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一 十住品第十五之一

*釋此品凡四門。初來意。

疏 來意者。上由致既彰。正宗宜顯。故次來也。又前辨所依佛德。今辨能依十住。故次來也。

*二釋名。

疏 釋名者。慧住於理。得位不退。故名為住。本業下卷云。始入空界。住空性位。故名為住。然住義多種。寄圓說十。總言十住。帶數釋也。下諸品有十。準此可知。

鈔 二釋名。然住有二義。一約能所合釋。故言慧住於理。則理是所住。慧是能住。二唯約慧釋。信未終極。慧未安住。得入正位。位不動搖。故云得位不退。然位不退復有二義。一約三乘至第七住。位方不退。二約終教。入初住位。即云不退。異輕毛故。今依後義。則通十住。位皆不退。從初受名。本業云。始入空界。即證初義。住空性位。即證後義。

*三宗趣。

疏 宗趣者。以十住行法為宗。攝位得果為趣。

論 將釋此品。約作五門分別。一釋品名目。二釋品來意。三明品之宗趣。四都會斷惑次第。五隨文釋義。一釋品名目。此品說十種住門。名為十住品。二明品來意者。為前品是偈讚勸修之門。此品明正舉修行十住之行。是故此品須來。十住者。生諸佛大智慧中住。入此位永不退還。故名之為住。三明品宗趣者。明此品說十種住。二十種進修因果為正宗。又住佛所住以為正宗。明此十住位中。各有兩種因果。各各當位之中。初舉十法。是忻趣增上之緣。後舉十法。是當位之內修學之果。如文具明。四會當十住位中斷惑次第者。如初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此三種住中。明總修出世間心。破諸世間煩惱纏縛。一時頓成根本智慧。即如善財。於玅峯山上見德雲比丘。得諸佛智慧光明門。即除已上世間諸煩惱障。以成佛智慧光明故。第二海門國見海雲比丘。除心境迷真。作十二緣生觀。令無障故。第三海岸國。見善住比丘。除心境不明淨障。得菩薩無礙解脫門。能見一切眾生根器業行。死此生彼。悉皆明見。已上初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明得十住中出纏心勝。是故善財初二三善知識。皆是比丘。明離纏解脫。表此三住位中行相故。第四生貴住。明對治世間法則。及生死煩闠不自在障。令自在故。即如善財於巿肆之上。見彌伽長者。說輪字經。即表生死巿鄽鬧處常寂。第五具足方便住。對治真俗身邊二見。令大智境界得自在。破不自在障故。如善財見解脫長者。即入三昧。名暜攝一切佛剎無邊陀羅尼。十方各現十佛剎微塵數。佛國土海清淨莊嚴。總在身中。即明一切眾生身。總含無邊佛剎。體相無礙。第六正心住。對治智慧寂用不自在障。即如善財見海幢比丘。於經行地側。結跏趺坐。離出入息。無別思覺。於其身上。各隨身分。皆出化身。如雲廣覆。周徧十方。隨應所見。此明寂用無礙故。此已上總明世間出世間和會皆解脫故。如是已後四波羅密。入俗行悲。令自在故。第七不退住。對治大慈大悲。同行攝生不圓滿自在障。令圓滿故。即如善財於暜莊嚴園見休捨優婆夷。謂善財言。我有八萬四千那由他同行眷屬。常居此園。明大悲位中行方便波羅密。同於八萬四千不可說一切眾生煩惱。總共同事。教化利益。經云。其餘眾生住此園者。亦皆暜得不退轉位。明能行悲智行者。悉同此也。第八童真住。對治處纏同事。世間餘習。智不清淨障。令清淨故。即如善財。見毘目瞿沙仙人。表大智清潔。無所染故。休捨優婆夷與仙人住處同名。俱是海潮處者。明此悲智一體。無染而不淨。若隨悲修智。猶有習氣染境之心。即此第七第八兩位。和會一終是也。若也隨智行慈。無有染習。即師子幢王女。慈行童女是。可以思之。得見其意。第九法王子住。對治說法不自在障。令自在故。即如善財見勝熱婆羅門。以登刀山。入火聚。行苦行時。隨天龍神人及非人。來者無不獲益。十灌頂住。對治悲智不自在清淨障。令得清淨。即如善財見師子幢王女。慈行童女。王者。智自在故。女者。表隨悲同事。無染習故。明智滿從悲處世間故。即同事而無習氣故。已上十種對治。皆一念心上。初發心時。一行之中。一時之內。無前後際。對治此十種障法。成一法一心一智慧一行之中。十十無盡法門。皆以自心不動智佛為體。以法事之中。合具此十種無盡法門。同別一多自在故。以此十種對治。一時令慣習自在故。不同三乘權教。約劣解眾生。存世間三世之性。說佛果在三僧祇之外。以自心根本無明分別之種。便成不動智佛。以法界體用。以為信進悟入之門。從信。及入位進修。乃至經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地。總不離本不動智佛。不離一時一念一法一行上。而有無邊無量不可說不可說法界虛空界微塵數法門。何以故。為從法界。及根本不動智上。為信進悟入故。法合如然故。如龍女剎那成佛。善財一生以取佛果。法界無性。無生為一生。非延促生故。為法界體無情量延促長短去來今故。諸有信者。應如是知。如今成佛。與過去未來一切諸佛。一時成佛。以法界智體無別時故。如一滴之水。入大海中。便同大海。無新舊水故。故去情方見。非識心知。以根本無明住地煩惱。便為一切諸佛不動智。一切眾生。皆自有之。只為智體無性無依。不能自了。會緣方了。云何為會緣。會緣有三種。一會苦緣。遇苦方能發心。二會樂緣。久處人天內心明慧。達世樂果生死無常。方始求真。三見佛及一乘菩薩。而能發心求佛種智。以會三緣。近正善友。而能自覺無明本是佛智。三乘同然。為意樂淺深各別。以因本智上而生信心。約本智而為悟入。以不離本智故。於初發心住即五位齊周。雖列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行位法門。進修軌度。如王寶印。一印無差。以一心大智之印。印無始三世。總在一時。無邊諸法。智印咸徧。以智等諸佛故。以智等眾生心故。以智等諸法故。以智無中邊表裏三世長短遠近故。為智過虛空量故。如世虛空。無所了知。如無分別智。一念而能分別過虛空等法門。是故經言。一切虛空猶可量。諸佛說法不可量。以是義故。以自心根本無明體用。而見不動智。與一切諸佛。及以一切眾生。同一體性。同一境界。同一智海。以是發心之初。住佛種智家故。纔發心時。即於十方現身成佛。如初發心功德品自明。以是義故。於此十住位中。入初發心住者。住一切諸佛智慧大悲海境界中住。即五位通修。以初住及十地。不離一佛智慧境界故。但明生熟慣習勝劣。安立住地之名。為智體之中。非三世情攝故。如龍女一剎那之際。已具三生。暜賢行滿。佛果亦就。如文殊師利菩薩頌云。一念暜觀無量劫。無去無來亦無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諸方便成十力。明知三乘三祇出世成佛。是權方便教。此教約實法。不說以願力成佛等事。設以願力成行。還以約實成佛。不說以願力暫成故。是故當知。從十住中。初入位菩薩。即五位通修。為十住行相。通有十行十回向十地等法門故。如十住中七八兩住。還修悲智。九住中是法師位。十住中悲智圓滿。如是五位行相相似故。如善財十住中善知識。一一智慧境界。皆悉無極。但為約法身大智大悲之上。法具無盡。須當安立五位行門。總是一心一智一時智等徧滿所行之道。是故起信進修行者。於大智境界。莫作三世近遠延促之見。違智境界故。失本大智之境。逐情識故。隨相轉故。此會第四斷惑次第竟。如此五位斷惑次第。如空無時。如圓鏡頓照。如摩尼寶。能同眾色。如一滴之水。入大海中。等同無二。以大智慧之圓鏡暜印諸作。莫不皆成無作之大用故。無三世之一時故。

*四釋文者。四品分二。前三當位行德。後一勝進趣後。前會無勝進者。但是趣位方便。未成位故。迴向是位。無進趣者。三賢位滿。總為趣地之方便故。亦顯趣無分別。離趣相故。今初分三。初品辨位。次品辨行。後品明德。初亦名解。文分七分。一三昧分。二加分。三起分。四本分。五說分。六證成分。七重頌分。今初。

爾時法慧菩薩。承佛威力。入菩薩無量方便三昧。

疏 何故入定。畧辨六意。一此三昧是法體故。二非證不說故。三顯此法非思量境故。四觀機審法故。五為受佛加故。六成軌儀故。餘如玄說。文有三別。一入定人。法慧入者。是眾首故。餘入則亂。亂起則不調伏故。顯十住法。慧能說故。二入定依。謂承佛力推功化主。表無慢故。三入定名。為揀果定。故云菩薩。任性能知。觀解善巧。故名方便。十住各攝多門善巧。故云無量。心詣於法。故云入也。又一切三昧。皆有三相。謂入住出。即照之寂。故名為入。即寂之照。故名為出。入已未起。故名為住。餘三昧等。竝如前釋。

鈔 是眾首者。此有二意。一約教相。云是眾首。言餘入則亂者。此即論意。謂有問言。豈此海會。無如法慧。故應答云。眾雖德齊。眾人爭入。眾則亂故。次應問言。何不亂起。答云。眾調伏故。故今疏云。亂起則不調伏。 初三昧分竟。

*二加分。於中三。初總辨因緣。二明加所為。三別顯加相。今初。

以三昧力。十方各千佛剎微塵數世界之外。有千佛剎微塵數諸佛。皆同一號。名曰法慧。普現其前。告法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入是菩薩無量方便三昧。善男子。十方各千佛剎微塵數諸佛。悉以神力共加於汝。又是毗盧遮那如來往昔願力。威神之力。及汝所修善根力故。入此三昧。令汝說法。

疏 文三。一標加所因。二加緣顯現。三讚說因緣。今初加所因者。謂以三昧力故。論云。所以偏加金剛藏者。得此定故。前由佛力能入。今由定力佛現。互為增上力相云何。謂無作三昧。顯自覺智。寂不失照。冥同佛心。故感佛現三業加也。

鈔 互為增上者。前則佛力為入定緣。今則入定為佛現緣。

疏 二十方下。加緣顯現。來處佛數皆云千者。望行猶劣故。多佛加者。顯於法及法師。增敬心故。又顯諸佛同說故。加佛同名法慧者。得法不異故。論云。此菩薩聞同已名。增踊躍故。但諸佛於此住門中現。皆名法慧。以法力故。法應爾故。暜現其前者。不來而至故。

鈔 言望行猶劣者。行一萬故。行向有前。望前辨過。今前未有。故望後言劣。餘義多同十地。雖賢聖位殊。儀軌相似。又圓教十住。似十地故。

疏 三告法慧下。讚說因緣。於中二。一讚有加因。能入定故。言汝能者。希越之辭。此定難得。汝今乃能入故。舉定名者。向來默入。眾未知名。故舉歎之。令眾仰故。二善男子十方下。雙說加定因緣。於中先別顯四因。一伴佛神力。諸佛自說者。令眾敬仰故。二主佛宿願。三主佛現威。四法慧善根。畧無大眾機感。後入此三昧。令汝說法二句。結因所屬。謂由上四事。前三為緣。第四是因。因緣合故。入此三昧。故前四定因。令汝說法。即是加因。故論云。何故加。為說此法故。故十行十向之中。皆云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說法故。又此令汝說法。亦是後文之總。問。加之與定。何先後耶。若先定後加。則不應云。汝能入此三昧。此是十方諸佛共加於汝。乃至云。及汝善根力故。入此三昧。若先加後定。則不應在三昧分後。方說加分。又十地論云。何故加。為說此法故。不言為入三昧故。又云。唯加金剛藏。不加餘者。以是菩薩得此定故。既俱文證。如何會通。古人答云。加定同時。謂若未定而加。則散心不能勝受。若未加而定。則自力不堪入此深定。是故同時。此解亦違教理。現言入三昧竟。諸佛方現身稱讚得定。及說加所為竟。方與三業之加。而云同時。豈不違文。若言同時。為因不成。斯則違理。若正釋者。加有二種。若約內外善根威神願力冥資。令其得定。則在定前。若約與智讚述摩頂勸說三業顯加。則居定後。二文昭著。何其惑哉。

*第二辨加所為。

為增長佛智故。深入法界故。善了眾生界故。所入無礙故。所行無障故。得無等方便故。入一切智性故。覺一切法故。知一切根故。能持說一切法故。所謂發起諸菩薩十種住。

疏 且對加因。名加所為。然加所為。正在說法。此十亦即說法所為。展轉相成。

鈔 言展轉相成者。舉佛願等。為得加故。所以加者。為說法故。若更進釋。則有四重。一諸佛願等。為入三昧故。二入三昧者。為得加故。三所以加者。為說法故。四說法為何。為令菩薩增長佛智等故。

疏 文分二別。初十句別明。後一結說。於十句中。初總餘別。總為說十住法。令信解諸菩薩修行增長性習二性。生菩提智故。又此因智。即同佛智。亦得言增。增智何用。深入法界等故。九句五對。初二證真了俗對。謂入無入相。故云深入。了相了性。故云善了。次二無障無礙對。由入法界。離煩惱礙。由了眾生。離所知障。次二圓因趣果對。謂巧安真俗無等故因圓。入薩婆若。故云果滿。次二識法知根對。後一句雖非文對。而是義對。謂內持諸法。外說利他。所謂下。總結所說。謂若說十住。則前所為。皆得成就。

*第三正辨加相。

善男子。汝當承佛威神之力而演此法。是時諸佛即與法慧菩薩無礙智。無著智。無斷智。無癡智。無異智。無失智。無量智。無勝智。無懈智。無奪智。何以故。此三昧力。法如是故。是時諸佛各伸右手。摩法慧菩薩頂。

疏 分三。先口加。勸說以增辨。二意加。冥被以益智。三身加。摩頂以增威。二是時下。意加中。先加後釋。前中與十種智。初總。謂四無礙解智。是說法所依故。餘皆樂說無礙。一無著者。論名不著辯才。於所說法。無住著故。即七辯中捷辯。須言即言。故無著也。二無斷智。即無斷辯。謂相續連環。終無竭故。三無癡者。即是迅辯。明於事理。心無癡闇。言則迅疾。如懸河故。四無異者。即應辯也。應時應根無差異故。五無失者。即無錯謬辯。凡說契理無差失故。六無量者。即豐義味辨。名數事理。皆無量故。七無勝者。即一切世間最上玅辯。此有五德。一甚深如雷。二清徹遠聞。三其聲哀雅。如迦陵頻伽。四能令眾生。入心敬愛。五其有聞者。歡喜無厭。具斯五義。故云無勝。上即七辯。八無懈者。通策前七。無疲倦故。九無奪者。具前總別。無能制伏。令退屈故。何以故下。徵釋。先徵意云。諸佛有力能與。有慈能暜。何故十智。唯與法慧。下釋云。法慧得此三昧。法合如是。得諸佛加。三是時下。身加。一令增威。二令起故。然三加同時。隨義為次。承前說便。故先語加。為令起定。身最居後。準地論經。有諸佛不離本處。則去住無礙。手又不延。則延促無礙。同時觸頂。一多無礙。故是奇特。要摩頂者。楞伽云。若有不為如來二種神力之所建立。而能說法。無有是處。一者身面言說神力。即前語加。二者灌頂神力。即智灌心頂。手摩身頂。頂受摩者。上稟尊力故。右手者。法慧所說。順理機故。諸佛隨順法慧說故。第二加分竟。

*第三起分。

法慧菩薩。即從定起。

疏 畧由四意。一三昧事訖故。二已得勝力故。三說時至故。四定無言說故。此四後後。以釋前前。

鈔 此四後後者。亦展轉通難。謂有難云。云何事訖。入定為受佛加。今已得勝力。故為事訖。復應問曰。雖得勝力。何不且定。答云。說法時至故。次又問。云何不定中說。答云。定無言說故。 第三起分竟。

*第四本分。文分為三。初總顯體相。次標以許說。後別陳其名。今初。

告諸菩薩言。佛子。菩薩住處廣大。與法界虗空等。佛子。菩薩住三世諸佛家。

疏 然十住體。畧有三種。一約所依。即前三昧。依此說於十住法故。論云。三昧即法體故。二者約本。即下所辨。三剋性體。若約所緣。即真俗二境。若約能緣。即悲智二行。二境既融。悲智不別。境智冥契。同一法界也。今約本體。若直觀經文。則住處二字。總示其體。廣大以下。畧顯其相。住三世佛家。結示住處。今依地論類例以解。則住處為總。餘皆是別。總即示體。此云住處。十行名行業。十向名願。十地名願善決定。皆當位體也。而得名不同者。何耶。然三賢十聖。皆以菩提心而為其體。菩提心有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修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救護一切苦眾生故。所念真如。亦即本智。本覺智故。後二顯是恒沙性德。然此三心。有一必兼餘二。而三賢互有增微。十住直心增故。故名為解。解為行願本。故首而明之。十行深心增。故名為行。依於前解。以起行故。十向大悲增。故名為願。迴前解行。願諸眾生離苦得樂故。十地三心等證。故名決定而大悲為首。故舉其願。是以論云。願善決定者。如初地中發菩提心。即此本分中願。十信通信此三。等覺此三等佛。故知菩提心。是諸位通依。今此住位名住處者。若從增勝。則以深般若住於真如。即復由此而為行願之所住處。若從通說。俱住上三菩提心家故。住處梵本名為俱羅。此云家也。家即家族。是以舊譯名為種姓。即四種姓中習種姓也。良以此家。菩薩所居故。翻名住處。下文還就佛家以結。

鈔 直心增名解者。正念真如是智解故。三心等證名善決定者。證理無差故。而大悲為首下。通妨。妨云。若總三心。何以地體名願善決定。通意可知。大悲為首。即下經文。

疏 別中。句乃有二。義乃有三。一廣大與法界等。是勝住處。此中廣大即是勝義。其法界言。含於四義。一正念真如。同理法界。深無際限。勝諸凡夫。亦勝二乘偏真理故。二暜該菩薩無邊行相。大悲深心。同事法界。無有邊量。勝二乘故。三者三心無礙。同無礙法界。事理融故。四同圓融法界。一一塵中無不具故。此與第三勝權菩薩。二虛空等者。是因住處。因有二種。一無常愛果因。是因如虛空。依是生色。色不盡故。二常果因。今是地前。故闕此也。古德又云。一一位中。如空包含無邊行海。又如空周徧。非至非不至。又如空無礙故。

鈔 今是地前者。且依行布。未證真如故。無常果因。盡未來際。如空包含者。此三義中。一事。次理。三即無障礙法界。

疏 三住三世諸佛家。準論。此名不怯弱住處。謂菩薩所住即佛所住。故名佛家。進住佛家。是不怯弱。若直釋經文。即結示也。謂向言住處。何所住耶。謂住佛家。佛家即是大菩提心。諸佛住此。生菩薩故。真如悲願究竟。唯佛方能住故。言三世者。是讚勝也。

*二牒以許說。

彼菩薩住。我今當說。

疏 可知。

論 五隨文釋義者。長科六段。第一從爾時法慧菩薩已下。至菩薩住我今當說。此一段。有十九行半經。明法慧菩薩入定。諸佛加持分。於中大意有十。一釋菩薩名。二明入三昧之意。三明三昧之力。四明十方佛來現其前。與法慧同號。五明十方佛與力共加。六明毘羅盧遮那如來往昔願力使然。七明法慧菩薩自善根力。能入三昧。八明入定因緣。九明十方諸佛與十智。十明法慧出定。演說十種住門。一釋菩薩名者。如十信位中菩薩下名。悉同名之為首。為明信心。以信為首。此十住位中已生諸佛智慧家。故下名。悉同名之為慧。為明入聖法流中得佛智慧。同佛知見。善簡正邪。契會正法。名之法慧。若也自己不能同諸佛智慧知見者。自邪未明。焉能簡邪見也。是故此位。能同一切諸佛知見。故得一切同名法慧佛而現其前。以為印信。定其詮表也。以與十方諸佛智慧同故。二明入三昧之意者。如十信位中。且以生滅心。信自心所有無始無明。能分別心。即自心根本不動智佛。未有方便三昧合其體用。是故十信位中十箇世界。皆名為色。為十信未入法性之流。以生滅心而信解故。故十箇世界。名之為色。如此十住位中。以方便三昧。無沉掉心。能現自體無生滅智慧故。是故一切修道者。初以聞解信入。次以無思契同。依本無作用之本智慧故。故須入三昧。以淨攀緣染習力故。無作真智方明現故。以是義故須入三昧。三者云正。昧者云定。總言正定。正定者。無沉掉也。無思所緣境也。亦無攝持伏滅心也。無欣無厭。任性無思。任理不作。智自明矣。是名方便。是名無量。以淨無量妄想故。不可以情量思度所知故。故名無量方便三昧。如色界無色界三昧。皆以息想慮而得之。聲聞緣覺三昧。修厭患觀而對治。樂觀空而滅悲智。以寂滅為樂。權教菩薩樂觀空而行六度。離苦本而生淨國。設有住此界者。言留惑而化眾生。皆非法爾合然。無出沒故。以此義故。此方便三昧者。為一切眾生迷法界體用。五欲情生。以不造作心。現本智故。便將根本定體。淨所妄情。名為方便。非是別於真外。有假安立之定。名為方便。譬如以水清寶。能清濁水。為珠淨緣。現本淨水。非是珠能作得淨水。方便三昧。亦復如是。為以萬法無作。本自淨緣。現得本自無作智慧力故。故名方便。但天人外道三乘所有因果。皆有所作。以此所生。皆有處所。皆有果報廣狹淨穢差別等事。於此佛蕐嚴一乘法門。以無住無作任性法門。所有其生。任無依智幻生身。稱真法界。於一切眾生前對現色身。然其體相無去來。然亦不作神通變化之事。雖然普現。三世一切業果。在剎那之中。然亦不住三世遠近。及剎那之見。於此經所作 三昧智慧一切願行。總是任理智之運為。非有作有修欣厭之法也。三明三昧之力者。其力有五。一定體淨欲徧周力。二定能顯智慧同佛力。三定能同佛身相名號現前力。四定能契佛所知見。得諸佛共所加持力。五定能生在如來家。為真佛子。住佛智慧力。一定體而能淨欲徧周力者。為以此無作定體而能淨諸欲妄。身心同於虛空。無表裏。徧周虛空法界故。二定能顯智慧同佛力者。為無作用定。能現無作用自然慧故。為一切眾生皆具足如來自然智慧。為迷境情起。緣五欲心障故。以修無作定為方便。佛智自然智便現故。三定能同佛身相名號現前力者。為以無作定。顯得自法身智身無作白淨無垢。與一切諸佛法身智慧合故。是故十方各千佛剎微塵數諸佛同名法慧而現其前。以智慧契會。同佛知見故。是故皆佛號與自己同名。名為法慧。云十方各千佛剎微塵為數量者。為明隨位進修。智慧徧周升降之數。十行之中。云萬佛剎微塵。十回向位中。云百萬佛剎微塵。以彰智慧升進。為對迷時剎塵煩惱。為對悟時剎塵佛國。及佛智慧也。四定能契佛所知見得諸佛加持力者。諸佛加持有七。一同名號加持。令不疑故。二言讚加持。令入位者心安隱故。三毘盧遮那師弟加持。彰本願故。四神力加持。與本師會同本神力智慧故。五自善根力加持。以自修方便定。顯本智慧故。六得十方同號佛皆與十種智力加持。以說法同諸如來。辨無礙故。七得十方同號諸佛手摩其頂加持。明至佛知見之頂許可不謬故。五定能生在如來家。為真佛子。住佛智慧力者。為以無作定體。顯本智慧。同諸如來解脫智慧故。餘如論具明。不煩更引。

*三別陳其名。

諸佛子。菩薩住有十種。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當說。今說。何者為十。所謂初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具足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是名菩薩十住。去來現在諸佛所說。

疏 文有三別。初標數引證。謂三世佛果。無不由此十住因成。如大王路。法爾常規。故同說也。二何者下。依數列名。初發心住者。瓔珞云。是上進分善根人。若一劫二劫。一恒二恒佛所。行十信心。信三寶常住。八萬四千般若波羅密。修一切行。一切法門。乃至始入空界。住空性位。故名為住。依仁王。起信。即十千劫來。修信行滿。入位不退。創起大心。發心即住。名發心住。三種發心中。即信成就發心也。二治地者。謂常隨空心。淨八萬四千法門清淨潔白故。謂練治心地。使悲智增明。名治地住。三巧觀空有。增修正行故。四生佛法家。種姓尊貴故。五帶真隨俗。習無量善巧。化無住故。六成就般若。故聞讚毀。真正其心。念不動故。七入於無生畢竟空性。心心常行空無相願。止觀雙運。緣不能壞故。八心不生倒。不起邪魔破菩提心故。九從法王教生解。當紹佛位故。十從上九住觀空。得無生心。最為上故。諸佛法水灌心頂故。然此十住。得名有三。謂四八九十。從喻為名。第七離過受稱。餘約功德。從其所喻。皆持業釋。若從能喻。或依士釋。

鈔 然此十住下。謂於釋名門中。有總名別名。各有得名釋名。今皆具足。從其所喻下。即是釋名。會六釋故。謂發心即住。為持業釋。若從能喻等者。喻劣法故。此一即依主釋中開出。然六釋義。上下多有。今當畧出。謂西方釋名。有其六種。一依主。二持業。三有財。四相違。五帶數。六鄰近。以此六種有離合故。一一具二。若單一字名。即非六釋。以不得成離合相故。初依主者。謂所依為主。如說眼識。識依眼起。即眼之識。故名眼識。舉眼之主以表於識。亦名依士釋。此即分取他名。如名色識。如子取父名。名為依主。父取子名。即名依士。所依劣故。言離合相者。離。謂眼者是根。識者了別。合。謂此二合名眼識。餘五離合。準此應知。言持業者。如說藏識。識者是體。藏是業用。用能顯體。體能持業。藏即識故。名為藏識。故言持業。亦名同依釋。藏取含藏用。識取了別用。此二同一所依。故云同依也。言有財者。謂從所有以得其名。一如佛陀。此云覺者。即有覺之者。名為覺者。此即分取他名。二如俱舍非對法藏。對法藏者。是本論名。為依根本對法藏造。故此亦名對法藏論。此全取他名。亦名有財釋。言相違者。如說眼及耳等。各別所詮。皆自為主。不相隨順。故曰相違。為有及與二言。非前二釋。義通帶數有財。言帶數者。以數顯義。通於三釋。如五蘊二諦等。五即是蘊。二即是諦。此用自為名。即持業帶數。如眼等六識。取自他為名。即依主帶數。如說五逆。謂五無間。無間是果。即因談果。此全取他名。即有財帶數。言鄰近者。從近為名。如四念住。以慧為體。以慧近念。故名念住。既是鄰近。不同自為名。無持業義。通餘二釋。一依主鄰近。如有人近長安住。有人問言。為何處住。答云。長安住。此人非長安。以近長安。故云長安住。以分取他名。復是依主鄰近。二有財鄰近。如問何處人。答云。長安。以全取他處以標人名。即是有財。以近長安。復名鄰近。頌曰。用自及用他。自他用俱非。通二通三種。如是六種釋。然下諸品。多用本名。但云依主持業等。可以意得。

疏 三是名下。總結。可知。若定位者。此經說四十二位。無別資糧加行等名。然所說位。依法性立。行布圓融。二俱無礙。如玄文辨。十信開合。已見賢首品。

鈔 十信開合者。指前開成五十二。合唯四十二。開合無礙。 第四本分竟。

*第五說分。即是行相。釋此十住。即為十段。一一段中。皆先徵後釋。釋中皆先明自分。後明勝進。又前是住位。後是起行。今初發心住。

佛子。云何為菩薩發心住。此菩薩見佛世尊。形貌端嚴。色相圓滿。人所樂見。難可值遇。有大威力。或見神足。或聞記別。或聽教誡。或見眾生受諸劇苦。或聞如來廣大佛法。發菩提心求一切智。

疏 先徵可知。釋自分中二。先明發心之緣。後正明緣境發心。今初文列十緣。義含四因。謂信。悲。智。及種性也。見佛世尊。是初總相。發菩提下。結前生後。中間十句。別顯不同。一形貌容儀。二顯色大相。三具隨好。故人所樂見。上三觀外相也。四時乃一出。出便利益。故為難遇。此通內外。五十力無畏。降魔制外。此明內德。六神變難思。即神足輪。此唯外用。於上六中。隨見一事。發生淨信。欣心上求。此若可修。我定當取。七聞授記。含於二義。一聞授記作佛。希預其數。二聞記當事。希得此知。皆記心輪。八聽教誡。知惡可斷。善可進修。即教誡輪。上皆信智為因。九見受苦起悲。未必聞教。以種性內具。法爾慈恕。即悲因也。十聞廣大法。謂佛功德。義兼法滅。或傳或護。因通悲智種性之因。義通前十。此之十緣。與賢首品所引瑜伽四緣。但開合之異耳。謂前六見佛緣。次二聞法緣。次一見生受苦緣。後即見法滅也。後結前生後者。唯證菩提。方成前事。結前也。求一切智。生後。緣難得法而發心也。

此菩薩緣十種難得法而發於心。何者為十。所謂是處非處智。善惡業報智。諸根勝劣智。種種解差別智。種種界差別智。一切至處道智。諸禪解脫三昧智。宿命無礙智。天眼無礙智。三世漏普盡智。是為十。

疏 第二正明緣境發心。前言求一切智。十種智力。即一切智。文有標。徵。列名。結數。而義見初品。大同初地。為得十力故等。又此十力。於一實智而開為十。化生事足。義含悲智。故畧舉之。非不緣佛餘之功德。

佛子。此菩薩應勸學十法。何者為十。所謂勤供養佛。樂住生死。主導世間令除惡業。以勝妙法常行教誨。歎無上法。學佛功德。生諸佛前恒蒙攝受。方便演說寂靜三昧。讚歎遠離生死輪迴。為苦眾生作歸依處。何以故。欲令菩薩於佛法中心轉增廣。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

疏 第二勝進。文分為三。初總標。次徵列。後徵釋。今初。謂欲求勝位。應自勸勵。亦勸他學。列中有十。不出悲智。供佛為總。通財及法。下九為別。行下九事。真供養故。一樂住生死。大悲為首故。智了其空。無所懼故。二住為主導除惡。三即能導理教之法。四示果令欣。即教之所至。五學佛德行。以為能至。六成德依緣。故生佛前。七寂前上求下化之紛動。八寂必遠離生死輪迴。九不失悲故。常為物依。亦是總結前義。諸所施為。皆為眾生。大悲增上故。問。八遠離生死。初令樂住。此云何通。畧有三意。一勸物遠離。自處無厭。二要自無縛。方能攝物。三即智之悲。故樂住生死。即悲之智。遠離輪迴。故瑜伽云。菩薩厭離生死。過於二乘百千萬倍。非不厭也。斯則不斷生死而入涅槃。不動真際。常隨流轉。成不住道。又初既樂住生死。六復云何生諸佛前。亦有三義。一為誘物故。二求攝物之方故。三悲智無礙故。又十藏約實智契捨。聞諸佛土不願往生。此約權不壞事。故生諸佛土。

鈔 更有一問。答亦具三意。一自不要生。為引眾生令修淨土因故。二如人不善於水。見子墮水。若便入者。自他俱沒。應求船筏而濟渡之。三悲故樂住智故往生。下通十藏難。約權實智說。

疏 三何以下。徵釋。何須學此。令得通別二種益故。別謂增勝廣大。此之別益。皆希後位。準下頌文。亦令不退。有所聞下。諸位通益。以解從內發。故不由他。他有三種。一他人。二者心外。三者性外。自解亦三。一者熏習成性。故能自解。二了唯心。三了唯性。故下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若爾。云何復言有所聞耶。謂汎爾聞故。或自披尋。聞乃約法。開悟約義。不必假人委曲指授。故不由他。究竟則是佛無師智。下諸位中。竝同此釋。有云。從自種生。云不由他。但是初意。何足可尚。又引下文。雖知諸法悟不由師。然求善知識無有厭足。亦非此意。彼據雙行。此約自悟故。

鈔 自解亦三者。次第對上。謂一由內性成故。不隨他人。二了唯心故。不心外取法。三由了性故。如性外一法亦無。

*第二治地住。

佛子。云何為菩薩治地住。此菩薩於諸眾生發十種心。何者為十。所謂利益心。大悲心。安樂心。安住心。憐愍心。攝受心。守護心。同己心。師心。導師心。是為十。

疏 文中亦二。先徵可知。二釋中自分內。文有四別。一標。二徵。三列。四結。下諸自分。皆倣此知。列中十心。有其二義。一於一一眾生。各起十心。二為辨差別。對八種眾生。一於冤眾生。非直不念加報。亦乃授與利益。二於貧苦眾生。欲令遠離。故起悲心。三於危懼無樂眾生。令得樂具不盡。四於惡行眾生。令安住善行。五於得樂眾生。以矜愍心。不令放逸。六於外道未發心者。攝令正信發心。七已發心同行者。守令不退。八於一切攝菩提願眾生。取如己身。於此開二。謂於乘大道。集進趣者。推之如師。集具足功德者。敬之如佛。此十大同第二地集義中釋。以斯十心。治自心地。

佛子。此菩薩應勸學十法。何者為十。所謂誦習多聞。虗閑寂靜。近善知識。發言和悅。語必知時。心無怯怖。了達於義。如法修行。遠離愚迷。安住不動。何以故。欲令菩薩於諸眾生增長大悲。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

疏 二勝進。亦三。列中十法。有通有別。通相可知。別依展轉。一總求多聞。為二利行依。二聞已閑靜思修。三聞必依友。四於友求請。言必和悅。五問不非時。六不怖深法而不能受。不怯行法而不能行。七以思慧力。解達深義。非但多聞於義不了。八如說修行。涅槃經說。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繫念思惟。如說修行。是大涅槃近因緣故。今展為十。九成行伏惑。故離愚迷。十觀智照理決定究竟。故安住不動。

鈔 非但多聞者。即涅槃經。高貴德王品云。寧願少聞。多解義理。不願多聞。於義不了。

疏 三何以故下。徵釋所以修者。上十多約智。以智導悲。令轉增也。通益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