不可量。或不可說。或不可說不可說。超過筭數諸佛世尊出興於世。及彼諸佛道場眾會。聲聞菩薩說法調伏一切眾生。壽命延促。法住久近。如是一切悉皆明見。如一劫。一切諸劫皆亦如是。其無佛劫所有眾生。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諸善根。亦悉了知。若有眾生善根熟已。於未來世當得見佛。亦悉了知。如是觀察。過去世不可說不可說劫。心無猒足。是為第六如海智。菩薩摩訶薩入未來世觀察分別。一切諸劫無量無邊。知何劫有佛。何劫無佛。何劫有幾如來出世。一一如來名號何等。住何世界。世界名何。度幾眾生。壽命幾時。如是觀察盡未來際。皆悉了知不可窮盡而無猒足。是為第七如海智。菩薩摩訶薩。入現在世觀察思惟。於念念中。普見十方無邊品類不可說世界。皆有諸佛於無上菩提已成。今成。當成。往詣道場。菩提樹下坐吉祥草。降伏魔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此起已。入於城邑。升天宮殿。說微妙法轉大法輪。示現神通調伏眾生。乃至付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捨於壽命入般涅槃。入涅槃已。結集法藏令久住世。莊嚴佛塔種種供養。亦見彼世界所有眾生。值佛聞法受持諷誦。憶念思惟增長慧解。如是觀察普徧十方。而於佛法無有錯謬。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了知諸佛皆悉如夢。而能往詣一切佛所恭敬供養。菩薩爾時不著自身。不著諸佛。不著世界。不著眾會。不著說法。不著劫數。然見佛聞法。觀察世界。入諸劫數。無有厭足。是為第八如海智。菩薩摩訶薩於不可說不可說劫。一一劫中供養恭敬不可說不可說無量諸佛。示現自身殁此生彼。以出過三界一切供具而為供養。幷及供養菩薩聲聞一切大眾。一一如來般涅槃後。皆以無上供具供養舍利。及廣行惠施滿足眾生。佛子。菩薩摩訶薩以不可思議心。不求報心。究竟心。饒益心。於不可說不可說劫。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供養諸佛饒益眾生。護持正法開示演說。是為第九如海智。菩薩摩訶薩於一切佛所。一切菩薩所。一切法師所。一向專求菩薩所說法。菩薩所學法。菩薩所教法。菩薩修行法。菩薩清淨法。菩薩成熟法。菩薩調伏法。菩薩平等法。菩薩出離法。菩薩總持法。得此法已。受持讀誦分別解說。無有厭足。令無量眾生。於佛法中發一切智相應心。入真實相。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菩薩如是於不可說不可說劫無有厭足。是為第十如海智。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海智。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大智慧海。

疏 第九如海智。即深廣智。非但求升聳峻。抑亦智體包含故。十中前四。即四無量界。後六竝佛界無量開出。謂五入三世佛善根。六七八入三世佛界。九供多佛。十求多法。竝顯可知。由此因海。得入果海。 上來十行位竟。

*大文第四如寶住下。二十九門。答二十九句問廻向位中行。若并無礙總句。有三十門。隨次配十廻向。於中初有四門。明初廻向。二三廻向。各有二門。四五六七。各唯一門。第八廻向。即十無礙。九有三門。十有四門。至文當知。

佛子。菩薩摩訶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十種如寶住。何等為十。佛子。菩薩摩訶薩。悉能往詣無數世界諸如來所。瞻覲頂禮。承事供養。是為第一如寶住。

疏 今初四門。明救護眾生離眾生相廻向位中之行。即分為四。一明所廻善根。二即大願救護。三即廻向所為。四顯所作成滿。今初所住善根。可貴圓滿故。十中一供事多佛。

於不思議諸如來所聽聞正法。受持憶念不令忘失。分別思惟覺慧增長。如是所作充滿十方。是為第二如寶住。

疏 二聞法受持。

於此剎殁。餘處現生。而於佛法無所迷惑。是為第三如寶住。

疏 三自在受生。

知從一法出一切法。而能各各分別演說。以一切法種種義。究竟皆是一義故。是為第四如寶住。

疏 四說本末法。於中初說從本起末法。如無量義。從一法生。其一法者。所謂無相。次以一切下。攝末歸本。釋成上義。

知厭離煩惱。知止息煩惱。知防護煩惱。知除斷煩惱。修菩薩行。不證實際。究竟到於實際彼岸。方便善巧善學所學。令往昔願行皆得成滿。身不疲倦。是為第五如寶住。

疏 五知斷自在。資糧道厭息。加行道防護。無間道斷除。而不取解脫道證入。為異二乘。留惑不斷。方能究竟斷證故。云何不證。方便巧學無邊佛法。滿昔弘願故。如箭射空。筈筈相拄故。

知一切眾生心所分別皆無處所。而亦說有種種方處。雖無分別。無所造作。為欲調伏一切眾生。而有修行。而有所作。是為第六如寶住。

疏 六悲智雙行。

知一切法皆同一性。所謂無性。無種種性。無無量性。無可筭數性。無可稱量性。無色無相。若一若多。皆不可得。而決定了知此是諸佛法。此是菩薩法。此是獨覺法。此是聲聞法。此是凡夫法。此是善法。此是不善法。此是世間法。此是出世間法。此是過失法。此是無過失法。此是有漏法。此是無漏法。乃至此是有為法。此是無為法。是為第七如寶住。

疏 七知性相無礙。

菩薩摩訶薩求佛不可得。求菩薩不可得。求法不可得。求眾生不可得。而亦不捨調伏眾生。令於諸法成正覺願。何以故。菩薩摩訶薩善巧觀察。知一切眾生分別。知一切眾生境界。方便化導令得涅槃。為欲滿足化眾生願。熾然修行菩薩行故。是為第八如寶住。

疏 八無得之得。

菩薩摩訶薩。知善巧說法。示現涅槃。為度眾生所有方便。一切皆是心想建立。非是顛倒。亦非虗誑。何以故。菩薩了知一切諸法三世平等。如如不動。實際無住。不見有一眾生已受化。今受化。當受化。亦自了知無所修行。無有少法若生若滅而可得者。而依於一切法。令所願不空。是為第九如寶住。

疏 九觀空滿願。

菩薩摩訶薩。於不思議無量諸佛。一一佛所。聞不可說不可說授記法。名號各異。劫數不同。從於一劫。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劫。常如是聞。聞已修行。不驚不怖。不迷不惑。知如來智不思議故。如來授記言無二故。自身行願殊勝力故。隨應受化。令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滿等法界一切願故。是為第十如寶住。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十種如寶住。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諸佛無上大智慧寶。

疏 十受行無厭。於中先正顯。後知如來下。釋成。

佛子。菩薩摩訶薩發十種如金剛大乘誓願心。何等為十。佛子。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一切諸法。無有邊際不可窮盡。我當以盡三世智。普皆覺了無有遺餘。是為第一如金剛大乘誓願心。

疏 第二十種如金剛心。即大願救護。雖廻向皆願。此在初故。謂於當作事。及現作行。皆無齊限。要心堅固。窮其際故。十中。一法門無盡誓願知。

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於一毛端處有無量無邊眾生。何況一切法界。我當皆以無上涅槃而滅度之。是為第二如金剛大乘誓願心。

疏 二眾生無邊誓願度。

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無有齊限不可窮盡。我當以諸佛國土最上莊嚴莊嚴如是一切世界。所有莊嚴皆悉真實。是為第三如金剛大乘誓願心。

疏 三嚴剎。

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一切眾生無量無邊。無有齊限不可窮盡。我當以一切善根迴向於彼。無上智光照耀於彼。是為第四如金剛大乘誓願心。

疏 四廻向。

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一切諸佛無量無邊。無有齊限不可窮盡。我當以所種善根迴向供養。悉令周徧無所闕少。然後我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為第五如金剛大乘誓願心。

疏 五供佛。上三願成佛果。上五皆約當成。竝橫論無畔。

佛子。菩薩摩訶薩見一切佛聞所說法。生大歡喜。不著自身。不著佛身。解如來身。非實非虗。非有非無。非性非無性。非色非無色。非相非無相。非生非滅。實無所有。亦不壞有。何以故。不可以一切性相而取著故。是為第六如金剛大乘誓願心。

疏 次二約其現作。皆豎說無際。謂六見聞無著。

佛子。菩薩摩訶薩。或被眾生訶罵毀呰。撾打楚撻。或截手足。或割耳鼻。或挑其目。或級其頭。如是一切皆能忍受。終不因此生恚害心。於不可說不可說無央數劫修菩薩行。攝受眾生恒無廢捨。何以故。菩薩摩訶薩。已善觀察一切諸法無有二相。心不動亂。能捨自身忍其苦故。是為第七如金剛大乘誓願心。

疏 七安忍不亂。斬首為級。上二誓斷煩惱。

佛子。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未來世劫無量無邊。無有齊限不可窮盡。我當盡彼劫。於一世界行菩薩道教化眾生。如一世界。盡法界虗空界一切世界悉亦如是。而心不驚。不怖。不畏。何以故。為菩薩道。法應如是。為一切眾生而修行故。是為第八如金剛大乘誓願心。

疏 後三亦約當成。謂八徧於時處。修行二利。

佛子。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心為本。心若清淨。則能圓滿一切善根。於佛菩提心得自在。欲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隨意即成。若欲除斷一切取緣。住一向道。我亦能得而我不斷。為欲究竟佛菩提故。亦不即證無上菩提。何以故。為滿本願。盡一切世界行菩薩行化眾生故。是為第九如金剛大乘誓願心。

疏 九以心要。成無際大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知佛不可得。菩提不可得。菩薩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眾生不可得。心不可得。行不可得。過去不可得。未來不可得。現在不可得。一切世間不可得。有為無為不可得。菩薩如是寂靜住。甚深住。寂滅住。無諍住。無言住。無二住。無等住。自性住。如理住。解脫住。涅槃住。實際住。而亦不捨一切大願。不捨薩婆若心。不捨菩薩行。不捨教化眾生。不捨諸波羅蜜。不捨調伏眾生。不捨承事諸佛。不捨演說諸法。不捨莊嚴世界。何以故。菩薩摩訶薩發大願故。雖復了逹一切法相。大慈悲心轉更增長。無量功德皆具修行。於諸眾生心不捨離。何以故。一切諸法皆無所有。凡夫愚迷不知不覺。我當令彼悉得開悟。於諸法性分明照了。何以故。一切諸佛安住寂滅。而以大悲心。於諸世間說法教化曾無休息。我今云何而捨大悲。又我先發廣大誓願心。發決定利益一切眾生心。發積集一切善根心。發安住善巧迴向心。發出生甚深智慧心。發含受一切眾生心。發於一切眾生平等心。作真實語。不虗誑語。願與一切眾生無上大法。願不斷一切諸佛種性。今一切眾生未得解脫。未成正覺。未具佛法。大願未滿。云何而欲捨離大悲。是為第十如金剛大乘誓願心。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發十種如金剛大乘誓願心。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金剛性無上大神通智。

疏 十即寂起用。於中三。一悟寂。二而亦下。起用。三何以下。釋成。於中有三重徴釋。初畨意云。所以即寂而用者。由本願。智不捨悲故。次畨云。所以智不捨悲者。智亦為物故。後畨徴意云。何以要此雙行者。釋有二義。一諸佛皆爾故。二又我下。我先願然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大發起。何等為十。佛子。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我當供養恭敬一切諸佛。是為第一大發起。又作是念。我當長養一切菩薩所有善根。是為第二大發起。又作是念。我當於一切如來般涅槃後莊嚴佛塔。以一切華。一切鬘。一切香。一切塗香。一切末香。一切衣。一切蓋。一切幢。一切旛而供養之。受持守護彼佛正法。是為第三大發起。

疏 第三十種發起。即是廻向所為。發起令現前故。十中前六自分。初三福業大。

又作是念。我當教化調伏一切眾生。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為第四大發起。又作是念。我當以諸佛國土無上莊嚴而以莊嚴一切世界是為第五大發起。又作是念。我當發大悲心。為一眾生。於一切世界。一一各盡未來際劫行菩薩行。如為一眾生。為一切眾生悉亦如是。皆令得佛無上菩提。乃至不生一念疲懈。是為第六大發起。

疏 次三化業大。嚴土亦為攝生故。

又作是念。彼諸如來無量無邊。我當於一如來所。經不思議劫恭敬供養。如於一如來。於一切如來悉亦如是。是為第七大發起。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彼諸如來滅度之後。我當為一一如來所有舍利。各起寶塔。其量高廣。與不可說諸世界等。造佛形像亦復如是。於不可思議劫。以一切寶幢旛蓋香華衣服而為供養。不生一念猒倦之心。為成就佛法故。為供養諸佛故。為教化眾生故。為護持正法開示演說故。是為第八大發起。

疏 後四勝進。七八勝進攝福。

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我當以此善根。成無上菩提。得入一切諸如來地。與一切如來體性平等。是為第九大發起。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我當成正覺已。於一切世界不可說劫演說正法。示現不可思議自在神通。身語及意不生疲倦。不離正法。以佛力所持故。為一切眾生勤行大願故。大慈為首故。大悲究竟故。逹無相法故。住真實語故。證一切法皆寂滅故。知一切眾生悉不可得。而亦不違諸業所作故。與三世佛同一體故。周徧法界虗空界故。通逹諸法無相故。成就不生不滅故。具足一切佛法故。以大願力調伏眾生。作大佛事無有休息。是為第十大發起。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大發起。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不斷菩薩行。具足如來無上大智。

疏 後二勝進起化。謂九證體。十起用。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究竟大事。何等為十。所謂恭敬供養一切如來究竟大事。隨所念眾生悉能救護究竟大事。專求一切佛法究竟大事。積集一切善根究竟大事。思惟一切佛法究竟大事。滿足一切誓願究竟大事。成就一切菩薩行究竟大事。奉事一切善和識究竟大事。往詣一切世界諸如來所究竟大事。聞持一切諸佛正法究竟大事。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智慧究竟事。

疏 第四究竟大事。即所作成滿。十句可知。 初四門救護眾生離眾生相廻向竟。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不壞信。何等為十。所謂於一切佛不壞信。於一切佛法不壞信。於一切聖僧不壞信。於一切菩薩不壞信。於一切善知識不壞信。於一切眾生不壞信。於一切菩薩大願不壞信。於一切菩薩行不壞信。於恭敬供養一切諸佛不壞信。於菩薩巧密方便教化調伏一切眾生不壞信。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諸佛無上大智慧不壞信。

疏 第二不壞信下二門。明不壞廻向中行。此門正明不壞。十句義如前說。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得授記。何等為十。所謂內有甚深解得授記。能隨順起菩薩諸善根得授記。修廣大行得授記。現前得授記。不現前得授記。因自心證菩提得授記。成就忍得授記。教化調伏眾生得授記。究竟一切劫數得授記。一切菩薩行自在得授記。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於一切諸佛所而得授記。

疏 二。十種受記。即廻向行成。十中。一解會佛心。二具解脫分善。三大行已修。此三多約三賢。四五約對面不對面。法蕐云。其不在此會。汝當為宣說等。六初地證如。七八地成忍。八九地具調化方。九十地三大劫滿。十等覺。已入重玄。故云自在。如記慈氏等。若約行布。此位但有前五。因便餘來。若約圓融。竝通斯十。 第二兩門明不壞廻向竟。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善根迴向。菩薩由此能以一切善根悉皆迴向。何等為十。所謂以我善根同善知識願。如是成就莫別成就。以我善根同善知識心。如是成就莫別成就。以我善根同善知識行。如是成就莫別成就。以我善根同善知識善根。如是成就莫別成就。以我善根同善知識平等。如是成就莫別成就。以我善根同善知識念。如是成就莫別成就。以我善根同善知識清淨。如是成就莫別成就。以我善根同善知識所住。如是成就莫別成就。以我善根同善知識成滿。如是成就莫別成就。以我善根同善知識不壞。如是成就莫別成就。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無上善根迴向。

疏 第三十種善根廻向下二門。明等一切佛廻向中行。此門正明等佛。佛為真善知識。同即等義。十中。心即悲智為心。平等契理。餘各一義。皆云同者同一體故。不見二相。故標云。由此能以一切善根皆悉廻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得智慧。何等為十。所謂於施自在得智慧。深解一切佛法得智慧。入如來無邊智得智慧。於一切問答中能斷疑得智慧。入於智者義得智慧。深解一切如來於一切佛法中言音善巧得智慧。深解於諸佛所種少善根。必能滿足一切白淨法。獲如來無量智得智慧。成就菩薩不思議住得智慧。於一念中悉能往詣不可說佛剎得智慧。覺一切佛菩提。入一切法界。聞持一切佛所說法。深入一切如來種種莊嚴言音得智慧。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現證智。

疏 二得智慧。亦廻向行成。故彼文云。住此三昧。入深清淨智慧境界等故。 第三兩門明等一切佛廻向竟。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發無量無邊廣大心。何等為十。所謂於一切諸佛所發無量無邊廣大心。觀一切眾生界發無量無邊廣大心。觀一切剎一切世一切法界發無量無邊廣大心。觀察一切法皆如虗空發無量無邊廣大心。觀察一切菩薩廣大行發無量無邊廣大心。正念三世一切諸佛發無量無邊廣大心。觀不思議諸業果報發無量無邊廣大心。嚴淨一切佛剎發無量無邊廣大心。徧入一切諸佛大會發無量無邊廣大心。觀察一切如來妙音發無量無邊廣大心。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心。則得一切佛法無量無邊廣大智慧海。

疏 第四十種廣大心。明至一切處廻向中行。無量無邊。故無不至。境既無量無邊。心如境而廣大。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伏藏。何等為十。所謂知一切法是起功德行藏。知一切法是正思惟藏。知一切法是陀羅尼照明藏。知一切法是辯才開演藏。知一切法是不可說善覺真實藏。知一切佛自在神通是觀察示現藏。知一切法是善巧出生平等藏。知一切法是常見一切諸佛藏。知一切不思議劫是善了皆如幻住藏。知一切諸佛菩薩是發生歡喜淨信藏。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智慧法藏。悉能調伏一切眾生。

疏 第五十種伏藏。即無盡功德藏廻向中行。於一切法。蘊斯十義。故名為藏。即法而觀。惑者不見。故名為伏。一切各十。是無盡功德矣。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律儀。何等為十。所謂於一切佛法不生誹謗律儀。於一切佛所信樂心不可壞律儀。於一切菩薩所起尊重恭敬律儀。於一切善知識所終不捨愛樂心律儀。於一切聲聞獨覺不生憶念心律儀。遠離一切退菩薩道律儀。不起一切損害眾生心律儀。修一切善根皆令究竟律儀。於一切魔悉能降伏律儀。於一切波羅蜜皆令滿足律儀。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無上大智律儀。

疏 第六十種律儀。即隨順堅固一切善根廻向中行。彼約行首。故廣就施以明善根。今約行本。畧辨律儀。善根皆順平等之理。實通一切。故第八云。一切善根。皆令究竟。究竟即順堅固義。通明十句。攝善饒益。無所不具。通一切善。居然可知。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自在。何等為十。所謂命自在。於不可說劫住壽命故。心自在。智慧能入阿僧祇諸三昧故。資具自在。能以無量莊嚴。莊嚴一切世界故。業自在。隨時受報故。受生自在。於一切世界示現受生故。解自在。於一切世界見佛充滿故。願自在。隨欲隨時於諸剎中成正覺故。神力自在。示現一切大神變故。法自在。示現無邊諸法門故。智自在。於念念中示現如來十力無畏成正覺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圓滿一切諸佛諸波羅蜜智慧神力菩提自在。

疏 第七十自在。即平等隨順一切眾生廻向中行。具十自在。能隨順故。十自在。如八地辨。 已上四五六七廻向。各唯一門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