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此品亦四門。初來意。
疏 來意者。既明化主赴感。今辨助化讚揚。將演住門。先陳體性。性即佛智。先讚如來。故品來也。
*二釋名。
疏 釋名者。須彌約處。讚稱佛德。依處有讚。故立此名。亦頂上之讚。揀餘處也。
*三宗趣。
疏 宗趣者。以集眾放光偈讚為宗。為成正說為趣。又顯佛德為宗。令知住體為趣。
論 將釋此品。約作四門分別。一釋品名目。二釋品來意。三都會此十住六品之經意。四隨文釋義。一釋品名目者。以法慧等十箇菩薩。各以自己當位隨位進修之法。還自以偈讚讚之。令信終菩薩倣之悟入。故此品名為偈讚品。明古今諸佛。同會此智殿悲宮。俱會古今之佛。自身是未來之佛。與古佛道合故。二釋品來意者。明前已創升須彌。帝釋以偈歎佛。此品明十住位當位菩薩。將當位法門。以偈讚之。令信心者。得入位故。故此品須來。初歎過去佛。次歎今現在佛。未來佛者。即入此位者是也。是故經中不云未來。十佛是過去佛。盧舍那是現在佛。修行始入位者是未來佛。三都會十住之內須彌之上說六品經意者。一升須彌品。明信終升進。二須彌頂上偈讚品。明偈讚當位之法。勸修升進之理。三說十住品。明當位所行之行。四說梵行品。明總十住之中所持無相之性戒。五發心功德品。明於十住之中。發心所得功德之量。六明法品。即明當位之法。升進向十行之因。此六品明當位之修行因果。及向十行之因。四隨文釋義。如文具明。
*第四釋文。總為三分。第一集眾分。第二放光分。第三偈讚分。今初。
爾時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佛剎微塵數菩薩俱。從百佛剎微塵數國土外諸世界中而來集會。其名曰法慧菩薩。一切慧菩薩。勝慧菩薩。功德慧菩薩。精進慧菩薩。善慧菩薩。智慧菩薩。真實慧菩薩。無上慧菩薩。堅固慧菩薩。所從來土。所謂因陀羅華世界。波頭摩華世界。寶華世界。優鉢羅華世界。金剛華世界。妙香華世界。悅意華世界。阿盧那華世界。那羅陀華世界。虗空華世界。各於佛所淨修梵行。所謂殊特月佛。無盡月佛。不動月佛。風月佛。水月佛。解脫月佛。無上月佛。星宿月佛。清淨月佛。明了月佛。是諸菩薩至佛所已。頂禮佛足。隨所來方。各化作毗盧遮那藏師子之座。於其座上。結跏趺坐。如此世界中須彌頂上菩薩來集。一切世界悉亦如是。彼諸菩薩所有名字。世界。佛號。悉等無別。
疏 文有十同。義兼三異。謂五六七。一集因同。皆佛力故。亦同前會時。二十方下。主首同。三一一各下。眷屬數同。四從百佛下。來處量同。前十此百。位已增故。五其名下。表法名同。慧即十解。能見法故。菩薩名異。至偈釋之。六所從來下。世界名同。同名蕐者。位相創開。無著感果故。別即次第配於十住。亦可別明十住勝進十法。思之可知。七各於下。所事佛同。同名月者。表位中佛果。智明暗息。恩益清涼。應器周故。別名即十住自分十法之果。
鈔 智明暗息等者。月有四德。合佛三法。明是智德。暗息斷德。清涼恩德。應器周故。亦是恩德。又具上三德。故能徧應別名即十住者。前剎配勝進故。此配自分。具如下文。
疏 一以十難得法。可謂殊特。二發十大心。不可窮盡。三觀於空等。不可傾動。四了知業行。生死涅槃。如風不住。五饒益安樂一切眾生。如水暜潤。六聞十種法。心定不動。故得解脫。七聞十不退。可謂無上。八三業無失。如星明淨。隨意受生。燦然滿空。神足自在。若依空運轉。九善知煩惱現起習氣。故得清淨。十觀察無數眾生根欲智慧心境。餘不能知。唯自明了。以此十因。成茲十佛。上且隨要相屬。以為此釋。委明其相。如十住文。八是諸已下。申禮敬同。九隨所來下。威儀住同。十如此下。結十方同。又上十方。從東次第。如名號品。問。準此結通。即於十方盡空世界。皆有菩薩而來集會者。且如東方過百剎塵土外。亦有眾集。未知彼因陀羅蕐世界。為在何處。餘界亦爾。答。如名號品。
鈔 如名號品者。不欲繁文。故令尋彼。但遠近而異。義理合同。若剎若人。皆徧法界。重重無盡。
*第二如來放光分。
爾時世尊。從兩足指。放百千億妙色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須彌頂上帝釋宮中。佛及大眾靡不皆現。
疏 文義有六。一時。二主。三處。四數。五相。六業。處謂兩足指。足指距地。得住有力。成位不退。而行有恒。數位過前。加於千也。相表。解顯。故云玅色。普照十主。顯佛眾會。一光照於一切。則一切亦爾。重疊無礙。無不互見。為一法界圓明大會。
論 已上菩薩名。世界名。十箇佛果。總是此十住之中。隨位進修因果之號。約隨方而表法。約入法而成名。所配可知。
*第三偈讚。分中。十菩薩說。即為十叚。初一是總。餘九為別。以法慧是說法主故。總敘此會本末事義。總顯佛德。餘九歎佛差別之德。總別共顯如來無礙之會。此十菩薩名。亦表十住。其所說法。表位勝進。勝進有二。一趣後位。二趣佛果。今約佛果。今初東方法慧菩薩。
爾時法慧菩薩。承佛威神。普觀十方。而說頌曰。
佛放淨光明 普見世導師 須彌山王頂 妙勝殿中住
疏 總了佛法。故勝進中云。欲令菩薩於佛法中心轉增廣。文中觀佛現用。及與往修。皆周徧故。十頌分三。初五敘因佛光。見多盛事。初一敘此品放光。
一切釋天王 請佛入宮殿 悉以十妙頌 稱讚諸如來
疏 次一敘前品請讚。
彼諸大會中 所有菩薩眾 皆從十方至 化座而安坐 彼會諸菩薩 皆同我等名 所從諸世界 名字亦如是 本國諸世尊 名號悉亦同 各於其佛所 淨修無上行
疏 餘三重敘此品。
佛子汝應觀 如來自在力 一切閻浮提 皆言佛在中 我等今見佛 住於須彌頂 十方悉亦然 如來自在力
疏 次二勸觀佛力。更發勝心。即前品不起而升。
鈔 二頌勸觀下。前品成於四句。亦從此生。謂前一偈半。即指上文。是不起一切處而升一處。後十方悉亦然。單取十方須彌頂亦然。即是下離一切處而升一切處。取上一閻浮提對此。則是不離一處而升一切處。取上一閻浮對我等今見佛。住於須彌頂。即不離一處而升一處。如來自在力。通於四句。
一一世界中 發心求佛道 依於如是願 修習菩提行 佛以種種身 遊行徧世間 法界無所礙 無能測量者 慧光恒普照 世暗悉除滅 一切無等倫 云何可測知
疏 後三舉因結果。初一舉因。後二結果。由因中行願。剎剎齊修。故果位身智。徧應徧斷。
*第二南方一切慧菩薩。
爾時一切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假使百千劫 常見於如來 不依真實義 而觀救世者 是人取諸相 增長癡惑網 繫縛生死獄 盲冥不見佛
疏 一切慧者。了一切法真實之性。淨心地故。頌意為顯於諸眾生增長大悲。以稱實而觀救世者故。十頌分六。初二違理觀佛非見佛。次四了法真性真見佛。三有一偈。迷性取法不見佛。四一偈。佛即同法為真佛。五一偈。引已了法為見佛。六一偈。推功有本了真佛。初中前偈。出其妄觀。假設長時。以況蹔見。後偈明其有損。由上不依真實。則取相乖真。但長集網。繫於苦獄。盲無慧眼。冥然不見佛之法身。然此遮取相。故假設長時。無有多劫。全不了義。以見如來。增智慧故。
觀察於諸法 自性無所有 如其生滅相 但是假名說 一切法無生 一切法無滅 若能如是解 諸佛常現前 法性本空寂 無取亦無見 性空即是佛 不可得思量 若知一切法 體性皆如是 斯人則不為 煩惱所染著
疏 第二四偈。了法真性真見佛。於中前二真觀後二真止。前中初二句空觀。緣生無性故。次一句假觀。隨俗假名故。次二句中觀。由前生滅一切諸法即無性故。相體即是不生滅也。後二句觀益。諸法如即是佛。如無生滅。佛體本常。觀稱於如。則佛常現。況三觀一心。則佛之體用。無不現矣。
鈔 初二句空觀等者。約三觀釋。皆初牒經標觀。後句取經意釋成。中觀疏釋成中。有二義釋。一云。由觀前生滅一切諸法即無性故者。一切法故非無。即無性故非有。由前但觀無性是空。但觀假名是假。今二相即。故非空非假。是中道義。此約即緣生法以明中道。二云。相體即是不生滅也者。約三性義以辨中道。然無生多義。畧有二種。一事無生。緣生之相。即無生故。二理無生。圓成實體。本不生故。今既經言該一切法。不揀相性。則相體皆無生矣。則徧計無生是空觀。緣生假有是假觀。緣生無生。及圓成無生。皆中道觀。則性相二宗。三觀皆具。然此二偈。亦可但為性空觀。則初二句正辨性空。故言自性無所有。次假觀。二句通妨。謂有難言。現見生滅。那言無生。故釋云。隨世假說。次二句中觀。正示不生之理。依此釋者。極順常解三論中意。而未得於龍樹玄旨。故疏取論三觀釋之。
疏 後二真止中。以觀觀法。能所紛動。故須寂之。初句牒前法性。次句泯其能所。法性本空。非觀之使空。故無所取。何有能見。次二句心冥性佛。故止絕思求。
鈔 法性本空者。此以性空門。顯無所取。次云。何有能見者。即以相待門。遣其能見。此中語畧。合云。若有所取。則有能取。既無所取。故無能取。能因於所而得立故。亦曰相因門。然取與見。皆通能所。今所取中。則存於取。畧無能取。於能見中。畧無所見。所見即所取故。
疏 又上來空以遣有。假以遣空。如則雙遣空假。形奪兩亡。
鈔 又上來者。此別為一釋。不分止觀。四偈相躡總為遣。病則四偈中。初二句以空遣有。次二句以假遣空。次二句以如不生滅。雙遣空假。次二句。且結觀益。第三偈。即遣雙非。
疏 若謂雙非。還成戲論。故起心皆妄。絕念方真。念本自無。斯絕亦滅。故中論云。如來寂滅相。分別有亦非。如是性空中。思惟亦不可。用斯文也。後一顯觀益。心冥體性。惑何由生。亦含三止意也。
鈔 亦含三止者。上云心冥性佛。即停止止。心安正理故。止絕思求。即止息止。今偈疏文。即心冥體性。停止止也。惑何由生。止息止也。直就經文。體性皆如。即是對不止止也。謂法性非止非不止。而冥性為止。故云對不止止。
疏 又亦通結止觀。稱上而觀。見惑性空。即同佛性。何能染哉。
凡夫見諸法 但隨於相轉 不了法無相 以是不見佛
疏 第三一偈迷性中。上半取法。次句迷性。末句結過。
牟尼離三世 諸相悉具足 住於無所住 普徧而不動
疏 第四一偈。佛即同法如。謂同空法故。離三世。同假法故。相具足。同雙遣故。無住無著。同如體故。徧不動搖。
我觀一切法 皆悉得明了 今見於如來 決定無有疑
疏 第五一偈引已中。此親自證。希眾無惑。
法慧先已說 如來真實性 我從彼了知 菩提難思議
疏 第六一偈推功有本者。非師心也。亦謙己推人。異乎凡情。令法鉤鎖。殊塗同致。下八準之。
*第三西方勝慧菩薩。
爾時勝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如來大智慧 希有無等倫 一切諸世間 思惟莫能及
疏 西方勝慧。以解佛勝智。隨空心淨。故以為名。頌意為顯欲令菩薩智慧明了。即大智了如。及佛性故。十頌分四。初一讚智為迷悟本。次四正顯迷悟。次四喻前得失。後推功有在。今初由難思故迷。難則容有思者。故有悟。
鈔 約此偈。明隨空心淨。即表位中義。故彼文云。所謂觀一切法無常。一切法苦。一切法空等。故云隨空心淨。下七菩薩初釋名中。皆有二意。細尋準此。
凡夫妄觀察 取相不如理 佛離一切相 非彼所能見 迷惑無知者妄取五蘊相 不了彼真性 是人不見佛
疏 次四迷悟中。初二迷。後二悟。迷中初一心外取境。生想違理。故不能見無相之佛。後偈取內蘊相。不了蘊性。故不見心佛。亦是愚法小乘。故名無知者。
了知一切法 自性無所有 如是解法性 則見盧舍那 因前五蘊故 後蘊相續起 於此性了知 見佛難思議
疏 後二悟中。前明倒想。內外俱妄。今有了因。內外皆悟。初偈翻前外取。謂了一切法。即心自性。性亦非性。情破理現。則見舍那。稱於法性。無內外也。
鈔 謂了一切法等者。即心自性。此是表詮。由一切法無性故。即我心之實性。言性亦非性者。此是遮詮。即上真性。以無性為性也。即心自性。如圓成性。性亦非性。如勝義無自性性。以偈但云。一切法自性。無所有故。故復遣性。
疏 後偈翻前內取。了蘊性相。則見自心之佛。與盧舍那。非一非異。故難思議。然此一偈。文含多意。一但是蘊縛。無有我人。則破前凡夫取我相也。二前後因依。相續無性。則破凡小取法相也。
鈔 一但是蘊縛等者。即涅槃二十九師子吼。難云。如佛所說。一切法有二種因。一者正因。二者緣因。以是二因。應無縛解。是五陰者。念念生滅。如其生滅。誰縛誰解。世尊。因此五陰。生後五陰。此陰自滅。不至彼陰。雖不至彼。能生彼陰。如子生芽。子不至芽。而能生芽。眾生亦爾。云何縛解。下佛牒以為答。引蠟印印泥。印壞文成喻。意云。生時諸根有具不具。具者見色。則生於貪。生於貪故。則名為愛。狂故生貪。是名無明。貪愛無明。二因緣故。所見境界。皆悉顛倒無常見常。無我見我。無樂見樂。無淨見淨。以四倒故。作善惡行。煩惱作業。業作煩惱。是名繫縛。以是義故。名五陰生。此中意云。雖復生滅。不妨繫縛。故今用云。但是蘊縛。無有我人。
疏 此性即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即是佛性。又上性無所有。正因性也。前解此了。皆了因性。
鈔 又上性下。別示諸因。先指經以明。性無所有者。即前偈自性無所有。內外雖異。皆是第一義空。故指前偈。亦即此偈於此性也。既以第一義空為正因佛性。故性無所有。即正因也。前解此了者。前偈云。如是解法性。故云前解。此偈云。於此性了知。故云此了。竝是了因。明知一切眾生。雖有第一義空智慧之性。若無般若等為了因者。終不成佛。上通二偈。以出正了。
譬如暗中寶 無燈不可見 佛法無人說 雖慧莫能了 亦如目有瞖 不見淨妙色 如是不淨心 不見諸佛法 又如明淨日 瞽者莫能見 無有智慧心 終不見諸佛 若能除眼瞖 捨離於色想 不見於諸法 則得見如來
疏 第三四偈。喻前得失者。前三喻失。後一喻得。前中二。初二喻內取失。於中初一。顯無緣了。不見正因。暗中寶者。正因性也。圓滿可貴。所以稱寶。居於無明五陰室內。如在暗中。燈喻緣了之因。下半法合。無人說者。闕於緣因。雖慧莫了。義含二意。一慧即正因。合上寶也。闕於緣因。故不能了。二佛法即寶。以闕緣因。雖內有慧。不成了因。不見真性。
鈔 初正釋本文中。下半法合下。釋合。然有二解。解雖慧莫能了。前義但有二法成見。謂寶與燈。以成正因緣因。後義則三法成見。應須加眼。以喻於慧。此中法喻應各四句。謂一有眼無燈不見。二無眼有燈不見。三無眼無燈不見。四有眼有燈則見。則眼為因。燈為緣。因緣合故。方得見寶。因緣隨闕。則不成見。以喻善友為緣如燈。有慧為因如眼。因緣具故方見。亦有四句。一者有慧無友不見。二無慧遇友不見。三無慧無友不見。四有慧有友則見。其第四句。即是得人。因緣和合。方成了因。今喻前失。故無此句。
疏 然則緣因即是了因。了因未必是於緣因。有親疎故。善友是於緣因。而必是了。佛性名為了因。未必是緣。此約智慧性故。若以第一義空為佛性者。唯是正因。而非了因。但為了因所了。而非生因所生。若以智慧為佛性者。即是了因。若以五蘊為佛性者。名為正因。亦名生因。然復生必對了。正必對緣。
鈔 然則緣因下。第二揀定二因。於中有二。先標。二別有親疎者。總示別義。疎者是了。亦是緣因。親者是了。非是緣因。善友是於下。出其二相。善友是疎。亦緣亦了。如酵暖等。是酪了因。亦是緣因。佛性名為下。顯上了因未必是緣。以是親因故。言智慧性故者。亦是了相。以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本有真實識知。徧照法界義故。當體名了。又約行性。居然是了。又上所引生了二因中云。六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生因。佛性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了因。六度能生菩提。故為菩提生因。佛性能了菩提。明知佛性之體。即是了因。若以第一義空等者。揀異智慧性也。然涅槃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此二不二。以為佛性。然第一義空。是佛性性。名為智慧。即佛性相。第一義空不在智慧。但名法性。由在智慧。故名佛性。以性從相。則唯眾生得有佛性。有智慧故。牆壁瓦礫無有智慧。故無佛性。若以相從性。第一義空。無所不在。則牆壁等。皆是第一義空。云何非性。故下經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論云。以色性即智性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說名法身徧一切處。明體本均。今分性相。故分二義。若以智慧者。結成上義。生下五蘊。是正是生。不得名了。五蘊名生者。能生諸法。故名生因。今因五蘊。能得菩提。豈非生因。如乳生酪。如榖生芽。皆生因故。然復生必對了者。以疏參用。為順今經。依涅槃明。義有一對。竝如上引。
疏 今燈一喻。雙喻緣了。暗中之寶。雙喻正了。義意包含。具如涅槃二十六七所辨。今此經宗。宗於法性。故以法性而為佛性。則非內非外。隨物迷悟。強說升沉。佛性要義。不可不知。廣如別章。及涅槃師子吼品等說。
鈔 今此經宗下。結示正宗。於中有二。先結正義。宗於法性者。以無障碍法界為宗。則法性即佛性。知一切法即心自性。若以心性為佛性者。無法非心性。則不隔內外。而體非內外。內外屬相。性不同相。何有內外。然迷一性而變成外。外既唯心。何有非佛。所變無實。故說牆壁。言無佛性。以性該相。無非性矣。如烟因火。烟即是火而烟鬱火。依性起相。相翳於性而相即性。如水成波。波即是水。境因心變。境不異心。心若有性。境寧非有。況心與境。皆即真性。真性不二。心境豈乖。若以性從相。不妨內外。若以外境而例於心。令有覺知。修行作佛。即是邪見外道之法。故須常照。不即不離。不一不異。無所惑矣。故云。則非內非外。隨物迷悟。強說升沉。
疏 後偈目有翳者。此喻了因與惑俱故。見不清淨。以不淨故。不見佛法。佛法即是佛性。故涅槃云。佛性二種。一種是色。二者非色。色者。諸佛菩薩。非色者。一切眾生。色者名為眼見。非色者。名為聞見。佛性者。非內非外。雖非內外。然非失壞。故名眾生。悉有佛性。
鈔 此喻了因者。翳喻於惑。眼喻了因。但見有垢。非全不見。然見空蕐。無而謂有。不見於無。即不見法故涅槃下引證即二十八經。但初云。善男子。佛性復有二種。一者是色下。疏全是經。直至然非失壞一叚終畢。然有二意。一以非內非外。然不失壞。證強說升沈。二證可見。謂佛菩薩見之了了。如眼見色。言非色者。以未證如。聞他說故。故云聞見。
疏 二一偈。喻上外取之失。瞽。謂全無於目。如鼓皮故。則全不見。佛無垢障為明淨日。取相是識。非智慧眼。故不見也。三一偈。喻前悟中。抉去取相之翳。捨於空蕐之像。絕見契如。則見如佛。
一切慧先說 諸佛菩提法 我從於彼聞 得見盧舍那
疏 第四一偈。推功有在。準上可知。
*第四北方功德慧菩薩。
爾時功德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諸法無真實 妄取真實相 是故諸凡夫 輪迴生死獄
疏 功德慧者。生在佛家。善解佛德故。此頌意顯於三世中心得平等。了知自心。窮法空故。十頌分四。初四明凡小妄覺。次四示其真覺。三有一偈。佛覺雙圓。後一偈。推功有本。今初分二。初一偈。說凡迷緣起之無性。執著相而輪迴。
言詞所說法 小智妄分別 是故生障礙 不了於自心 不能了自心 云何知正道 彼由顛倒慧 增長一切惡 不見諸法空 恒受生死苦 斯人未能有 清淨法眼故
疏 後三頌通凡小。初一辨迷執。隨言作解。可謂小智。心外取法。為妄分別。於二偈明過失。初二句曲徑趣寂。迷一直道。次半有常等倒。長世間惡。有無常等。長無明惡。次半不見二空。受二死苦。後半無實諦觀。何有法眼。三乘縱有。亦不名諦。
鈔 初二句等者。迷一直道。凡小俱迷。曲徑趣寂。唯是小乘。若超卓大方不歷一乘。速成正覺。名為直道。若先證二乘。後方入大。名為曲徑。曲徑謂其迂迴。趣寂明其沉滯入無餘依。權教不迴。若實教中。終竟發意。但動經八萬耽三昧酒故。次半有常等者。以上言通凡小。故此說凡惡。下說小乘之惡。三乘縱有者。二乘不見法空。居然不淨。權大謂事理不融。亦未為淨。
我昔受眾苦 由我不見佛 故當淨法眼 觀其所應見 若得見於佛 其心無所取 此人則能見 如佛所知法 若見佛真法 則名大智者 斯人有淨眼 能觀察世間 無見即是見 能見一切法 於法若有見 此則無所見
疏 次四示其真覺中。初偈引己之損。勸物成益。次偈教其真見。謂見佛無取。即是見如。如即佛所知也。次偈教其了俗。上半躡前證真。下半方能了俗。後偈拂前二見。以成真見。謂上半取真俗之見忘方見真俗之正理。下半反釋。謂有真俗之可見不能見真俗之真源。故智論云。若人見般若。是則為被縛。下半意也。若不見般若。是則得解脫。上半意也。
一切諸法性 無生亦無滅 奇哉大導師 自覺能覺他
疏 第三一偈。顯佛二覺雙圓。不可覺中而自覺故。是曰奇哉。知無眾生而能覺他。大導師也。
勝慧先已說 如來所悟法 我等從彼聞 能知佛真性
疏 第四可知。
*第五東北方精進慧菩薩。
爾時精進慧菩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若住於分別 則壞清淨眼 愚癡邪見增 永不見諸佛 若能了邪法 如實不顛倒 知妄本自真 見佛則清淨 有見則為垢 此則未為見 遠離於諸見 如是乃見佛
疏 精進慧。以勤觀真理。集無量善。俱無住故。頌意為顯欲令其心轉復精進無所染著。文中由離分別。如實見故。十頌分二。前九觀法。後一推功。前中三。初三所執無相。觀於中初一舉分別過。
鈔 初三所執無相觀者。然此中明於三性上修三無性觀。言三性者。一徧計所執性。二依他起性。三圓成實性。三無性者。一相無自性性。二生無自性性。三勝義無自性性。三性之義。已見上文。今疏科文。名中一一含二。今言所執無相。觀者。所執。即徧計所執。無相。即相無自性。觀次三緣起無生者。緣起。即依他起性。古經論中。亦名緣起性。今疏文從簡。故云緣起。言無生者。即生無自性性觀。後三圓成無性者。圓成。即圓成實性。言無性者。即勝義無自性性。偏言無性者。向真性上說無性故。亦是古名。竝從簡耳。又皆雙明者。以其三性。即三無性故。故唯識云。即依此三性。說彼三無性。初則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故二種三性。不相去離。然法相宗。三性則有性。三無則無性。有無義殊。故彼偈云。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意云。既言密意說三無性。則不礙於三有性也。若法性宗。此二三性有無無礙。互奪雙忘。皆悉自在。初舉分別過者。分別即徧計所執也。古謂為分別性。今疏從簡。亦欲辨起心動念。皆成分別。故竝成過。故云。以心分別一切法邪。不以心分別一切法正。故信心銘云。大道無難。唯嫌揀擇。但不憎愛。洞然明白。
疏 後二顯無相觀。一離所取。上半知於情有。下半知於理無。如迷木見鬼。知鬼是迷有。名如實知鬼。知鬼本無。舉體是木。名為見木。
鈔 二顯無相。觀者。止修三無性中。初無性也。一離所取者。謂二偈中。初一偈所取。即徧計所執也。上半知於情有者。即徧計中二義。謂情有理無。今知情有。即是理無。則知此性。即無相也。如迷木者。舉喻以明。如人夜行。雲月朦朧。見一杌木。以無月光。情懷怖畏。而生鬼想。眾生亦爾。行生死夜。妄想浮雲。蔽於慧月。覩緣生法。不了性空。謂有定性。如生鬼想。鬼喻徧計。木喻依圓。若了知鬼是因迷有。則知所執定性之法。皆由妄情。是人名為實識所執故名悟人。如實知鬼。此釋上半。知鬼本無者。釋下半也。約法云。知妄所執。理本是無。但是依圓。為舉體是木。則見依圓。故名見木。故知妄本自真。則鬼是木。見佛則清淨。名為見木。
疏 二離能取。以所取空故。上半舉失。如若見鬼。即不見木。下半顯得。離於鬼見。方為見木。
鈔 如若見鬼者。有妄執之見。如若見鬼。故則為垢不見依圓。名不見木。執有定性。不見依圓之實名未為見。下半離於鬼見者。謂離於定性執見。則見圓成之實。方名為見木。
世間言語法 眾生妄分別 知世皆無生 乃是見世間 若見見世間 見則世間相 如實等無異 此名真見者 若見等無異 於物不分別 是見離諸惑 無漏得自在
疏 次三明緣起無生觀。一遣所緣。然依他二意。一者幻有。從分別生。即是上半。二者無性。即是下半。
鈔 然依他二意者。三性各二義。依他二者。一幻有。二無性。從分別生。釋依他義。依他因緣而得有故。分別即他故。唯識云。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今言世間語言法。即所起之法。眾生妄分別。即是能生。且順三性義釋。 亦可諸世間法。各無定性。但是眾生妄心分別。謂有實耳。二者無性者。知世皆無生。無生即無性也。
疏 二泯能緣。上半牒前生過。有無生見。同世非實。下半見等無生。名真見者。
鈔 有無生見者。由上云。知世皆無生。今牒此言云。若見見世間。謂見世無生。既有此見。見即是生。故同世間。非真實也。故古人云。無生終不住。萬象徒流布。若作無生解。還被無生顧。即其義也。下半見等者。以經文言。若見等無異。謂見等所見。同無生故。能所兩忘名真見者。
疏 三辨觀益。
諸佛所開示 一切分別法 是悉不可得 彼性清淨故 法性本清淨 如空無有相 一切無能說 智者如是觀 遠離於法想 不樂一切法 此亦無所修 能見大牟尼
疏 後三明圓成無性觀。一牒前二無。謂能所分別皆不可得者。即圓成性淨故。二正顯真性初句體有。次句相無。此二融即。故無能說。
鈔 初句體有者。圓成有二義。一體有。二相無。法性本清淨。故是體有。如空無相。故是相無。體有即是相無。相無即是體有。本自相融。何能說之。欲言其有。即相無故。欲言其無。即性有故。
疏 三觀成利益。
如德慧所說 此名見佛者 所有一切行 體性皆寂滅
疏 第二推功。文竝可知。
*第六東南方善慧菩薩。
爾時善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希有大勇健 無量諸如來 離垢心解脫 自度能度彼 我見世間燈 如實不顛倒 如於無量劫 積智者所見
疏 善慧菩薩成就般若慧鑑不動。可謂善矣。此頌為顯欲令其心轉復增進得不退轉無生法忍。文中離垢解脫。無體性故。十頌分四。初二見佛。次三見法。次三觀成利益。後二推見有依。今初。前偈讚所見。上半標讚。下半釋成。智離所知。心脫煩惱。兼二利故。二障難除。眾生難度。自強不息。為希有勇徤。
鈔 智離所知者。下半初句。明離二障。言離垢者。離所知障。是慧解脫。故言智離所知。言心解脫者。是離煩惱障。是心解脫。故云心脫煩惱。解脫之義。通二解脫。言兼二利者。即第四句自度能度彼以自度二障。亦令他人脫二障故。則俱度苦海也二障難除下。總舉下半。釋成初句。二障難除。則難斷能斷。今難度能度。為自強不息。是希有勇徤義也。
疏 後偈中能見。謂我如實見。如大菩薩見。
鈔 如大菩薩見者。大菩薩。即於無量劫積智之者。
一切凡夫行 莫不速歸盡 其性如虗空 故說無有盡 智者說無盡 此亦無所說 自性無盡故 得有難思盡 所說無盡中 無眾生可得 知眾生性爾 則見大名稱
疏 次三見法中。約眾生說。初偈正顯。盡即有為。諸行無常。速起滅故。有為之性。湛若虛空。便是無為。體常徧故。
鈔 盡即有為者。淨名第三。香積世界諸菩薩欲還本土。以求少法。當念如來。佛告諸菩薩有盡無盡法門。汝等當學。何謂有盡。謂有為法。何謂無盡。謂無為法。如菩薩者。不盡有為。不住無爲。何謂不盡有為。謂不離大慈。不捨大悲等。何謂不住無為。謂修學空。不以空為證。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等。諸行無常者。釋成盡是有為之義。故涅槃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速起滅者。剎那不住。故有為之性者。釋其性如虛空故。說無有盡。其性。即上有為性故。其性之言。畧有二義。一但約無性之性。以有為法。緣生性空。緣生性空。即同無爲 。竪窮三際日常橫無不週曰徧。故是無為。則上淨名。但明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二相猶別。未能顯為即無為矣。今明即性之相。是名有為。即相之性。便是無為。故是玄矣。二者其性如虛空。即如來藏性。體離斷常。故如虛空。
疏 次二偈。拂迹入玄。上半拂前無爲。謂既如虛空。何有無為之相。次四句拂前有為。謂既約自性論無盡。則不壞於盡。故曰難思。盡即無盡。故無眾生也。後二句。觀成利益。見法身也。
無見說為見 無生說眾生 若見若眾生 了知無體性 能見及所見 見者悉除遣 不壞於真法 此人了知佛 若人了知佛 即佛所說法 則能照世間 如佛盧舍那
疏 次三觀成中。初偈顯法空。由下半了能所見。緣成無性故。上半能所之見自忘。次二句顯我空。能所之法尚空。誰為能見之者。後二句顯實。但除上病。不除真法。二空之體。及所顯圓成。即真佛也。三一偈。雙結知佛法益。文顯可知。
正覺善開示 一法清淨道 精進慧大士 演說無量法 若有若無有 彼想皆除滅 如是能見佛 安住於實際
疏 四有二偈。推見有依者。謂佛說一道清淨。故能遣有。進慧演無量門。復能遣無。想滅理現。方知如來。乃住無有無之際也。又智論云。法性為實。證實為際。凡夫有實。未能證也。
*第七西南方智慧菩薩。
爾時智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我聞最勝教 即生智慧光 普照十方界 悉見一切佛
疏 智慧者。決斷不動。所以名智。頌意為顯於一切法皆能出離。文中生死涅槃。皆善離故。十頌分二。初一引己勵眾。
此中無少物 但有假名字 若計有我人 則為入險道
疏 餘偈希眾同己。於中亦二。前六示迷。後三啟悟。前中亦二。初一人執。理實無人。橫計成險。
諸取著凡夫 計身為實有 如來非所取 彼終不得見 此人無慧眼 不能得見佛 於無量劫中 流轉生死海
疏 餘皆法執。於中初二執世法。後三雙執世出世。今初。初二句明執。謂計蘊為實。不能觀身實相。餘皆明過。次二句執實乖理不見佛。次二句。無慧不見佛。後二句。但益流轉。
有諍說生死 無諍即涅槃 生死及涅槃 三俱不可得 若逐假名字 取著此二法 此人不如實 不知聖妙道
疏 後三雙執中。亦分為二。初二執法。後一執佛。前中亦二。一立理。二起執。初中上半假立。謂待前流轉生死以立涅槃。煩惱名諍。觸動善品。損害自他。故名為諍。此有漏法。諍隨增故。名為有諍。有彼諍故。故生死者。有漏為體。無彼煩惱。故稱涅槃。下半雙非。謂生死涅槃。俱因煩惱。假立其名。何有真實。又二互相待故俱空。二互相奪故皆寂。後偈起執。上半執。下半損。
若生如是想 此佛此最勝 顛倒非實義 不能見正覺
疏 後一執佛中。亦上半執。下半損。執有三義。一佛佛相望。二三身等相望。三心佛相望。
鈔 一佛佛相望者。如云。阿彌陀佛有四十八願。能攝眾生。餘則不能。禮於此佛。滅罪則多。禮於彼佛。滅罪則少。不知諸佛。行願功德。無不平等。隨根隨緣。說有優劣。故為顛倒。二三身等相望者。謂念化身。功德則少。乃至法身。功德則勝等。而言三身等者。等取四身。五身。十身。無量身故。以不知三身體融。十身無礙。謂有優劣。故為顛倒。三心佛相望者。謂佛門成道。功德難思。我心妄惑則名為劣。雖無叨濫不了真源。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為顛倒。
能知此實體 寂滅真如相 則見正覺尊 超出語言道 言語說諸法 不能顯實相 平等乃能見 如法佛亦然
疏 後三啟悟中。亦二。初二順理之得。後一舉佛釋成。前中亦二。半偈明順理而知。餘顯順知之益。益中亦二。半偈標。一偈釋。云何超言。若取知能知寂。未免於言。有所緣故。若自知知。亦非無緣。故須能所平等。等不失照。故無知之知。不同木石。故云能見。
鈔 若取知能知寂者。此則用於禪宗知識之偈。偈中具云。若以知知寂。此非無緣知。如手執如意。非無如意手。若以自知知。亦非無緣知。如手自作拳。非是不拳手。亦不知知寂。亦不自知知。不可謂無知。自性了然故。不同於木石。手不執如意亦不自作拳。不可謂無手。以手安然故。不同於木石。斯為禪宗之玅。故今用之。而復小異。以彼但顯無緣真智以為真道。若奪之者。但顯本心不隨妄心。未有智慧照了心源。故云。故須能所平等。等不失照。為無知之知。此知知於空寂無生如來藏性。方為玅耳。
正覺過去世 未來及現在 永斷分別根 是故說名佛
疏 後偈舉佛釋者。上云佛然。佛云何然。釋云。覺於三世。離分別故。種習斯亡。為斷根也。又亦無心捨於分別。名為斷根。
*第八西北方真實慧菩薩。
爾時真實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寧受地獄苦 得聞諸佛名 不受無量樂 而不聞佛名 所以於徃昔 無數劫受苦 流轉生死中 不聞佛名故
疏 真實慧菩薩。心不顛倒。是真實慧。頌意為顯欲令增進。於一切法。皆得善巧。文言於法不顛倒。如實覺了。是善巧義。十頌分二。前二明依實立名。名能益物。後八顯名下之實。辨益所由。今初。前頌明損益。受苦聞名。速解脫故。受樂不聞。反沈淪故。後頌敘昔。以成今說。
於法不顛倒 如實而現證 離諸和合相 是名無上覺 現在非和合 去來亦復然 一切法無相 是則佛真體 若能如是觀 諸法甚深義 則見一切佛 法身真實相
疏 後八中分三。初三覺妄證實。是覺察義。次一雙覺二諦。是覺照義。後四非覺而覺。是玅覺義。
鈔 初覺妄等者。顯其三覺。一覺察者。如睡夢覺。亦如人覺賊。賊無能為。妄即賊也。二覺照者。即照理事也。亦如蓮蕐開。照見自心一真法界恒沙性德。如其勝義覺諸法故。三玅覺者。即上二覺。離覺所覺。故為玅耳。非更別覺。故愣伽云。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若有若無。故為玅覺。故起信云。又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此明非覺而覺也。
疏 今初也。初偈證實立名。初句揀似比量。無常計常。常計無常等。是顛倒法。名似比量。次句證真現量。如眼見故。次句揀似現量。顯真現量。謂男女天地等。見一合相。名似現量。一合相。相不可得故。故名為離。非唯所覺離合。亦無如外之智與如合也。下句結名。
鈔 初句揀似比量者。然準因明。總有八義。今此有四。故彼論云。能立與能破。及似唯悟他現量與比量。 及似唯自悟。謂能立。能破。現量。比量。此之四義各有真似。故成八耳。言八義者。一對敵申量。三分圓明。開曉於賓。故名能立。二斥量非圓。彈支有謬。示悟於主。故名能破。三對敵申量。三支闕謬。非曉於敵。故名似立。四妄斥非圓。彈支有謬。不悟於主。故名似破。五於色等義。有正智生。自相處轉。故名現量。六謂藉眾相而觀於義。相應智起。故名比量。七有分別智。於義異轉。了缾衣等。名似現量。八以似因智。於似所比相違解起。名似比量。 廣如彼說。今疏云。無常計常。即是第八。如色是無常。知從緣生。剎那滅故。故是無常。此藉因緣相應智起。是真比量。今以相續覆故。即似因智起計之為常。即相違解起。名似比量。故為顛倒。今云。於法不顛倒故。是揀似比量。謂男女天地者。此即第七。一合相者。眾緣和合故。攬眾微以成於色。合五陰等以成於人。名一合相。如是見者。是有分別智。於義異轉。故名似現一合相下。顯真現量。不可得者。即金剛經云。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以從緣合。即無性故。無性之性。是所證理。如是知者。是正智生。是自相處轉。名真現量。上來離於所覺和合之相。已為現量。非唯已下。又拂能所證跡。為真現量。謂若有如外之智與如合者。猶有所得非真實證。能所兩亡。方為真現。故唯識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故下經云。無有智外如。爲智所入。亦無如外智。能證於如。如是方為真現量也。是故經云離諸和合相。
疏 次偈例去來。後偈成現觀。
鈔 後偈成現觀者。及前真現量也。現觀有六。十地當釋。今通前三。
於實見真實 非實見不實 如是究竟解 是故名為佛
疏 次一覺照者。真諦名實。無和合故。俗諦非實。假和合故。互融無雜。名究竟解。夫見實者。尚不見實。何況非實。見非實者。知其即實。故中論云。一切法真實。一切法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
鈔 夫見實者。即淨名經。入不二法門品。樂實菩薩曰。實不實為二。實見者。尚不見實。何況非實。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見。慧眼乃能見。而此慧眼。無見無不見。是為入不二法門。此明實者。真實之理。非實者。緣生假合。今尚不得所證之如。豈涀如外假有之法。見非實者。即諸經意。云若見非實即真。名見非實。下引中論。即是法品。前光明覺品。已廣引竟。然實有二意。且就一相理實為實。事相非實即真俗二諦。俗則一切皆俗。佛亦隨俗立名。真則一切皆真。知妄本自真故。雙照為俱有。互奪及雙寂。
佛法不可覺 了此名覺法 諸佛如是修 一法不可得
疏 後四非覺而覺者。初偈正顯如智相離。名不可覺。寂無遺照。故名了此。要不可得。方是真修。
知以一故眾 知以眾故一 諸法無所依 但從和合起 無能作所作 唯從業想生 云何知如是 異此無有故
疏 次二偈展轉釋成。初偈釋無一之義。上半相待而有。通同異體。下半緣生故空。則一多相盡矣。後偈上半。釋前偈下半。無能所作。故無所依。從業想生。故是和合。下半釋成上半。云何知無能所。異業想外。無我所故。
一切法無住 定處不可得 諸佛住於此 究竟不動搖
疏 後有一偈。結成玅義。上半所住。下半能住。由無住故。無所不住。謂不住有。以即空故。故能住有。契有實故。亦不住無。無即有故。不住俱有無。無二體故。不住雙非。不壞二相故。
鈔 由無住者。即般若中意。彼前更反釋云。若有所住。則有所不住。謂不住有下。疏釋上文。由無住故。無不住義。
疏 能住例知。既以無住為住。則心絕動搖。方契本覺。湛然常住。
*第九下方無上慧菩薩。
爾時無上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無上摩訶薩 遠離眾生想 無有能過者 故號為無上
疏 無上慧。名如初頌。又從法王教生。當紹佛位。故名無上。頌意為顯欲令增進。心無障礙。文云。無著無念。不住法故。十頌分三。初一釋已名義。次八顯佛勝德。後一推功結益。
諸佛所得處 無作無分別 麤者無所有 微細亦復然
疏 次八中分二。前六內證德。後二外化德。前中亦二。前偈正明證入。後五照境顯理。今初。即菩提涅槃。以無所得。得菩提故。處即涅槃。本覺自然。故非造作。悟亦冥符。則智無分別。三細已盡。六麤亦然。又不可以識識。故無麤者。不可以智知。故無細者。又有能所證。名之為麤。無能所證。目之為細。皆言語道。故竝無之。菩提涅槃。絕心行故。
諸佛所行境 於中無有數 正覺遠離數 此是佛真法
疏 後五中。初偈正明照境。境即俗境。有能所故。即俗而真。故云無數。心同無為。故云遠離。是佛真法雙結能所。
如來光普照 滅除眾暗冥 是光非有照 亦復非無照
疏 後四遣相顯理。皆躡迹遣滯。初偈雙非顯中。照理滅障。菩提涅槃。離有無故。
於法無所著 無念亦無染 無住無處所 不壞於法性 此中無有二 亦復無有一 大智善見者 如理巧安住
疏 次二偈釋前雙非。一偈半釋非照義。初句是總。次句能照無著。故云無念。亦不染此無念。次句所照無著。以無處所為所住故。次句不壞能所。次二句雙遣性相。後二句釋非無照。稱理照故。
無中無有二 無二亦復無 三界一切空 是則諸佛見
疏 後偈拂前無二之迹。言無二者。但言無有二。非謂有無二。若存無二之見。則還成二。以無二必對二故。遣之又遣之。以至於無遣。故云三界一切空。空謂第一義空。諸佛同見。
鈔 遣之又遣之下。拂迹。若不得意。千重遣之。未免於二。何者。謂有人聞無二亦無。復謂無無二為是。亦有所著。故中論云。諸佛說空法。為離諸有見。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以楔出楔。以賊逐賊。無有已時。心無所著。當法即絕故。故至於無遣。若以無遣為是。亦有著矣。
凡夫無覺解 佛令住正法 諸法無所住 悟此見自身 非身而說身 非起而現起 無身亦無見 是佛無上身
疏 後二外化德中。前偈正顯。令住無住之覺。後偈釋成身即非身。故無可悟。悟身見起。此見如身。身見兩亡。真法身也。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故就佛結。
如是實慧說 諸佛妙法性 若聞此法者 當得清淨眼
疏 推功可知。
*第十上方堅固慧菩薩。
爾時堅固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偉哉大光明 勇健無上士 為利羣迷故 而興於世間
疏 堅固慧者。智力成就。不可壞故。頌意為顯欲令增長一切種智。文云得淨慧眼。了佛境故。十頌分四。初偈總歎為物興世。智光徧照。大悲勇徤。
佛以大悲心 普觀諸眾生 見在三有中 輪迴受眾苦 唯除正等覺 具德尊導師 一切諸天人 無能救護者 若佛菩薩等 不出於世間 無有一眾生 而能得安樂 如來等正覺 及諸賢聖眾 出現於世間 能與眾生樂
疏 次四別示悲相。初偈觀機。次二反以釋成。後一正明。兼顯僧寶。
若見如來者 為得大善利 聞佛名生信 則是世間塔 我等見世尊 為得大利益 聞如是妙法 悉當成佛道 諸菩薩過去 以佛威神力 得清淨慧眼 了諸佛境界 今見盧舍那 重增清淨信
疏 次三頌半。見聞利益。
佛智無邊際 演說不可盡 勝慧等菩薩 及我堅固慧 無數億劫中說亦不能盡
疏 後一頌半。結德無盡。此為終極。故總舉前十。
論 已上十菩薩。各說十行頌。和會入位法。令身心諸計。皆無所依。離於偏執。住佛所住。须彌山頂偈讚品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