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七十一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十二

*第九善慧地。初朙大意。

疏 所以來者。瑜伽意云。前雖於無相住中捨離功用。亦能於相自在。而未能於異名眾相。訓詞差別一切品類宣說法中。得大自在。為令此分得圓滿故。次有此來。

疏 言善慧者。攝大乘云。由得最勝無礙智故。無性釋云。謂得最勝四無礙解。無礙解智。於諸智中最為殊勝。智即是慧。故名善慧。即下文中十種四無礙是也。莊嚴論云。於九地中。四無礙慧最為殊勝。云何勝耶。於一剎那。三千世界所有人天異類異音異義問。此菩薩能以一音暜答眾問。徧斷眾疑故。此同下文。

疏 故所離障。離利他中不欲行障。有四辨故。四無礙障。分成二愚。前三為一。名於無量所說法。無量名句字。後後慧辨。陀羅尼自在愚。謂所說法是義。名句字是法。後後慧辨是詞。陀羅尼自在愚。通於上三。二辯才自在愚。即愚第四無礙。

疏 故所證真如。名智自在所依。謂若證得此真如已。於無礙解。得自在故。便成善達法器自在說法行。

鈔 莊嚴論云。四辨自在。成熟眾生。(即此經自在說法。)無邊總持。廣受法行。(即此經善達法器。)

疏 梁論云。由通上真如。得應身果。金光朙中。得智藏三昧。皆一義耳。

論 此地何故名為善慧。為此第九地行。同十住中第九法王子住。每與五位中第九位。竝同法師位。善知眾法。故名善慧地。

*次正釋文。三分之內。初讚請分。

說此菩薩八地時 如來現大神通力 震動十方諸國土 無量億數難思議 一切知見無上尊 其身普放大光明 照耀彼諸無量土 悉使眾生獲安樂

疏 有十三頌。分三。初二如來現相。顯說無功用行。無動之動。難思議故。特此現通。

菩薩無量百千億 俱持踊在虗空住 以過諸天上妙供 供養說中最勝者

疏 次十頌別讚。後一頌結請。別讚中亦三。初一菩薩供。

大自在王自在天 悉共同心喜無量 各以種種眾供具 供養甚深功德海

疏 次一天王供。

復有天女千萬億 身心歡喜悉充徧 各奏樂音無量種 供養人中大導師

疏 後八天女供讚。於中二。初一供。餘七讚。

是時眾樂同時奏 百千萬億無量別 悉以善逝威神力 演出妙音而讚歎

疏 讚中二。初一標讚。

寂靜調柔無垢害 隨所入地善修習 心如虗空詣十方 廣說佛道悟羣生 天上人間一切處 悉現無等妙莊嚴 以從如來功德生 令其見者樂佛智

疏 後六顯詞。於中亦二。初二讚菩薩。通於八地。及說法主。

不離一剎詣眾土 如月普現照世間 音聲心念悉皆滅 譬猶谷響無不應 若有眾生心下劣 為彼演說聲聞行 若心明利樂辟支 則為彼說中乘道 若有慈悲樂饒益 為說菩薩所行事 若有最勝智慧心 則示如來無上法 譬如幻師作眾事 種種形相皆非實 菩薩幻智亦如是雖現一切離有無

疏 後四雙讚佛及菩薩三輪化益。 此文云。菩薩幻智。後結云讚佛已。故文中通讚八九地。如月暜現。前地有故。此法師位。隨機說權實故。

鈔 如月暜現者。偈云。譬如日月住虛空。一切水中皆現影。住於法界無所動。隨心現影亦復然。從此法師下。即九地之德。下文廣具。

疏 文中三。初一身無心而暜應。次二口隨機而演說。後一喻結。心常契中。既特云最勝智心。示如來法。權實朙矣。故纓絡經中說十種善。前九依三乘人。各成三乘。第十名佛乘種性。謂初聞佛法。即發佛心。唯觀如如。修佛智慧。終不為悲願纏心。一向不起二乘作意。第九為悲願纏心。故此云。慈悲樂饒益。朙文若斯。云何不信。

如是美音千萬種 歌讚佛已默然住 解脫月言令眾淨 願說九地所行道

疏 結請可知。

*第二正說分。先朙地行。文有四分。一法師方便成就。謂此地能起辯才說法。名法師地。趣地。行立。名方便故。二智成就。具能知法之智慧故。三入行成就。達所化器之心行。故四說成就。稱根正授故。四中初一入心。餘皆住心。亦攝三位。至下當知。然第八地中。但淨佛土。教化眾生。此地辯才力故。教化眾生。成就一切相。能教化故。一切相者。具上四分故。初分中三。初牒前起後。前得二諦等智故。次正顯方便。三結行入地。今初。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無量智思量觀察。

*二正顯方便。

欲更求轉勝寂滅解脫。復修習如來智慧。入如來祕密法。觀察不思議大智性。淨諸陀羅尼三昧門。具廣大神通。入差別世界。修力無畏不共法。隨諸佛轉法輪。不捨大悲本願力。得入菩薩第九善慧地。

疏 文有十句。不離二利。論云。一一五三句示現者。初句利他。次句自利。故云一一。次五利他。後三自利。故云五三。示現之言。通上四段。初句依無色得解脫想可化眾生。利益他故。化其令得大般涅槃。故云轉勝。論主謂菩薩不求自滅。故作此釋。然經既云更求寂滅。何妨自求。以七八九地。同得無生。八地得忍。寂滅現前。依勸起修。此求上品。名為轉勝。即用而寂。真解脫故。若依此義。前二自利。亦可十句。俱通二利。於理無失。且依論解。二依未得究竟自利益故。復修習如來智慧。三依根熟菩薩。化入如來秘密。三密化益故。四依邪念修行可化眾生。令觀察不思議智。得正念故。謂觀無念。見智性故。五依未知法眾生轉法輪。令得知故。即淨陀羅尼三昧門。皆說法所依故。六依邪歸依眾生。具廣大神通。令入正法故。七依信生天眾生。令入差別世界佛淨土故。上五中。一無證。二無行。三無解。後二無信。下三自利中。八依正覺內證智德。故修力等。九依轉法輪外化恩德。十依無住涅槃斷德。三得入下。結行入地。可知。 一法師方便成就竟。

論 以如是無量智慧思量觀察。欲更求轉勝寂滅解脫者。朙第八地。入理智無功。趣八升進如來佛果十力四無畏大用寂滅無功用故。復修習如來智慧者。朙修八九地。於佛功用未自在故。入如來祕密法者。過思量修習所知。而不作念暜應萬有。無休息故。觀察不思議大智性者。是根本暜光朙大智也。性者。朙智體也。性無依住。對根物而成大用故。淨諸陀羅尼三昧門者。以無依住智。暜應物而成大用。是正受總持義故。具大神通者。智隨根應。名之為神。不往而體徧十方。名之為通。已下如文自朙。已上是修第九地向。

*第二智成就。此下二三段。攝王子住。知法知根。皆法王軌度等故。且依智成。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善慧地。如實知善不善無記法。行有漏無漏法。行世間出世間法。行思議不思議法。行定不定法。行聲聞獨覺法。行菩薩行法。行如來地法。行有為法。行無為法。行

疏 文中初總知三性。謂淨染不二。不二即無記。

鈔 不二即無記者。不同前二。故云不二。淨即是善。順理清升故。染即不善。違理離穢故。

疏 後有漏下。展轉別開。一於淨法。開漏無漏。謂施戒等取相心修。與漏相應。名為有漏。無漏反此。二於無漏開出。見道已前名世。見道已去。名出世。三即就上二世出世異。名為思議。即世出世。名不思議。亦可於出世中。約教證二道。四彼有漏思議中。定能證入。名之為定。為緣所動。名之不定。亦可佛性定有。餘一切法皆悉不定。

鈔 四彼有漏者。以思議通於二義。今明定能證入。意取地前思議。故兼取有漏之善。言定能證入者。大乘之中。種性堅固名之為定。為緣所動。名為不定。故仁王受持品云。習忍已前十善菩薩。有退有進。譬如輕毛。隨風東西。是諸菩薩。亦復如是。雖以十千劫行十正道。發三菩提心。乃入習忍。亦常學三伏忍法而不可定。名是不定人。是定人者。入生空位聖人性故。必不起五逆十重等。若通諸乘說。小乘忍心已去名定。餘必不定。

疏 五總上諸善。開出三乘。謂諦緣度等。皆通上四。故唯佛果一。是唯無漏等。而屬菩薩乘果。

鈔 五總上者。三乘。皆有有漏無漏。世及出世。教證二道。定不定等。故云皆通。

疏 六於三乘法中。示有為無為。依順行故。此是善體。故後朙之。謂滅諦緣性。彼岸真理。皆名無為。道諦緣智。能證修起。皆名有為。如來一切皆是無為。佛智有為。非極說故。涅槃令覆有為相故。三乘聖人。依此起行。依此差別。故名順行。

鈔 三乘聖人下。釋上論文。依順行言。然有二意。一依起行。二亦依無為。成差別位。 二智成就竟。

*第三朙入。行成就於中三。初總標章門。二依章廣釋。三總結安住。今初。

此菩薩以如是智慧。如實知眾生心稠林。煩惱稠林。業稠林。根稠林。解稠林。性稠林。樂欲稠林。隨眠稠林。受生稠林。習氣相續稠林。三聚差別稠林。

疏 有十一林。一眾生心者。是總。故論云。依共。以通是下十染淨共依故。菩薩依此而知。故名為依。下依義準之。餘十是別。不出三雜染。故論云。依煩惱業生。生是苦果。今當第九。論釋餘七云。依共。染。煩惱染淨等。依定不定時。謂次根等四。同是業。故名共。隨眠。即煩惱種。名染。眠伏藏識。令心染污故。受生即生。如前已說。餘二通三。故不出三也。二云何通。謂習氣無別體。是染淨等氣。分故。三聚但是約時定不定故。

鈔 上論七林。總有四節。一依共字。攝根解性欲四林。二染字。即隨眠林。三煩惱染淨等。即習氣林。四依定不定時。即三聚林。四節皆合有其依字。初一後一有依。中二畧無以初依字。該於中二。若具。應云。依共。依染。依煩惱染淨。依定不定時也。二云何通下。二別釋二林。此句徵問。後謂習氣下釋。

疏 十皆名稠林者。多故名林。難知曰稠。論經十林。皆有。行字謂不正信義。故名心行等稠林。心行若絕。證信圓朙。非稠林行。在此十名。多如發心品辨。而習氣一。通於二義。一者殘習。二者種子熏習。如下當辨。

論 經云。此菩薩以如是智慧。如實知眾生心稠林者。總舉煩惱廣多如稠林。皆由心起。無心即諸行稠林滅。大智如林。能暜覆護一切眾生故。煩惱稠林者。迷法界自性緣生。成等虛空界世界微塵數一切煩惱稠林。朙煩惱廣多。翳障如稠林。一達智境。便為萬行功德稠林故。業。根。解。種性。樂欲。竝可知。

*第二依章廣釋。文分九段。以解性欲。合一例故。今初心稠林。

此菩薩如實知眾生心種種相。所謂雜起相。速轉相。壞不壞相。無形質相。無邊際相。清淨相。垢無垢相。缚不缚相。幻所作相。隨諸趣生相。如是百千萬億。乃至無量。皆如實知。

疏 文三。謂總。別。結。別中略舉十門。攝之為八。二三後二合故。一差別相。心。意。及識六種別故。此八緣境。許得齊起。故名雜起。又雜起者。必與所俱。極少。猶有徧行五故。

鈔 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識。

疏 二速轉下二句。朙。行相。四相遷流故。速即是住。住體輕危。速就異故。轉者是異。壞即是滅。不壞是生。故論經但一句。云輕轉生不生相。論云。住異生滅行故。

鈔 論云住異者。住釋上輕異釋上轉。生釋於生。滅釋不生。

疏 三無形質者。第一義相。觀彼心離心故。云何離。謂心身不可得故。身者。體依聚義。即同起信。心體離念等。四無邊際。始自相。順行無量境界取故。取境不同。故名為自。

鈔 取境不同者。此下疏釋八識緣境。有同有異。前五轉識緣五塵境。是現量故。第六意識緣一切法。通三量故。第七末那緣賴耶為境。是非量故。第八賴耶緣於三境。謂種子。根身。器世間故。亦現量攝。廣如唯識。

疏 上四相。初一是所相。二是能相。此二竝心之相。三是心之空性。性相不同。合為心體。四即心用。此四竝通染淨。後四朙淨心隨緣。由第五隨煩惱緣成六七。隨業生緣成第八。謂第五清淨者。自性不染相。即自覺聖智。真妄所依。不空性也。染而不染。名自性淨。次下二句。即不染而染。謂六垢無垢者。即同煩惱不同煩惱相。隨緣有垢。性恆離故。七缚不缚者。同使不同使相。義不異前。但種現有別耳。八有二句。同名因相。隨因受生故。菩薩以幻智願力生故。餘眾生隨業諸趣生故。

鈔 隨因受生相。通釋二句。菩薩以下。別釋二句。幻所作相。同於摩耶大願智幻耳。

*第二釋煩惱稠林。

又知諸煩惱種種相。所謂久遠隨行相。無邊引起相。俱生不捨相。眠起一義相。與心相應不相應相。隨趣受生而住相。三界差別相。愛見癡慢如箭深入過患相。三業因緣不絕相。略說乃至八萬四千。皆如實知。

疏 亦三。別中九句。攝為三種事。後七合故。

鈔 攝為三種事者。一即遠入相。二難知相。三染相。

疏 一遠入相。乃至有頂故。此約四住現行久者。無始常隨故。

鈔 明分齊湥。至於有頂故。四住揀於無始無明。現惑揀種故。

疏 二無邊引起者。難知相。言語無邊者。修習無量善根故。引起者。引起惑故。惑與善俱。所以難知。即勝鬘中。恆河沙等上煩惱也。上朙豎湥。此辨橫廣。

鈔 無邊引起者。論云。二難知無量善根等修業行故。餘如疏釋。言恆沙等上煩惱者。以善無邊。一一善上。皆有煩惱故。亦即所知未盡。則無法之上而無惑也。

疏 三俱生下七句。合為染相。即三雜染。謂此煩惱。亦與業生。二俱起故。即分為三。初三句當體朙煩惱染。一俱生不離者。朙隨所缚。此句總朙能所。所缚即妄心。謂惑與妄心。遞共同事。故云俱生。生即是事。然離惑不名妄心。離心惑依何住。故迭共相依。名為不捨。二眠起一義者。是以何缚。謂使為能缚。使即隨眠。起即現行。現行由使不得解脫。以現及種。同一惑義故。然下辨使。不必與現行俱。此中現行。必由於使。如有種子。未必有芽。若已有芽。必依種子。故云一義。三與心相應不相應者。是所缚事。事即真心。若被妄染。名與相應。是缚非解心性淨故。名不相應。示可解脫。二隨趣下。有二句。約生。朙煩惱染。論云。身事生道界因故者。苦報集起。名身事生。上句是道因。下句是界因。

鈔 隨趣下。謂就生雜染中。明於煩惱。先舉論總釋。從苦報下釋論。從上句下。以經對論道界因。道界因言。彰惑之過。

疏 三愛見下二句。約業朙煩惱染。初句朙於三。分中業因。障解脫故。言三。分者。愛。是欲求中。追求現報受欲。行者。見。是邪梵。行求。癡。是欲求中。追求現報習惡。行者。故論云。無戒眾生。為現少樂。習眾惡行。愚癡之甚。慢通上三。而多屬見。有求屬生染所攝。故此略無。上三俱障解脫。過患難拔。如箭入木。故外道得非想定。尚與見慢相應。上即論意。亦可見愛等通七識中煩惱。故云湥入。下句朙此惑隨順世間身口意業。不斷起因故。結中八萬四千煩惱。隨好品自朙。

*第三釋業稠林。

又知諸業種種相。所謂善不善無記相。有表示無表示相。與心同生不離相。因自性剎那壞而次第集果不失相。有報無報相。受黑黑等眾報相。如田無量相。凡聖差別相。現受生受後受相。乘非乘定不定相。略說乃至八萬四千。皆如實知。

疏 文亦三。別中十句。為九種差別。後二合故。初一道因差別。謂通說三性為六趣因。引業唯善惡。各有三品。二地已說。滿業通三性。名言熏習。亦通三性。許為種因故。

鈔 引業唯善惡者。俱舍業品云。一業引一生。多業能圓滿。釋云。引業謂總報業。但由一業。唯引一生。若許一業能引多生。時分定業。應成雜亂。若此。一生多業所引。應眾同分。分分差別。以業果別故。注云。分分差別者。謂數數死生。多業能圓滿者。別報業也。謂一生身。圓滿莊嚴。許由多業。譬如畫師。先以一色圖其形狀。後填眾彩。一色圖形。喻引業一故。後填眾彩。喻滿業多。是故雖同稟人身。於其中間。有支體色力。莊嚴缺減。滿業通三性者。唯識第八云。然諸習氣。總有三種。一名言習氣。謂有為法。各別親種。二我執習氣。三有支習氣。下二習氣。六地廣明。其名言習氣。問明已釋。為明三性。故復重舉。論釋名言習氣云。名言有二。一表義名言。即能詮義音聲差別。二顯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隨二名言所熏成種。作有為法各別因緣。彼疏釋云。名言熏習。即三性法。各自親種。表義名言。即能詮義音聲差別者。揀無詮聲。彼非名故。然名乃是聲上屈曲。唯無記性。不能熏成色心等種。然因名起種。名名言種。謂因於名。令心了知而成種故。今經從因起之義。乃顯境名言。故云許為因種。

論 經云。又知業種種相者。都言之也。所謂善不善無記。善不善可知。無記者。有二種。一不記善不善。及昏沉睡眠。是不善無記。二三昧正受。心境俱亡。正智現前。但為眾生轉正法輪。於其自他。無法可記。故云無記相。

疏 二有表示等者。自性差別。然論經此句云。作未作相。此則竝以思為自性。故論云。此有二種。一籌量時。此在意地。唯有審慮一種思故。釋未作義。二作業時。釋經作字。有決定思。若在身語。唯發動思。成唯識云。動身之思。名為身業。發語之思。名為語業。然今既云有表示等。即表無表業。各通三業。表則三皆是思。無表則非心非色。或說色收。義如別說。

鈔 云自性者。造作之義。是業自性。論初釋中。但云自性差別。然今既云下。但順經文。而非論意。表即表彰。相可見故。無表反此。俱舍業品偈云。此身語二業。俱表無表性。釋曰。論釋此二。其文繁廣。今當畧示。初立有宗正理云。身表許別形。故形為身表。如合掌等。許有別形。形即是表。表善惡故。表即是業。此之形色。依身起故。名為身業。次破正量部云。非行動為體。行動即是有為。有為剎那後有盡故。此之滅法更不待因。身表是果。果必待因故。論主次復破有宗云。形色亦非實。有應二根取。謂依多顯色。假立長等。無別極微。故假非實。若言有實。顯是眼境。形可身取。今顯即形。應二根取。形雖是表。而非是業。業是思故。依身。行門。故名身業。次立語云。語表許言聲。謂且許之。以其言聲為語業體。業體亦以發語之思以為語業。語門。行故。語之業故。則分同大乘。言無表者。俱舎云。無表雖以色為其性。如有表業而非表示。令他了知。故名無表。又頌云。亂心無心等。隨流淨不淨。大種所造故。由此說無表。然上依小乘。唯識論示正義云。然心為因。令識所變。示色等相。生滅相續。轉趣餘方。似有動作。表示心故。假名身表。然因心故。識變似聲。生滅相續。似有表示。假名語業。釋曰。唯識但約心變。即異小乘。次明無表云。表既不實。無表寧真。然依思願善惡分限。假立無表。理亦無違。次約大小二乘對辨。然俱舍意。唯身語二。具表無表。而唯識意。無表既依。表上假立。是故疏云。表則三皆是思。若以非色非心而為無表。則意亦有矣。故瑜伽五十三云。云何表業。略有三種。一染污。二善。三無記。若於身語意十不善業道。不離現行增上力故。有身語表業。名染污表業。所治三也。若即於彼誓受遠離所有身語表。名善表業。此身語善表也。若諸威儀路工巧處一分所有身語表業。名無記表業。此身語無記表業。若有不欲表示於他。唯自起心。內言思擇。不說語言。但發善染污無記法現。行意表業。名意業。釋曰。此顯意業。亦具三性。自能曉了。我今造作如是事業。別表於後。意俱之表。名為意表。意為無表。如理思之。故知大乘。三皆有表。廣如別章。

論 有表示無表示相者。朙有表業者。或有業。因有表示生。即因有前境。可見聞覺知。由心取彼以成業種。或有業種。外無表示。由心橫念。自計成業相。

疏 三與心同生不離者。方便差別心共生熏心。不別生果故。謂此業思。與等起意識共生。隨其善惡生已。即熏本識。成名言等種種似能熏。故云不別。生果。即不離義。

鈔 方便心業者。心為起業之方便故。經云。與心同生不離者。業共心生。生已不離。此言業。行常依心王也。與等起者。俱舍頌云。等起有二種。因及緣剎那。如次第應知。名轉名隨轉。引論解釋。已如六地。然今此中。正同緣等起也。與所起業同剎那故。故云意識共生。言隨其善惡生已。即熏成名言等種者。此文影畧。若善惡熏。即成業種。意識等熏。成名言種。由上意識共生故。然要由業熏。心方成種。故云爾耳。疏中等言。等於業種。言種似能熏。亦有二義。一似善惡。惡生苦果。善生樂果。二似名言。所熏第八。成異熟種。能熏七識等。成名色等種。上二竝言不別生果。言即不離義者。結歸於經。謂業種不離心。得果不離種也。

論 與心同生不離相者。朙業由心起。心即是業。如鏡中像。業所報果。是心影像。心亡境亡。

疏 四因自性等者。盡集果差別。謂無始業因。以是有為故。自性剎那壞。故云盡。此顯非常。而得持至果。功不敗亡。故云集果不失。此顯非斷。前念雖滅。後念續存。故云次第。亦是因即頓熏。果則次第。如識等五也。

鈔 前念滅下。釋經次序之言。然有二意。一即就上因滅果生以明次第。二亦是因即頓熏下。唯就果中以明次第。如六地明。

論 因自性剎那壞而次第集果不失。相者。朙作業由迷自性。雖作妄業。忽起還亡。雖不常繫在前。所集果報。一一不失。自非正智現前。諸業便為智用。未可脫也。

疏 五有報無報者。論云。已受果未受果差別。過去生報業。現在已受。名為有報。後報未受。名為無報。非謂全無。更有一理。謂已悔之業。則許無報。有報可知。

鈔 論云等者。此句明業得報遲速。言過去生報業。現在已受者。且約一相。隨近以明。若今世受。更是前前所造之業。即亦得是後報之業。名為已受。是則後報之業。已潤有報。未潤無報。亦應云。已熟已受。未熟未受。更有一理者。上是六地緣生中護外三過中。此通業無報難。上論答曰。業有三義。故不受報。一未造。二未潤。三得對治。前即第二義。今即第三。未造之業。即前無作是也。

論 有報無報。相者。三界眾生。及二乘。并淨土菩薩皆是有報相。唯一乘佛果。染淨心亡。不依果報。但為隨眾生樂欲。隨物現形。似如意摩尼。與物同色。無自性。無他性。為本來與一切眾生同其一心。任彼心所見。達者法自如是。非作用往來故。

疏 六黑黑等眾報者。對差別。謂四業相對。成差別故。初二黑白相對。後二漏無漏相對。言黑黑者。即四中。初一因果俱惡故。又因果俱與無朙相應故。即三塗業。等者。等於餘三。謂二名白白業。因果俱善故。俱與智朙相應故。即色界善業。三黑白業。即欲界善業。因中善惡雜故。受報亦愛非愛雜。四非黑非白業。謂諸無漏業。無異熟故。對上黑白二業。立雙非名。言眾報。相者。上三有報故。論云。業集成就故。若俱舍意。其黑白業。約相續說。以無一業。及一異熟。是黑亦白。互相違故。言相續者。謂或意。樂黑。方便白。如為誑他。行敬事等。或意。樂白。方便黑。如愍弟子。現麤語等。若以義推。正以諂心而行敬事。亦可同時。餘廣如雜集第八。俱舍十六。

鈔 初二等者。釋論對字。然其論經。具有四句。云黑業。白業。黑白業。非黑非白業。論釋云。黑業對白。白業對黑。不黑不白。對二業。二業即是第三黑白業也。後二漏無漏相對。漏即亦黑亦白業故。

疏 七如田無量者。因緣差別。謂識種為因。業田為緣。隨田高下等殊。令種亦多差別。故論經云。業田無量相。

鈔 因緣差別者。彰業能為緣。容因種故。隨田高下者。上句單約喻下句雙含法喻。又云。令種差別者。且約喻明。如穀子隨田肥瘦。非令種榖而生豆芽。若約江南為橘。江北為枳。則亦少有變種之義。然名流類。非全差別也。若約法說。識種無異。由業善惡。識招苦樂。即令種異也。

疏 八凡聖差別者。即已集未集差別。出世未集。世已集故。

鈔 出世等者。約凡未能集聖法故。以釋經文凡聖差別故。

疏 九十二句。定不定差別。前句朙三種時報定不定。謂現作現得報。名現受。現作次來生獲報。名生受。現作。第三生去。方得報。名後受。

鈔 然此三受。畧說有三因。一由於因。如於佛僧。慈定。滅定。及無諍定。見修道出。作供養者。得現樂報。於父母王等作損惱業。得現苦報。二由業體。如不動業。得樂生報。五無間業。得苦生報。三由。行願多福之人。罪得生報。現世輕受。疾得菩提故。多罪之人。都無現報。以造重惡。趣生報故。諸相好業。皆得後報。不可一生即成佛故。又諸輪王。多受後報。劫減修因。劫增受果故。

疏 第十句朙乘非乘定不定乘。即三乘。唯修自乘業名定。乍修此乘。復修彼乘。名為不定非乘謂世間無運出義故。定者難度。不定易度故。

鈔 定者下。此約非乘及與二乘。各於自分巳定。大乘若定。更不須度。是故不言定者易度。

疏 結中亦言八萬四千者。惑因既爾。所起之業亦然。根等諸門。皆成八萬。飜此即顯波羅密門三昧門等。

鈔 根等諸門者。由惑有業。惑有階降。業亦如之。或依根有勝劣。性有差異。解有淺深。欲有輕重。各成八萬。言飜此即顯等者下。明能治。一一惑等。皆至彼岸。窮理盡性。即是八萬四千度門。若於惑等寂妄不動。即是八萬四千三昧。若於惑等一一無羇。即八萬四千解脫。

*第四釋根稠林。

又知諸根輭中勝相。先際後際差別無差別相。上中下相。煩惱俱生不相離相。乘非乘定不定相。淳熟調柔相。隨根網輕轉壞相。增上無能壞相。退不退差別相。遠隨共生不同相。略說乃至八萬四千。皆如實知。

疏 於中二。先別。後結。別中十相。為九差別。一說器差別。謂說法所授之器。信等五根。有下中上故。亦是鈍中利。謂於教理。受有遲速。及多少故。

鈔 受有遲速者。鈍者遲少。利者速多。中者水鴈之間。淺湥亦爾。

疏 二根轉差別。過未為先後際。現在已定。兩望論差。謂前上中下根。於三際中。互望轉變。若後轉為中上。前根則下。後轉為下。前根則增。是差別義。不轉則平。是無差別。三三性差別。謂約菩薩等三乘根性相形。為上中下故。不同第一通於三乘。

鈔 三乘根性者。小乘為下。緣覺為中。大乘為上。亦猶羊鹿牛形之大小也。

疏 四煩惱染差別。謂喜樂。等五受根。隨貪等煩惱得增上故。

鈔 謂喜樂者。喜樂生於貪。憂苦生於瞋。捨根生於癡。後於此類煩惱而有勝用。故名煩惱染根。

疏 五六二相。朙定不定差別。初句乘非乘。皆約熟不熟朙。大乘中熟者定。不熟者不定。小乘中熟者不定。可轉向大乘故。不熟者定。各隨自乘而解脫故。若世間非乘。熟者不定。可化入道故。不熟者。報已定故。且蹔捨之。即離世間中。待時方化清淨捨也。後句淳熟調柔。一向是定。

鈔 大乘中者。前章約業。明定不定。今此約根。居然自別。又前定不定明難易度。今此約熟明定不定耳。即離世間者。彼有十種清淨捨。然有二類待時。今皆當之。一以第四云。於法器眾生。待時而化。於無法器。亦不生嫌清淨捨。釋曰。今但用法器待時。二第九捨云。或有眾生。根已成熟。發生慧念。而未能知最上之法。待時而化清淨捨。今全用之。是以疏云。且蹔捨之。

疏 六隨根網輕轉壞者。順行差別。此知眼等根順行境界。得增上故。於中有三種順行。一依身順行。謂六入展轉。迭共相缚。如網魚鳥。不得解脫。故云根網。此行內境。二生滅順行。謂體是有為。生住不久。故云輕易可異滅。故云轉壞。三觀行取相順行。此行外境。即論經云取相。今文闕此。或網中收。

鈔 一依身者。此論語倒云身依順何行。今疏正用。謂六入者。如意識徧緣於六根中。根法隨識。亦行六中。眼見自身。耳聞自聲。聲身竝在內根所攝。由根隨識。緣於眼根。令根被缚。不得解脫。餘例可知。故云展轉。二生滅順行。此言是倒。若正。應云順行生滅。根與心王。相隨染污。故順生滅。易可異滅者。以生住釋輕。以異釋轉。以滅釋壞。三觀。行順行者。以覺觀心。行六塵故。或根網中收者。六根取於六塵。根網塵也。六塵引於六根。塵網根也。故其根網。攝論取相。

疏 七聲聞淨差別。望凡夫。二乘行增上故。以二乘根。由滅障能成。故煩惱無能壞。

鈔 七聲聞淨下。下二約人。今初聲聞。言望凡夫。二乘。行增上故者。然論下重釋云。聲聞淨者。行增上。滅障能成故。今疏取論釋經。此上釋增上。謂二乘淨相。對望凡夫。不求涅槃。今能求故。故於出世。得增上也。從以二乘根下。釋無能壞。兼釋論中滅障能成。

疏 八菩薩淨差別。此通三種退不退也。

鈔 八菩薩淨者。即大乘根三不退。大者。即位證念也。

疏 九遠隨等者。示一切根攝差別。謂三無漏根。總攝諸根。三者。一始行。即未知當知根。二方便。即已知根。正在修道。故名方便。三報熟者。即具知根。謂前信等。共三無漏根生。而隨優劣三位不同。自始至末。故名遠隨。此之三根。於修無學涅槃得增上故。

鈔 從謂三無漏下。疏釋論文。初修為始。正行善巧為方便。究竟名報熟。配三無漏。義見上文。謂前信等下。以論會經。釋不同遠隨之言。其信等共三無漏根。釋共生義。根與法行。相應起故。而隨已下。釋不同義。自始至末下。釋遠隨義。此之三根下。釋成根義。以勝用光顯增上名根。

疏 此上九中。初二約信等。三五七八。竝約三乘。通於諸根。四約五受六約眼等。九約三無漏根。二十二根。已朙十九。男女命根不足可辨。餘如俱舍根品。麤說即然。細分無量。故結云。乃至八萬四千。

*第五例三稠林。

又知諸解輭中上。諸性輭中上。樂欲輭中上。皆略說。乃至八萬四千。

疏 三稠林。謂解。性。欲。此三與根性相順入。舉一可反三隅。故皆畧例。

鈔 然解性欲三。畧如十力章。廣如發心功德品。言性相順入者。依根生解。依解成性。依性起欲。皆悉相似。名為相順。義理相參。名為順入。以此例根。更不廣說。

*第六釋隨眠稠林。

又知諸隨眠種種相。所謂與深心共生相。與心共生相。心相應不相應差別相。久遠隨行相。無始不拔相。與一切禪定解脫三昧三摩鉢底神通相。違相。三界相續受生繫缚相。令無邊心相續現起相。開諸處門相。堅實難治相。地處成就不成就相。唯以聖道拔出相。

疏 先總。後別。總中晉及論經。皆名為使。論云。隨順逐缚義故。如世公使。隨逐眾生。得便繫缚。即是隨眠。眠伏藏識。隨逐纏繞故。此唯約種。不同小宗。別有十二句。論攝為二。前六朙何處隨逐。後六朙以何隨逐。今初為五。一合初二句。約心朙處。初句於報心隨逐。正顯眠伏藏識。即久安眠處。而言深者。無始來有。微細難知故。下句於非報心隨逐。即轉識分別事識。不離現事而生。故但云心。即蹔迴轉處。

鈔 今初為五者。一約心明處。二就果明處。三就位明處。四就時明處。五約行明處。今初言報心者。異熟賴耶。總報體故。微細等義。頻見上文。不離現事者。故唯識等。名前七識為異熟生。非是報體。酬昔心種。不得名報。而七識皆依第八。託緣現起名不離現事。種隨現起。或有或無 名蹔迴轉處。如人假寐。不必本房。

疏 二相應不相應者。約三界朙處。唯與當界心相應。不與異界心相應故。三久遠隨行相者。約地朙處。論云。隨順乃至有頂故。然有頂之言。通有二義。一至金剛之頂。二至三有之頂。今取通大小義。直云有頂。論經但云遠入。今云久遠。亦無始來。上至九地頂故。

鈔 九地之言。亦通二義。對上三有之頂。即三界九地之九。謂欲界。四禪。四空。應為九耳。若順後義。即善慧地。第十當其斷盡位故。

疏 四無始不拔相。此約時朙處。處既無邊。時亦無始。唯智能怖隨眠冤賊。既未曾有聞思修智。故不能拔出。五與一切禪定等者。此約行朙處。由隨眠隨逐。令世間禪定等。不能滅愛見等心。不能隨順正修行故。名為相違。故下偈云。禪定境排仍退轉也。後三界下。朙以何隨逐。即顯隨逐之相。由此相故。名為隨眠。此有六種。一於上三有不斷隨逐。所以三有不斷。相似相續者。由有此使作繫缚故。如世眠者不能起牀。

鈔 後三界下。明以何隨逐中。除第四句。彰隨眠體虛。餘五亦就前處以明隨逐。而文不次。一即就前第二約界明處。以明隨逐不斷。即是隨逐之相。

疏 二遠時隨逐。即於上無始時。令心相續。現起無邊。如世眠者。夢心相續。

鈔 以辨隨逐。即經令無邊心相續現起相。

疏 三開諸處門者。一身生隨逐。謂於前一身之上報非報心朙隨逐也。如世眠者。夢中見聞。於中二義。一令眼等諸根門集生六種識時。使與同生。故云開門。此朙外逐方便心。二論云。及阿賴耶熏故。此朙內熏報心。論經門字下。更有集字。即阿賴耶集起之心。然是諸處通依故。今經義含耳。

鈔 三開處門。始於第一約心明處。以辨隨逐。集生六識。即隨逐相。餘如疏文。但言今經義含者。諸處之中。意處攝賴耶故。

疏 四堅實難治。即不實隨逐。謂修禪等時。不得真實對治故。不實堅實。如世重眠。不得重觸大聲。無由起故。

鈔 四堅實下。彰隨眠體虛。不就前處。

疏 五地處等者。微細隨逐。此於上有頂處九地中。六入處煩惱身隨逐故。然九地有二義。一約三界九地。雖竝成就。細故不知。成處多少。名不成就。如世眠者。夢中謂覺。二以善慧為九地。十地猶有。故名微細。不成就者。此地中分。有斷除故。故下偈云。金剛道滅方畢竟故。

鈔 五地處者。五即就前第三約位明處以辨隨逐。言九地中六入處者。以論經云。地入隨順不隨順相。論釋云。九地中六入處煩惱身隨逐故。釋曰。身即體也。然九地下。是疏釋論。對二有頂。存二九地。二約善慧九地中。就所知障種。十地猶有等覺二愚。從入地來。地地雙斷。故於九地。已斷十八。故云此地。分有斷除。次引金剛方畢竟。雙證上二。金剛方畢。明十地猶有。既言方畢。明九已有除。又約煩惱障種。金剛頓斷。亦成於經。地地之中。皆有成就義。

疏 六離苦隨逐。謂唯無分別智。出世間聖道。方能拔出。如眠得觸。

鈔 六離苦隨逐者。此就前第五約。行明處辨隨逐義。唯以出世聖道方能離者。則反顯世間之道諸定等不能離也。故論云。餘行不能離故。此以不能離。即隨逐相。前第五中。以有成就為隨逐相。

*第七釋受生稠林

又知受生種種相。所謂隨業受生相。六趣差別相。有色無色差別相。有想無想差別相。業為田。愛水潤。無明暗覆識為種子。生後有芽相。名色俱生不相離相。癡愛希求續有相。欲受欲生無始樂著相。妄謂出三界貪求相。

疏 受生稠林。於中十句。先總。後別。論通為八。一身種種。謂形類多故。二業因種種。

鈔 第七受生稠林。論通為八者。八中前七。對因顯果。後一約對後苦。彰能生集。就前七中。攝為三對。謂初二。次三。後二。其三對中。皆初當相論生。後對因說生。就初對中。一身種種。當相論生。二業因種種。對因辨生。由業不同。故生成種種。

疏 三住處種種。四四五二句。色想上下種種。五同外色因種種。謂田等。取外同喻故。

鈔 第二對三句中。前二句當相論生。三住處種種。非唯六趣。一趣之中。無量處故。四四五二句。色想上下種種者。今經二句。為論中一句。經云。有色無色差別相。有想無想差別相。二界有色無色界為無色。無想天為無想。餘皆有想。而言上下者。以無色為上。有色為下。無想為上。有想為下。應更有非想非非想。亦無想收。而論但云。色想上下。故遠公問云。無色云何。得為色中上下。釋云。彼無粗色。有細色故。又問。無想云何。得為想中上下。答義同前。意云。彼無粗想。有細想故。餘如初地中辨。五同外色種種。即對因辨生。以舉過業之因。顯有芽故。廣如六地。

疏 六自體種種。名色與識俱生。相依不離。是報自體故。七本順生因種種。謂癡愛為本。順生求有。令有續故。

鈔 第三對中。六自體種種。即當相論生。亦如六地。然有體唯名。有體唯色。有體具二。故云種種。七本順生下。即對因辨生。此上論文謂癡愛下。疏順論釋。若遠公云。論中語倒。若正。應云順本生因。謂現在之生本因癡愛。依今生上。還起癡愛。故云順本。亦不違理。

疏 八末後二句。集苦諦種種。謂三求不同。皆是集因。但集苦果。故云種種。上句顯欲有二求。欲受即欲求。貪愛共取。追求不已故。欲生即求有。愛生三有。自得勝身。復攝眷屬故。言無始樂著者。顯上二求之過。下句即邪梵行求。由心取著故。不知三界輪迴。貪求三界大小無量之相。妄謂涅槃。謂或拍腹為道。或計無想非想為涅槃故。

鈔 八末後下。約對後果彰其生集。故名集苦諦種種。謂三求下。疏取論意。以為解釋。論中先總釋論名。後上句下。別消經文。先釋上句二求。言欲受者。受即樂受。欲生五欲。增取追求。招於當苦。言欲生者。體即是想。取三界勝相。而欲生故。下句即邪梵行求中。初總明。此言輪迴。即論往來上下。次貪求三界下別說。小即欲界。大即色界。無量即空識二無色。竝如八地。妄謂涅槃。總相而說。或謂拍腹。即檀提婆羅門。拍腹唱言。我身即道。是計欲界為道。無想即計色界為道。非想。即計無色界為道。則上二無色。亦在其中。二界偏舉此二天者。外道多計為涅槃故。然論經云。貪著三界。想出想故。而論以無想天釋經想字。意云。彼有細想。外道妄計以為無想。有想謂無。云想出想。成實論中。亦謂無想天。但無粗想。而有細想。故論結云。外道妄計。謂出有輪。故知三求。但增集因。展轉招苦。

論 欲受欲生者。於一切名色。常有欲受。有受故。即有生也。愛為生根。照心無體。即境無所起。心境總無。業體便謝。唯暜光智。無暗無朙。即無朙滅。十二虛妄緣滅。唯法界無礙智悲自在緣成也。

*第八釋習氣稠林。

又知習氣種種相。所謂行不行差別相。隨趣熏習相。隨眾生行熏習相。隨業煩惱熏習相。善不善無記熏習相。隨入後有熏習相。次第熏習相。不斷煩惱遠行不捨熏習相。實非實熏習相。見聞親近聲聞獨覺菩薩如來熏習相。

疏 亦先總。後別。總云習氣。既通二義。不可局於羅漢餘習。雖標習氣。別中皆言熏習。

鈔 初標章中。即餘習熏習而為二義。標章通故。故唯識第二云。內種必由熏習生長。親能生果。是因緣故。外種熏習。或有或無。為增上緣。所辦成果。必以內種為彼因緣。是共相種所生果故。

疏 熏謂熏灼。如外香氣。習謂習學。唯約有情。習必能熏。以成氣分。故云習氣。即賴耶識以為所熏。以恆住一類。是無記性。可受熏故。前七轉識以為能熏。由有生滅。勢力增盛。有增減故。能所共相和合。故名熏習。此如攝論。及唯識第二。若依起信。真如亦能內熏。佛善友等以為外熏。內外和合。以成氣分。前中雖聞教等。亦因識能領受。故判識為能熏。今竝通此。別中十種差別。一與果現在非現在差別。謂過去善惡業因。與今現果同起名行。不同起名不行。如人行施。今得人身。亦常好施等。此即因習。二隨趣熏者。道熏差別。如從天來。今猶鮮淨。廣朙道習。如大威燈光仙人所問經。此即果習。上二皆是對過說今。

鈔 大威燈光仙人者。彼云問疑經。此仙為首。廣有問答。末後諸仙同問此義。云眾生業持。猶如流星。各各別異。云何得成真實聚集。下取意引。佛言。無時方處而持得聚集。過一乘已。若菩薩地中。方得聚集。無餘涅槃中方得聚集。如百川歸海。又云。我雖說煩惱平等中得聚集。亦非聚集。如風吹蟲。 聚在一處。風息還散。眾生亦爾。業風吹聚。地獄餓鬼等處。業盡還散。又問意云。先同在六道。後人中相遇。云何得知先來聚集。佛言。大仙人。所有眾生。若相見時。心不歡喜。生瞋結恨。或時頭痛或時失禁。大小便利。當知是輩。已於先世地獄之中。曾聚集相。又問。若先世曾在畜生中。百千萬身一處者。云何可知。佛言。彼生人中。各相見時。結成瞋怨。常覓其便。我當何時覓得其便。即畜生中曾聚集相。若餓鬼中來。常樂臭穢。復多貪食。設欲與他。心不去離。生惱貪者。或復見彼富貴勢力。心生嫉妒。復常欲得彼人財物。若有先世同在人中。曾共一處者。於現世中。若相見時。更生欲心。若有先世共在天中。若相見時。各以眼道。遠相攝取。共相眷愛。仙人聞此。稱讚如來。是一切智。

疏 三隨眾生行者。親近眾生熏差別。此是緣習。故宜遠惡近善。慎所習也。所以昔王不立廄於寺。而立之於屠。

鈔 三隨眾生行者。此下三句。現望現在以說習氣。所以昔王下。即智論文。謂此王有象。可以敵國。每有怨敵。莊嚴器仗。無不尅勝。後敵國皆懼。久而無敵。遂於寺中。立廄養之。久聞僧眾禮念熏心。馴善成性。後有鄰國。兵眾相侵。嚴象敵之。都不肯敵。其王憂愁。慮其國敗。智臣白王此象久處精舍。見聞善事。與之化矣。可處屠坊。令常見殺。後未經久。惡心還起。畜生尚爾。況復於人。近善不善。近惡不惡。

疏 四隨業等者。功業煩惱熏差別。功業者。釋經業字。謂是起作事業。揀非業因。如鍛金之子。宜教數息等。煩惱習者。如人喜眠。眠則滋多等。

鈔 四隨業下。四五二句。約因說習。第四約於作業之因。第五約於善惡之因。如鍛金之子等。明法品已引莊嚴經論說。舍利弗。錯教弟子。一白骨觀。一數息觀。經歷多年。各不得定。以是因緣。即生邪見。言無涅槃無漏之法。設其有者。我應得之。何以故。我能善持所受戒故。我於爾時。見是比丘。生邪見心。即喚舍利弗而訶責之。汝不善教。云何乃為是二弟子顛倒說法。汝二弟子。其性各異。一是浣衣。一是金師。金師之子。應教數息觀。浣衣之子應教白骨觀。以汝錯教。令是二人。生於惡心。我於爾時。為是二人。如應說法。二人聞已。得羅漢果。是故我為一切眾生真善知識。非舍利弗及目連也。釋曰以此文證。明是工業之習。非業因也。業即下善惡是耳。如人喜眠者。即涅槃十九。大臣皆為闍王說此偈曰。若常愁苦。愁遂增長。如人喜眠。眠則滋多。貪媱嗜酒。亦復如是。

疏 五善不善等者。善業等熏差別。此業即是業因。以是善等三性。望來果稱業故。如久行施者。施心轉濃等。上三唯約現世以朙習氣。六隨入後有者。中陰熏差別。中有。即是本有後故。如梵行人。至中有內。亦無染欲。

鈔 中有者。以經文隨入後有。論判為中陰熏故。故俱舍云。本有謂死前。居生剎那後。則本有即是今身。未至當有。於二中間。說為中有。俱舍云。死生二有中。五蘊名中有故。

疏 七次第者。與果次第熏差別。謂修善惡業。於後有位諸趣之中。受果次第。習亦與果次第無差。上二約現望後以說熏習。

鈔 七次第等者。此言後有。即當本有也。遠公釋次第云。中有。能與生陰之果為方便故。名為次第。疏意云。如在因中。先多作善。後則兼惡。後與果時。初即多樂。後便有苦。先苦後樂。義亦準之。則受果時。如因次第。上二約現者。第六現望中陰。第七現望當有。

疏 八不斷等者。離世間禪因熏差別。謂諸無漏定。名離世間禪。修學無漏。即是彼因。由未斷煩惱。雖修無漏。亦為煩惱牽。煩惱隨至無漏。名為遠行。行亦入義。九實非實者。同法異外道。行解脫熏差別。同法釋實。即三乘同佛法故。異外道釋非實。在佛法外。故名為異。行者。上二之因。解脫者。上二之果。各有熏習。好習本法故。曾修小乘。今雖學大。先發小習。餘可準知。此即邪正雙朙明。約修證說。亦含三乘餘習之相。

鈔 九實非實下。後二約人。亦含三乘者。智論第三云。譬如香在器中。其香雖去。習氣故在。如人被缚。初得脫時。身猶不便。如畢陵伽罵恆河女。亦第二論。舍利弗瞋。亦當第二。謂身子為上座。羅睺羅瘦佛問其故。彼說偈云。若人食油則得力。若食酥者得好色。食麻滓者無氣力。大德世尊自當知。佛問。誰為上座。答。和尚舍利弗。佛言。舍利弗食不淨食。令日中炙。後復令止。不肯歸。巳炙不合止。佛遂引昔為蛇傷王。咒師設火坑。令其 毒。若不 者。當入火坑。彼自思惟。我已能吐。云何更 。遂投身入火。故其瞋習。至今不已。其大迦葉舞。即智論四十七。餘如第二疏鈔。

疏 十乘熏差別。唯就於正。約其見聞。故法華安樂行。令不親近二乘。恐習成種故。

論 見聞親近聲聞獨覺菩薩如來熏習相者。親近二乘。厭苦修空。捨大悲習親近菩薩。修空破我。成大慈悲習親近如來。成就根本暜光朙智。圓該法界。具暜賢行習。

疏 上來十種。前七約時。三世三有。互望朙習。通於善惡。八朙惡隨於善。後二約人。種種習氣。皆能了之。令成如來無習氣之習氣智故。

*第九釋三聚稠林。

又知眾生正定邪定不定相。所謂正見正定相。邪見邪定相。二俱不定相。五逆邪定相。五根正定相。二俱不定相。八邪邪定相。正性正定相。更不作二俱離不定相。深著邪法邪定相。習行聖道正定相。二俱捨不定相。

疏 亦先總。後別。論通為五。總即第一有涅槃法。無涅槃法。三乘中一向定差別。無即邪定。有即正定。各於自乘定故。離此不定。論畧不釋。此就種性約位以朙。外凡無涅槃。三乘聖人定有。內凡不定。又約一期久遠。非究竟無。

鈔 第九三聚林。論通為五者。一約生死涅槃之果以分。次二偏就生死之因。後二偏就涅槃之因。又約一期下。揀法相宗無性之義。

疏 二善行惡行因差別。此約解惑以分三聚。謂正見是善行因。邪見惡行因。二見定起二行。名之為定。言二俱不定者。無正慧決擇。又不撥無因果。率之則可清升。任之則便鄙替。故曰不定。下不定。倣此可知。故論皆不釋。三惡道善道因差別。此約行業以辨。四外道聲聞因差別。此約位以分。飜彼八正。名曰八邪。外道邪位定。正性離生。聖人位定。已入見道故。前三善根。則名不定。五菩薩差別。此約修大乘者得失以分。著邪是失。所謂六蔽。聖道為得。即六度等。

論 所謂正見正定相者。但正見即有正定。正見者。思亡智現。正邪見盡。定亂總無。無得無證。無生無滅。名為正見。心稱此理。名為正定。反此。有作有為。即為邪定。習行聖道正定。相者。朙修諸法空。無相。無性。無作。作者。名為聖道。其心不與生滅和合。名為正定。又修四聖諦。名為聖道。修於八禪。入九次第定。名為正定。九次第定者。名滅盡定。此滅定者。有四種滅定。一聲聞滅定。以四諦觀識心。滅現行煩惱。及智亦滅。二緣覺滅定。十二緣滅。現行煩惱滅。智亦滅。三權教菩薩。觀四諦。十二緣。朙苦。空。無常。無我。無人。無眾生壽者。性相空寂。都無所缚。行六波羅蜜。生於淨土。或以隨意生身。住於娑婆。或言以慈悲。留惑住世。設入寂定。但隨無相理滅。不得法界大用滅故。四如一乘菩薩。依如來暜光朙智發心。但達根本無朙。是一切諸佛根本暜光朙智。以此大智。以為進修之體。所有寂用。皆隨智門。一身寂。多身用。多身寂。一身用。同身寂。別身用。別身寂。同身用。如是同別。寂用自在。等空法界。無礙重重。如海幢比丘是也。不同三乘。以一切法空為進修十地之體。或以無性之理為十地之體。是三乘極果故。二俱捨不定相者。正邪俱捨。無定無亂。方始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