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明法品第十四
爾時,精進慧菩薩問法慧菩薩言:「佛子!初發心菩薩成就如是無量功德之藏,以大莊嚴而自莊嚴,乘一切智乘,入菩薩離生道,遠離世間,志求正覺。諸佛所住,皆以得住,決定成就無上菩提。彼菩薩摩訶薩云何修習功德轉勝,令諸如來皆悉歡喜,具足菩薩所住功德,清淨之行,大願成滿,得菩薩藏,隨其所應而化度之,已能不捨諸波羅蜜,隨所請眾生皆悉度脫,興隆三寶,永使不絕,一切所為善根境界諸行方便,皆悉不虛?
「善哉!佛子!當為我等演說此法,願樂欲聞。如諸菩薩所修功德,滅除癡闇、降伏眾魔、制諸外道、離於塵垢、具足成就一切功德,究竟永離惡道諸難。具足清淨甚深智慧,菩薩一切諸地功德,諸波羅蜜。三昧總持,六通三明,清淨之法,莊嚴一切諸佛世界,具足相好,微妙音聲,清淨心行,一切如來力無所畏,十八不共,薩婆若智。具足佛剎,隨成熟眾生,隨時,隨根,無量佛事及諸菩薩無量功德,菩薩正法,菩薩所行,菩薩之道,菩薩境界皆悉滿足,速成如來。一切諸佛無量法藏,悉能守護。分別廣說,開示顯現,眾魔外道所不能壞,攝持正法而無窮盡,於一切世界悉能演說。天王、龍王、夜叉王、乾闥婆王、阿脩羅王、迦樓羅王、緊那羅王、摩睺羅伽王、人王、梵王、諸佛法王,皆悉守護此菩薩摩訶薩。一切世間恭敬供養、尊重讚歎,常為諸佛之所護念。一切菩薩皆亦愛敬,得善根力、增長白法,能開諸佛甚深法藏,以大正法而自莊嚴,次第演說菩薩所行。」
「善哉願說大乘法, 菩薩所成諸功德,
深入廣大無量行, 具足清淨無師智。
若有菩薩初發心, 成就功德智慧乘,
入離生道出世間, 決定疾得佛菩提。
云何於佛正法中, 修習功德轉增勝,
令諸如來悉歡喜, 佛所住地而得住?
所行清淨大願滿, 具足菩薩智慧藏,
悉能度脫一切眾, 而於群生無所著?
不捨一切波羅蜜, 諸所施為悉不虛,
所請眾生皆能度, 興隆佛法永不絕?
淨眼境界無障礙, 具足功德求佛道,
人雄所行清淨道, 悉為具足分別說?
滅除一切愚癡闇, 降伏眾魔制外道,
離垢功德皆成就, 得人中尊妙智慧?
永離眾難惡道苦, 清淨智慧皆具足,
無量甚深大功德, 成就最勝諸道力?
得人中上妙智慧, 隨其所應而度之,
不可思議諸佛剎, 自在無量作佛事?
一切殊勝甚深行, 分別人雄功德藏,
常能護持最勝法, 世間諸難莫能壞?
云何無畏如師子, 功德具足如滿月,
猶如蓮華不著水, 功德清淨如最勝?」
爾時,法慧菩薩告精進慧菩薩言:「善哉!善哉!佛子多所饒益、多所安樂、多所惠利、哀愍世間諸天人故,能問如是菩薩甚深清淨之行。佛子!汝住甚深真實智慧,大精進力,一心修習得不退轉,超出世間,所問自在與如來等。佛子!汝今諦聽,善思念之。我當承佛神力,為汝少說。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已得發心功德之藏,應離癡闇、精勤守護、滅諸放逸。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法,得不放逸。何等為十?一者、持戒清淨;二者、遠離愚癡,淨菩提心;三者、捨離諂曲,哀愍眾生;四者、勤修善根,得不退轉;五者、常樂寂靜,遠離在家、出家一切凡夫;六者、心不願樂世間之樂;七者、專精修習諸勝善業;八者、捨離二乘求菩薩道;九者、常習功德心無染污;十者、善能分別自知己身。佛子!是為菩薩修十種行住不放逸。
「佛子!菩薩摩訶薩已能住此不放逸法,又復正行十種淨法。何等為十?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如說修行,念智成就,捨離調戲諸放逸行,安住甚深微妙善法,常樂求法,心無厭足;隨所聞法,得真實觀,具足出生巧妙智慧,能入佛自在;心常寂定,未曾散亂,聞好聞惡,心無憂喜,猶如大地等視眾生;上中下類悉如佛想。恭敬供養和尚諸師及善知識菩薩法師。念念次第,如一切智。佛子!是為菩薩十種淨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精勤修習念知,不捨方便,心無所倚修甚深法,入於無諍;無量無邊深妙佛法皆悉了知,令諸如來皆悉歡喜。
「佛子!菩薩摩訶薩行十種法,能令一切諸佛歡喜。何等為十?一者、所行精勤而不退轉;二者、不惜身命;三者、不求利養;四者、修一切法猶如虛空;五者、巧方便慧,觀察諸法等同法界;六者、分別諸法,心無所倚;七者、常發大願;八者、成就清淨忍智光明;九者、善知一切損益諸法;十者、所行法門皆悉清淨。佛子!是為菩薩行十種法,能令一切諸佛歡喜。
「佛子!菩薩復安住十法,能令一切諸佛歡喜。何等為十?安住不放逸;安住無生法忍;安住大慈;安住大悲;安住滿足諸波羅蜜;安住菩薩清淨之行;安住滿足無量大願;安住巧方便;安住一切力;安住一切法;猶如虛空無所依止。佛子!是為菩薩安住十法,能令一切諸佛歡喜。
「佛子!菩薩摩訶薩行十種法,能速成就一切諸地。何等為十?一者、心常樂行諸功德事;二者、行大莊嚴諸波羅蜜道;三者、智慧明達,不隨他語;四者、恒不遠離真善知識;五者、常修精進而不退轉;六者、善取佛意,受持諸法;七者、行諸善根心無憂慼;八者、以大乘莊嚴而自莊嚴,明利慧光普照一切;九者、安住一切諸地法門;十者、同三世佛善根正法。佛子!是為菩薩行十種法,能速成就一切諸地。
「佛子!彼菩薩摩訶薩住諸地已,先應修習巧妙方便。隨其所得諸地法門,隨其所得甚深智慧,隨其行業,隨其依果,隨其境界,隨其自在,隨其示現,隨其分別諸勝法門,得諸勝法門已,悉善分別,於一切法而無所著。所有諸法,皆由心造。菩薩摩訶薩若能如是明了觀察,則能具足一切諸地。彼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我應速成一切諸地,何以故?我於諸地如說行時,逮得無量諸功德藏,得無量功德藏已,漸到佛地,到佛地已,能作佛事。』是故,菩薩摩訶薩常勤修習、不捨方便、心無憂慼,得大莊嚴,住菩薩住。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行十法,悉能清淨菩薩諸行。何等為十?一者、悉捨一切,滿眾生意;二者、持戒清淨,無所毀犯;三者、具足忍辱,無有窮盡;四者、勤修方便而不退轉;五者、離癡正念,常定不亂;六者、分別明了一切諸法;七者、具足成滿一切眾行;八者、功德尊重心如山王;九者、為一切眾生作清涼池;十者、令一切眾生同諸佛法。佛子!是為菩薩行十種法,悉能清淨菩薩諸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修行清淨之行,復得十種轉勝妙法。何等為十?一者、他方諸佛皆悉護念;二者、修習長養超勝善根;三者、安住如來巧密方便;四者、常樂親近依善知識;五者、安住精進修不放逸;六者、分別諸法非總非別;七者、安住具足無上大悲;八者、觀法如實出生智慧;九者、能善修行巧妙方便;十者、一切方便觀如來力。佛子!是為菩薩十種清淨轉勝妙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十種清淨之願,何等為十?願成就眾生,心無憂慼;願長養善根,嚴淨佛剎;願恭敬供養一切如來;願不惜身命,守護正法;願以種種諸智慧門,悉令眾生生諸佛剎;願諸菩薩入不二法門,入佛法門分別諸法;願令一切所欲見佛,悉得見之;願盡未來際,一切諸劫如須臾頃;願具足普賢菩薩所願;願淨一切種智之門。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清淨之願。
「佛子!菩薩摩訶薩修行十法,悉能滿足一切諸願,何等為十?一者、生大莊嚴,心無憂慼;二者、轉向勝願念諸菩薩;三者、所聞十方嚴淨佛剎,悉願往生;四者、究竟未來際;五者、究竟成就一切眾生、滿足大願;六者、住一切劫,不覺其久;七者、於一切苦,不以為苦;八者、於一切樂,心無染著;九者、悉善分別無等等解脫;十者、得大涅槃,無有差別。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悉能滿足一切諸願;菩薩摩訶薩滿諸願已,逮得十種無盡法藏,何等為十?得見諸佛無盡之藏、得陀羅尼無盡之藏、得分別法無盡之藏、得大悲心覆護一切無盡之藏、得諸三昧無盡之藏、得滿眾生意功德無盡之藏、得深智慧解法真實無盡之藏、得出生諸通分別眾寶無盡之藏、得一切諸佛威神守護無盡之藏、得分別無量無邊世界智慧無盡之藏。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得十種無盡之藏,成就無量無邊功德之藏。具足淨慧,隨其所應而化度之。
「佛子!云何菩薩摩訶薩隨其所應而化眾生?此菩薩知諸眾生所宜方便;知諸眾生種種因緣;知諸眾生心心所念;知心念已,教對治法:貪欲多者,教不淨觀;瞋恚多者,教大慈觀;愚癡多者,教令分別一切諸法;三毒等分,教以具足勝智法門;樂生死者,教三種苦;著諸有者,教空法門;懈怠眾生,教行精進;我慢眾生,教平等觀;心諂曲者,教菩薩心寂靜非有;如是一切諸煩惱患,教以無量對治法門。具足次第演說義味,分別智慧平等觀法,先後無違。演說諸法破壞之性,而於法界無所散滅,斷除疑惑,令悉歡喜;隨其諸根教入真諦,教諸功德入如來海;說真實際,以壞眾相;教等法界開示法藏;教一切依心無所染;教平等念一切諸佛恭敬親近;教柔軟音而無所著;教一切音而無差別;教殊勝法而無倫匹;教具足一切如來平等智身。菩薩如是,常能化度一切眾生,而心寂定未曾散亂。不捨一切諸波羅蜜,具足莊嚴六波羅蜜,普為一切群生類故。悉能捨離內外所有,而未曾起慳吝之心,是名清淨檀波羅蜜。又復不生持戒相故,於戒無著,是名清淨尸波羅蜜。悉能堪忍一切諸苦,聞好聞惡,心無憂喜,未曾傾動猶如大地,是名清淨羼提波羅蜜。勇猛精進、方便修習,其心堅固而不退轉,究竟成就佛智慧門,是名清淨毘梨耶波羅蜜。捨一切欲,離生喜樂清淨次第,入於正受而無所染;燒滅煩惱,生無量定具大神通;次第超越,入於無量諸三昧門,於一三昧門入無量三昧,悉知一切三昧境界,漸具諸佛智慧之地;是名清淨禪波羅蜜。於諸佛所聞法受持,恭敬親近諸善知識,心無疲倦;常樂聞法,無有厭足;所聞諸法,能正觀察,入真實定,捨離一切顛倒邪見;妙善方便,分別了知諸法相海無有自性,修習如來深智慧門;具足一切智慧之力,乘普門慧,能入一切智慧之門;是名清淨般若波羅蜜。示現一切世間威儀,教化眾生心無憂慼。隨其所應示現其身,一切所行,心無染著。示現童蒙黠慧所行;示現生死及解脫門,善能分別諸方便行;示現無量諸莊嚴事,能入一切諸生趣中,解了一切眾生所行;是名清淨方便波羅蜜。究竟成就一切眾生,究竟嚴淨一切世界,究竟供養一切如來,究竟解達諸法真實而無障礙,究竟修行具足法界,究竟未來劫住如須臾頃,究竟未來劫猶如一念,究竟解達一切成壞,究竟示現一切佛剎,究竟逮得諸佛智慧,是名具足願波羅蜜。自專正力離眾煩惱,具足清淨能正他力;具足成就無能壞者。大悲力滿足、大慈力平等,悉能覆護一切眾生。陀羅尼力能持一切諸方便義。妙辯才力,令諸眾生皆悉歡喜。諸波羅蜜力莊嚴大乘,弘誓願力未曾斷絕。諸神通力,出生無量具佛神力,覆護一切;是名清淨力波羅蜜。知貪欲增、知瞋恚增、知愚癡增,又知等分分別學地,於一念中,悉知眾生心心所行,能知眾生諸所希望,能知一切諸法真實,解達諸佛深智慧力,普知一切諸法界門;是名清淨智波羅蜜。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清淨諸波羅蜜,滿足諸波羅蜜,不捨諸波羅蜜,乘大莊嚴悉能度脫所請眾生。教化一切修習善行,悉令一切永離惡道,勤修精進超出眾難。貪欲多者,教離欲觀;瞋恚多者,教平等觀;邪見多者,教因緣觀;欲界眾生,教離欲恚惡不善法;色界眾生,教增上觀;無色界眾生,教細微智慧;樂聲聞緣覺,教寂靜行;樂大乘者,教以十力莊嚴大乘。如初發心時,見有眾生墮諸惡道,大師子吼,我當知其心病,以諸法門而濟度之。菩薩具足如此智慧,皆能度脫一切眾生。
「佛子!菩薩摩訶薩能如是行者,則能興隆三寶,永使不絕。所以者何?菩薩摩訶薩教化眾生,發菩提心,是故能令佛寶不斷;開示甚深諸妙法藏,是故能令法寶不斷;具足受持威儀教法,是故能令僧寶不斷。
「復次,悉能讚歎一切大願,是故能令佛寶不斷;分別解說十二緣起,是故能令法寶不斷;行六和敬,是故能令僧寶不斷。
「復次,下佛種子於眾生田,生正覺芽,是故能令佛寶不斷;不惜身命護持正法,是故能令法寶不斷;善御大眾,心無憂惱,是故能令僧寶不斷;去、來、今佛所說正法,不違其教,是故能令三寶不斷;菩薩如是不斷三寶,一切所行無有不善,彼能悉行一切迴向,決定究竟無上菩提。菩薩如是安住清淨身、口、意業已,所說善根教化眾生,種種方便,所言不虛,能令眾生皆得歡喜。彼菩薩摩訶薩諸所施行,乃至無有一念錯謬,如是一切諸深妙行,皆為智慧方便攝持,悉能迴向無上菩提。
「如是菩薩安住離癡清白法已,於念念中具足出生十種莊嚴,何等為十?色身莊嚴,隨應示現;語言莊嚴,除眾疑惑,悉令歡喜;意行莊嚴,於一念中,入諸正受;佛剎莊嚴,滅除一切諸煩惱跡;光明莊嚴,普照十方;眷屬莊嚴,能集勝眾,悉令歡喜;神力莊嚴,隨其所應,自在示現;佛教莊嚴,皆能攝取諸黠慧者;涅槃地莊嚴,一處成道悉能充滿示現十方;持法莊嚴,隨眾隨時隨其器量而為說法。
「菩薩如是於念念中具足出生十種莊嚴已,身、口、意行悉皆清淨,永離愚癡,智慧成就。如此菩薩,若有親近恭敬,隨逐出家聽受法教,隨喜憶念乃至見聞此等眾生必定究竟無上菩提。
「佛子!譬如阿伽陀藥,眾生見者,眾病悉除;菩薩成就如是無量法藏,眾生見者煩惱諸病皆悉除愈,於白淨法心得自在。
「佛子!菩薩摩訶薩若得成就如是方便,安住此法,除滅愚癡。具足智慧故,降伏眾魔;大慈悲心故,制諸外道;具足智慧功德力故,除滅一切心垢煩惱;入金剛定故,具足善根心無憂慼;於先佛所修功德力故,能離一切惡道諸難;清淨智慧悉滿足故,出生菩薩清淨諸地、諸波羅蜜、一切三昧、六通、三明、四無所畏,次第方便智慧力故,淨諸佛剎相好莊嚴;身、口、意淨白淨法力故,得佛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平等佛法;智慧分別速解諸法,一切種智平等正覺諸大願力,如來神力,大智慧力,隨順眾生現諸佛剎;隨應受化,轉大法輪,度脫無量無邊眾生。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修行無量法藏,次第具足得如來處;於無量剎修菩薩行,護持正法為大法師,守護攝持如來法藏,成就四辯,於大眾中演暢深法,身相端嚴,說法周備;於四辯才,具足無量巧妙方便,能得無盡諸智慧門,音聲殊妙,演一法言能悅一切,隨宜順導,令得開解,入智慧門。菩薩以如是等無量方便,普為眾生開闡法藏而未曾生懈怠之心;於大眾中,而無所畏,一切世間無能壞者;具足增上般若波羅蜜,次第分別一切法相而無斷絕。勝妙四辯,說一切法,種種譬諭,不可窮盡。具足大悲能令一切清涼悅樂。修習大慈,充遍十方。處師子座,廣為眾生說微妙法。唯除如來無能過者、無能見頂、無能觀察、無能屈者、無能問難,若能窮其言論之辯,無有是處。
「佛子!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勝妙法已,無邊世界滿中大眾,彼一一身,猶如三千大千世界。菩薩摩訶薩處彼眾中,其身殊特,映蔽大會,皆悉不現。以大慈心,普覆一切。甚深智慧,分別彼心。成就無畏,具足辯才,廣為說法,皆令歡喜。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成就無量淨智慧故、成就無量巧方便故、成就無量正念力故、成就無盡巧方便故、成就分別諸法陀羅尼故、成就分別諸法深智慧故、成就諸佛威神力故、成就三世諸佛實智慧故、成就三世諸佛清淨巧方便故、成就廣說一切諸佛甚深法藏護持法故、成就三世諸佛勝妙智慧菩薩大願智慧力故。」
爾時,法慧菩薩說是漸增功德藏已,欲重宣此義,承佛威神,以偈頌曰:
「菩薩住初地, 長養功德藏,
修習不放逸, 慧光照十方。
菩薩菩提心, 守護常不忘,
十方諸如來, 心皆大歡喜。
勤修行精進, 正念力堅固,
所行不退轉, 不著於世間。
常樂甚深法, 成就無諍定,
十方諸最勝, 一切皆歡喜。
諸佛歡喜已, 究竟精進度,
成就功德藏, 無量深智慧。
一切行清淨, 具足於諸地,
十方佛本願, 皆悉具足滿。
如是智慧成, 得諸深法藏,
得是法藏已, 隨順於世間。
成就巧方便, 分別眾生心,
隨所應教化, 而為演說法。
已能廣說法, 不捨於自行,
具足波羅蜜, 成就大功德。
已具波羅蜜, 本所請眾生,
無量生死海, 皆悉究竟度。
如是常修習, 日夜無休懈,
興隆佛法僧, 永使不斷絕。
所修無量行, 清白悉具足,
一切皆究竟, 成就最勝地。
菩薩所修行, 真實無虛偽,
度脫眾生類, 離諸煩惱垢。
成就如是法, 除滅愚癡闇,
降伏一切魔, 究竟得菩提。
佛子如是行, 具足如來智,
悉能分別說, 諸佛甚深藏。
若能如是說, 法師中第一,
等為諸群生, 普雨甘露法。
無極大慈悲, 充滿十方界,
悉能分別知, 一切眾生心。
已了眾生心, 及諸餘心行,
為彼說深法, 無量無有數。
進止常安諦, 猶如大象王,
威猛如師子, 一切莫能害。
不動如須彌, 智慧如大海,
普雨甘露水, 除滅煩惱熱。」
爾時,如來威神力故,十方一切諸佛世界、諸四天下一一閻浮提,皆有如來坐菩提樹下,無不顯現。彼諸菩薩各承佛神力,說種種法,皆悉自謂在於佛所。爾時,世尊威神力故,不離道樹及帝釋宮,向夜摩天寶莊嚴殿。
時,彼天王遙見佛來,即於殿上敷蓮華藏寶師子座;十萬種寶以為莊嚴;十萬寶帳,彌覆其上;十萬寶網,以為珓珞;次上十萬眾妙寶蓋,又復十萬天諸華蓋、天繒、雜寶,以為垂帶;十萬瓔珞而莊嚴之;十萬寶衣以敷其上;十萬天子在前立侍;十萬梵天而圍遶之;十萬菩薩在前讚歎;十萬光明以為照耀;十萬妓樂自然演出;十萬正法娛樂音聲;十萬善根妙相顯現;十萬如來威神護持;十萬功德藏而長養之;十萬三昧而嚴淨之;十萬願藏以為清淨;十萬奇特未曾有法勝相顯出;十萬妙法而現在前;十萬自在處處普現;十萬功德妙相等起;十萬音聲演出諸法。
時,彼天王莊嚴寶蓮華藏師子座已,合掌恭敬白佛言:「善來世尊!唯願哀愍處此宮殿。」時,佛受請,即昇寶殿,一切十方夜摩天宮,亦復如是。
爾時,天王無量音樂寂然無聲,即自憶念過去佛所所種善根,以偈頌曰:
「名稱如來聞十方, 諸吉祥中最無上,
來入摩尼莊嚴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寶王如來世間燈, 諸吉祥中最無上,
來入甘露上味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喜王如來慧無量, 諸吉祥中最無上,
來入雜寶莊嚴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慧眼如來世間燈, 諸吉祥中最無上,
來入殊特最勝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饒益如來義無量, 諸吉祥中最無上,
來入清淨寶山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無師如來世間尊, 諸吉祥中最無上,
來入微妙寶香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天人中尊世間燈, 諸吉祥中最無上,
來入輕微妙香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無去如來論師子, 諸吉祥中最無上,
來入明淨普眼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分別如來功德持, 諸吉祥中最無上,
來入娛樂莊嚴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苦行如來利世間, 諸吉祥中最無上,
來入等色普照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如此間夜摩天王,佛神力故,憶念過去諸等正覺,以偈讚歎。如是十方一切世界夜摩天王,各自憶念過去佛所所種善根,以偈讚歎,亦復如是。
爾時,世尊昇其寶殿,寶蓮華藏師子座上結跏趺坐。爾時,寶殿忽然廣博猶如夜摩天處,十方世界亦復如是。
爾時,十方各過十萬佛剎塵數世界,有世界名無量慧、次名幢慧、次名地慧、次名勝慧、次名燈慧、次名金剛慧、次名安樂慧、次名日慧、次名清淨慧、次名梵慧。其佛號常住眼、次號無量眼、次號真實眼、次號不動眼、次號天眼、次號清淨眼、次號安諦眼、次號明相眼、次號無上眼、次號淨光澤眼。其菩薩名功德林、次名慧林、次名勝林、次名無畏林、次名慚愧林、次名精進林、次名力成就林、次名堅固林、次名如來林、次名智林。此諸菩薩各於其國佛所淨修梵行。
爾時,佛神力故,彼諸菩薩各與一佛世界塵數菩薩來詣佛所,恭敬禮拜。佛神力故,隨所來方化作寶藏師子之座,結跏趺坐,充滿十方。如此世界夜摩天上菩薩雲集,十方世界亦復如是。
爾時,世尊從兩足指放百千億妙色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諸四天下、菩提樹下夜摩天宮蓮華藏寶師子座,如來神力及諸大會,皆悉顯現。
「普放淨光明, 遍照十方界,
一切悉覩佛, 通達無障礙。
佛處夜摩宮, 蓮華寶座上,
一切諸世間, 奇特未曾有。
讚歎十如來, 眾生皆悉聞,
世尊大眾會, 一切無不見。
普於十方界, 演說無上法,
亦悉同名字, 如我菩薩眾,
各從十方界, 來詣於此處,
彼諸上人等, 清淨修梵行。
彼諸如來等, 亦各同名號,
見佛清淨剎, 自在神通力。
一切見如來, 人中或道場,
又復見世尊, 處此夜摩宮,
一切諸世間, 莫能思議佛,
隨彼眾生願, 一切皆悉見。
眾生見如來, 無量自在力,
離世大仙人, 功德藏無量。
遊行十方界, 一切無障礙,
一身為無量, 無量身為一。
功德甚深妙, 一切莫能測,
無著無所依, 清淨如虛空。」
「不可思議劫, 天人師難值,
離垢諸大人, 此會亦難遇。
悉皆一切智, 慧光靡不照,
演說深妙法, 饒益於眾生。
一切諸世間, 常為癡冥蔽,
如來世燈明, 皆悉能除滅。
施戒忍精進, 禪定三昧藏,
修習深妙智, 普照於一切。
如來無與等, 何況有勝者?
顛倒取諸法, 是故不見佛。
自在神通力, 無量難思議,
無來亦無去, 說法度眾生。
若有得聞見, 清淨天人師,
永出諸惡道, 遠離一切苦。
無量無數劫, 修習求菩提,
逮成等正覺, 廣度諸群生。
不可思議劫, 供養無量佛,
若能解是義, 功德勝於彼。
雖施無量剎, 滿中諸珍寶,
不能解此義, 終不成正覺。」
「猶如春後月, 虛空無雲曀,
日曜清淨光, 一切無不照。
光明無限量, 世間無能數,
有眼尚不知, 何況盲冥者?
如來亦如是, 功德光無量,
無量無數劫, 莫能分別知。
光明無來處, 去亦無所至,
不生亦不滅, 空寂無所有。
未來一切法, 悉無有來者,
無生無現在, 是故無過去。
一切法無生, 亦復無有滅,
若能如是解, 斯人覩如來。
諸法無生故, 當知無所有,
如是分別知, 此人達深義。
諸法無自性, 一切無能知,
若能如是解, 是則無所解。
所言有生者, 當知由所生,
解彼真實性, 是則無疑惑。
一切諸所生, 正觀亦如是,
菩薩如是觀, 具足一切智。」
「此處無邊際, 廣大如法界,
一切無不至, 湛然不遷變。
若聞如是法, 恭敬信樂者,
永離三惡道, 一切諸難苦。
往詣諸世界, 無量不可數,
聞此甚深法, 憶念善受持。
聞受大仙人, 清淨深妙法,
一向求菩提, 究竟無上道。
深信過去佛, 及彼諸佛法,
一切世間燈, 除滅眾癡闇。
若有得聞佛, 無量自在力,
決定信向者, 具足人中雄。
若能一心信, 現在一切佛,
彼成等正覺, 開示無量義。
無量無數劫, 此法甚難值,
若有得聞者, 當知本願力。
如是佛深法, 悉能善受持,
廣為眾生說, 是人難思議。
是故勤精進, 修行大莊嚴,
聞持是正法, 究竟得菩提。」
「得聞真諦法, 殊特未曾有,
歡喜信樂者, 除滅眾疑惑。
一切知見人, 自說深妙法,
佛慧靡不照, 是故難思議。
非從智慧生, 亦非無智生,
了達一切法, 除滅世間闇。
色法非色法, 此二不為一,
愚智亦如是, 其性各別異。
生死及涅槃, 此二悉虛妄,
愚智亦如是, 二俱無真實。
世界始成立, 無有敗壞相,
愚智亦如是, 二俱相乖違。
菩薩初發心, 及以最後心,
愚智亦如是, 二俱不相應。
譬如六情識, 迭用互不同,
愚智亦如是, 究竟不和合。
譬如伽陀藥, 消滅一切毒,
智慧亦如是, 除滅諸癡闇。
法王無上尊, 是勝莫能過,
所說皆真實, 以故難值遇。」
「諸法無差別, 唯佛分別知,
一切無不達, 智慧到彼岸。
如金及金色, 其性無差別,
如是法非法, 其性無有異。
眾生非眾生, 二俱無真實,
如是法非法, 其性無所有。
譬如未來世, 無有過去相,
一切法如是, 無有真實相。
譬如過去法, 無有生起相,
諸法亦如是, 皆悉無有相。
涅槃不可取, 說時有二種,
諸法亦如是, 無有差別相。
譬如種種數, 皆悉是數法,
諸法亦如是, 其性無別異。
譬如數法十, 增一至無量,
皆悉是本數, 智慧故差別。
譬如諸世界, 劫燒有終敗,
虛空無損減, 無師智亦然。
十方空無異, 眾生起分別,
如是取如來, 虛妄不見佛。」
「一切眾生類, 悉皆三世攝,
三世諸眾生, 皆為五陰攝。
五陰從業起, 諸業因心起,
心法猶如幻, 眾生亦如是。
世間非自作, 亦復非他作,
不知真實性, 生死輪常轉。
所謂世間轉, 皆悉是苦轉,
眾生不知故, 生死輪常轉。
世間非世間, 二俱非真實,
眾生愚癡故, 妄取諸法相。
三世五陰法, 說名為世間,
斯由虛妄有, 無則出世間。
何等是五陰, 五陰有何相,
不見五陰壞, 妄取謂常住。
五陰虛妄法, 真實無所有,
空寂不遷變, 究竟離眾相。
世間既虛寂, 佛及法亦然,
斯等三種法, 其性無所有。
除滅諸顛倒, 明了見真實,
一切知見人, 常現在其前。」
「譬如地種性, 自性無所有,
一切佛自在, 其性亦如是。
一切諸世間, 咸共偁讚佛,
求彼偁讚法, 十方無來處。
眾生虛妄取, 謂之為真實,
分別離眾生, 業性不可得。
業性無所有, 眾生身非真,
種種無量色, 亦復無來處。
一切諸形色, 業性難思議,
雖見無所有, 識性亦如是。
諸佛身如是, 不可得思議,
無量妙色身, 普現一切剎。
無量身非佛, 佛非無量身,
清淨妙法身, 究竟度彼岸。
若有能得見, 清淨妙法身,
是人於佛法, 其心無癡惑。
過去一切法, 觀察等涅槃,
彼人見如來, 究竟常安住。
修習正憶念, 明了見正覺,
無相無所有, 是名法王子。」
「譬如工畫師, 分布諸彩色,
虛妄取異色, 四大無差別。
四大非彩色, 彩色非四大,
不離四大體, 而別有彩色。
心非彩畫色, 彩畫色非心,
離心無畫色, 離畫色無心。
彼心不常住, 無量難思議,
顯現一切色, 各各不相知。
猶如工畫師, 不能知畫心,
當知一切法, 其性亦如是。
心如工畫師, 畫種種五陰,
一切世界中, 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 如佛眾生然,
心佛及眾生, 是三無差別。
諸佛悉了知, 一切從心轉,
若能如是解, 彼人見真佛。
心亦非是身, 身亦非是心,
作一切佛事, 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求知, 三世一切佛,
應當如是觀, 心造諸如來。」
「所取不可取, 所見不可見,
所聞不可聞, 所思不可思。
於有量無量, 不應作限量,
有量及無量, 二俱無所取。
不應說而說, 是為自欺誑,
己事不成就, 不能悅眾生。
若有能讚歎, 無量諸如來,
不可思議劫, 功德不可盡。
猶如隨意珠, 能現無量色,
此色非真色, 諸佛亦如是。
如虛空清淨, 非色不可見,
能現一切色, 其性不可見。
如是大智人, 示現無量色,
非識之所識, 一切莫能覩。
雖聞如來聲, 音聲非如來,
離聲復不知, 如來等正覺。
是處甚深妙, 若能分別知,
莊嚴無上道, 遠離諸虛妄。
一切諸如來, 無有說佛法,
隨其所應化, 而為演說法。」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10 冊 No. 0279 大方廣佛華嚴經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Rev. 1.43 (Big5),完成日期:2010/11/0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摩訶工作室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